永兴银器发展现状:中央电视台专题片《走遍中国取银有道》
永兴银器发展现状:中央电视台专题片《走遍中国取银有道》
永兴银器是以永兴县再生白银为原料制成首饰、摆件(日用器皿)等贵金属工艺品的一种老手艺,其创意独特,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洁白光润,被人们赞为“永远闪耀着月亮般的光辉”,其做工之细,图饰之美,堪称独特,冬天历寒不冰,盛夏存茶水不变味,贮牛奶不变质,具有良好的艺术性、保健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备受消费者青睐。永兴银器手艺源远流长,加工历史伴随永兴传统金银冶炼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至今已历经了三百多年的风雨锤打,是贵金属工艺的一朵奇葩,也是湖南独具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
永兴银器的历史渊源:永兴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北陲,地处东经112°43′~113°35′,北纬25°54′~26°29′,罗宵山脉西麓,茶永盆地南端,总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辖14镇7乡,总人口约70万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邑,著名的“金银冶炼之乡”,号称“中国银都”,享誉全国,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县、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特别是永兴银器,闻名遐迩。永兴金银传统冶炼技艺和永兴金银饰手工雕刻制作技艺分别于2007年、2009年被列为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兴”作为地名,已有千年历史,宋熙宁六年(1073年)县治迁便江北岸(今便江镇)更名永兴县,因地当要冲,为激励人守开拓这片土地,使之永远兴旺发达而得名,自此沿用至今。永兴生产银器和白银的历史起源可上溯到明末清初时期,据《永兴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冶炼业尤盛,境内从事土法冶炼金银,闻名省内外,上市的工业品有煤炭、铁、铅、锡、银、铜等”。永兴没有金银矿,但在永兴周边的桂阳、常宁等地却盛产金银矿,并且有悠久的开采历史。
据《文献通考》记载:“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全国置铁官四十处,江南唯桂阳一处”,可见在西汉时期就在桂阳设置朝廷命官管理金银铜的开采。据《永兴乡土志》记载“明末清初,永兴聘常宁人铸铅锡,聘桂阳人铸银铜,尔后,父传子承,师授徒继,发展成为民间传统工艺,单户或合伙开炉,时断时续,延续至今,以柏林、樟树、太和、洞口为盛”。指的就是永兴在明末清初时民间就掌握了银器制作技艺,能利用永兴提炼的再生白银加工银器,而且发展成为民间金银器手工制作传统工艺。根据银器收藏专家研究,永兴加工制作银器始于明末清初,而且伴随永兴金银冶炼的发展而发展的,现存于湖南省开园博物馆内明清时代的蝴蝶胸花银挂件、银锁等银器就产于永兴。
至清代中期,制银技术因货币制度走向银本位,银成为合法通货,官银炉和私银炉大量出现,在民间广泛流动,史载江南一带“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银锭和银块在使用前,必须首先鉴定成色,称其重量,才能确认其币值。由于全国各地的衡量标准不相统一,品色不尽相同,就使银钱的估价和兑换成为必要,回炉铸银应运而生,官方聘用了大量私人银匠,白银品质得以提升,制银器工艺也因南北民间制银器技艺的融入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传统技法上,有浅雕、高浮雕、圆雕、镂空雕及薄意阴刻等;从工艺上讲,有鎏金、错金、烧蓝、掐丝以及镶嵌琉璃、象牙、犀角、珍珠及各种宝石等。在图案题材和造型上,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富有民间浓郁的民族风格,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效果,留存下来的银器制品以明末清楚时期的为最多,并以品种众多、技艺精湛、装饰性强、存世量大和地域特色浓厚而著称,备受国内外银器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和青睐。
由于永兴银器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品质,2007年举办了首届“中国银都文化艺术节”。2013年,一部由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拍摄发行的专题片《走遍中国取银有道》,以寻找永兴银器加工的传统手艺人,探索永兴银器的精湛技艺,展现了永兴白银文化发展的清晰脉络,再次让全国人民认识了永兴银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5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