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国最大的雀替展示馆,万件雀替让人大开眼界,很少人知道在苏州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文明古国,每一个领域的历史文化都璀璨夺目,比如建筑领域,有着无数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即便是建筑的某个细分领域也足以让世界震惊,比如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雀替便是其中之一。

何为雀替

何为雀替?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挂落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

无雀替,不成中华建筑之感。雀替,其形好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来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它如同一只栖居在古建檐梁上的云雀,展翅欲飞。人们形容建筑雕梁画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形容雀替的,因为华丽的建筑往往都有大量雕刻精美的雀替,不仅能增加梁头抗剪能力,也能提升建筑的美感。

不过雀替之名在宋朝之前并不叫雀替,是清式的名称。宋时的《营造法式》中,它被称为“绰幕枋”,雀字是由“绰”字演变而来,替是“替木”的意思。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但直至明代之后雀替才广泛使用,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

雀替由来

关于雀替的由来,民间有很多的传说,相传在北魏年间,国家战乱,烽烟四起,有一位孤独无依的老妇人,其丈夫早已战死疆场,儿子也去替父出征,只剩她一人独居,每天只有与雀儿为伴。一天夜里,大雨倾至,破旧的房屋受到大雨冲刷,檐梁变得摇摇欲坠,而此时妇人已早早睡去,与妇人相伴的雀儿见状,立马飞到枋与柱间,化作一只木鸟支撑住整座房屋。雀儿化身为房屋的一角,雀替的名字由此而来。

后来在漫漫岁月里,雀替从最初的建筑功能转变为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成为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美丽建筑构件。雀替的雕刻或写实,或写意,或精致细腻,或粗犷豪放,姿态万千,十分美丽。

雀替的类别

雀替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它也有不同的形式,通常被人们归纳成七类,分别是: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铜雀替、骑马雀替和花子牙。雀替并非工匠们的随意而为,他们将动、植物中的灵魂以雕刻形式演绎成一种精神信仰,不用说教,就早已扎根于人的心灵之中。

雀替的表现手法往往隐喻而含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小说戏曲以及动物花草皆被赋予一定的寓意。正是这些寓意,让日子变得温暖起来。雀替,安静地处在这屋檐之下,却是千百年来华丽的沉淀。

雀替现状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雀替已经不再是建筑的必须构建,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都已经很少有它的踪影,唯有一些古建筑上,才能看到他的存在,随着民间老建筑的减少,雀替的数量也在大量的减少。

好在一位名叫杜维民的美国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后,开始在全国各地收集各种中国民间老物件,而雀替也是其中之一,后来越收越多,竟然多达10万件以上,于是在苏州黎里古镇上开了一家博物馆,名为六悦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中,展示了近4万件文物,他将这些文物分门别类,整理成神轿馆、轿子馆、神龛馆、漆画馆、红色主题馆、脸盆架馆、雀替馆、神像馆、嫁妆礼盒馆、牌匾馆、竹丝提篮馆、窗棂馆、插屏馆、床挂面馆、漆画箱馆、佛龛馆、药柜馆、药铺、书柜馆、床榻馆、大柜馆、条案馆、祠堂、椅子馆、古戏台馆、当铺、屏风门馆、门神馆、石雕馆、精品佛像馆……等。

据工作人员介绍,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越来越富裕,很多人开始拆旧房盖新房(很多明清时代的老房子显得比较破旧,住着确实不比新房舒服),在这过程中,很多民间古建筑上的老物件都被人们给遗弃了,虽然也有人收集黄花梨、紫檀、酸枝等贵重红木制品,但对于普通木材制作的老物件,却很少有人关注,大多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有的在拆迁搬新家的时候,甚至被丢弃或当作柴烧。

令人遗憾的是,在这种拆旧建新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人想到要将这些老物件保存下来,所幸的是,一位美国人帮了我们,收集了数以十万计的各类民间文物(说它是文物,其实很多收藏界的人士又看不上),所以今天我们可以在苏州的六悦博物馆看到,尤其是里面的雀替馆,展示了数千上万的各类雀替,它们来自全国各地,所以上面所展示的民间文化也是五花八门,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瞧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