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山的养鱼致富之路
春风轻拂、碧波微漾。成群的黄金鲫鱼在水中上下翻腾,在阳光的映照下,片片鱼鳞忽闪忽闪的。岸边,几株月季正争芳吐艳,勾勒出乡村田野静谧、悠闲的风光。这是记者在唐集镇唐集居委会八组纵文家庭农场见到的情景。
谭其山今年43岁,出生在唐集镇费窑村,自幼跟随父亲在徐州市上学,因为户口一直在老家,失去了高考机会。中学毕业后,他到徐州市一家机修厂做临时工,一年后,不甘平庸他辞职了,萌生回家乡发展的念头。
1999年谭其山回到涟水后,和朋友合伙买了两辆车做运输生意。在跑运输过程中,他经常抽空到上海、南通等地考察。几年下来,他跑了很多地方,并独资买了两辆运输车,生意做得还算不错。但他还是不停地寻找更好的商机,2006年,谭其山和朋友投资200多万元,承包下唐集镇砖瓦厂,业务范围遍及周边市县,年产值1000万元。
市场千变万化,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开办砖瓦厂时,谭其山看到水产养殖前景广阔,便以2200元价格承包了砖瓦厂附近119亩荒地,其中有两个鱼塘,鱼塘里有刚投放的鲫鱼、白鲢等鱼苗。仅一年多时间,鱼塘里的鱼就卖了18万元。
2009年,谭其山转让砖瓦厂,把全部精力放到养鱼上。他逐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铺设道路、维护塘口、建造房屋,还放养了一些草鸡,方便前来垂钓者休闲娱乐、品尝地道的农家菜。
为提高鱼塘经济效益,他经常驾车四处跑,只要听说哪里有水产养殖大户,他就前往讨教取经。
“那段时间里,车后备厢里总是放着几箱酒。”回忆讨教水产养殖经验的辛酸,谭其山笑着说。在那段时间里,经常吃闭门羹的他没有灰心,有的养殖户被他的诚心打动了,在喝酒聊天时,把一些宝贵的水产养殖经验传授给了他。
“原来塘口的走向还有讲究,好的塘口走向应该是东西向,这样年积温比较高,鱼的产量也相对较高。”在听了水产养殖大户的话后,谭其山钦佩他们丰富的养殖经验、精细的管理措施。他发现,来涟水投资的南方水产养殖大户比本地人养殖的品种多、品质好,且他们在放鱼苗时精准到一亩鱼塘投放到多少尾鱼苗,这样在投放鱼苗时就能预测出以后的产量,也更加便于科学的管理,而很多本地人则是按斤投放鱼苗,相对粗放得多,也不容易高产。
谭其山的水产养殖经验越来越丰富,产量也随之稳步上升。
在每次和别的水产养殖大户交流经验时,谭其山毫不吝啬地传授水产养殖经验。
2016年春,谭其山在县水产养殖培训课上传授经验,提醒大家应先关注市场需求,找好销售途径,再确定水产养殖规模,以减少水产养殖风险;同时建议少养殖鲫鱼,多养殖当时只有2元一斤的鳊鱼。有的人听了他的话不以为然,认为鲫鱼行情好,而鳊鱼价格低,还是养鲫鱼合算;有的人听了他的建议,投放鳊鱼苗,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谭其山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他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循环水产养殖。“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盲目投资,一旦确定做了,就要持之以恒,还要有科学、精细的管理措施。”谭其山提醒创业的年轻人,希望大家少走弯路,共同创造辉煌的明天。(本文转自【涟水日报】。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