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吴昌征:猪饲料原料的综合替代方案

 

由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主办,华信共享智库、蛋白饲料生物制造创新联合体、中关村量子生物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的“第二届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大会”已经圆满结束了。

上海纵和横营养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昌征博士受邀在会上做了《猪饲料原料的综合替代方案》主题报告。

吴博士在非常规原料评估与开发、配方与工艺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本次报告饲料大原料的替代、新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养殖效率的途径三方面全面的进行了分享,详情如下:


一、饲料大原料的替代

1.能量饲料

(1)原粮淀粉含量的比较:

大原料替代的方向—谷物

(2)加工副产物:此类原料来源众多,也是近些年广泛关注的领域,吴博士在报告中列举了不同来源的副产物,并详细列举了几种近年来加工技术有较新进展的原料,包括膨化大米抛光粉、膨化小麦胚芽等。

(3)脂肪原料的替代方案

  • 因熔点不同带来的差异:
  • 油:液体,植物性为主。如豆油、菜油、棉油、米糠油、棕榈油等;
  • 脂肪:固体,以高熔点的动物脂肪为主。牛油、猪油、鸡鸭油等;
  • 藻油:藻类来源。
  • 预消化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
  • 机械均质化技术;
  • 乳化技术:胆汁酸、脂肪酶、磷脂类乳化剂;
  • 功能催化复配技术:“油脂均质+肠道能量吸收改善”技术。

2.蛋白原料

蛋白原料营养指标对比:

3.大原料替代的注意事项

1)抗营养因子

  • 麦类:可溶性木聚糖,粘性大;
  • 高粱:单宁含量高-优势or劣势?
  • 植物性蛋白:
  • 豆粕:不良寡糖和致敏球蛋白和伴球蛋白;
  • 菜粕:芥子甙、芥酸、植酸和单宁等;
  • 棉粕:游离棉酚;
  • 花生粕:黄曲霉毒素B1;
  • DDGS:脂肪氧化、霉菌毒素;
  • 菌体蛋白:NPN。

(2)使用阶段和用量

  • 不同动物对不同抗营养因子的敏感度不同:猪的不同阶段对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敏感度差异较大;
  • 同一种动物的不同阶段对同一种抗营养因子的敏感度也不同:雏鸭对黄曲霉毒素超敏感;

(3)应对行情变化

二、配方技术的发展

  1. 原料配方→营养配方;
  2. 加工工艺去除抗营养因子和提升消化率:
  3. 提升消化率:粉碎、制粒、二次制粒、膨化;
  4. 去除抗营养因子:膨胀、膨化等;
  5. 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酶解去除抗营养因子;
  6. 能量体系的升级:消化能代谢能净能;
  7. 氨基酸原料的产业化理想氨基酸模型低蛋白日粮;
  8. 酶制剂的发展,尤其超量植酸酶技术的使用,木聚糖酶在小麦类日粮上应用;
  9. 饲料加工和养殖装备革新:颗粒料、自动料线等。

三、提高养殖效率的途径

吴博士通过数据阐明了提高养殖效率对资源利用的贡献是巨大的,并提出要开拓国际化视野寻找解决方案。

1.提高PSY的途径:Prolitop(初生重+100g/头,初生重1.4kg以上,CV<5%;出生存活率+0.31头/胎;断奶仔猪数+0.41头/胎)

  • 多生:品种改良、纤维营养、妊娠期营养调控Prolitop;
  • 少死:产房腹泻的控制,球虫控制—Porcix/Bayox
  • 健康:健仔率高;

2.改善FCR的途径:

  • 育种改善进展,种公猪的贡献;
  • 育肥期的能量代谢效率:Vali MP(FCR降低0.23;ADG+28g;减脂厚度1.48mm;M2肌肉厚度+1.30mm;Roi 5.53-3.5)。

总结

对于企业里面的配方师发展成为一个营养师要经历很多,尤其是在三方面的提升:

  1. 对原料的认知;
  2. 对原料加工工艺的认知;
  3. 对终端动物的了解。

只有大家在这三面不断精进,才能在饲料原料“开源”方面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