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暑假 | 儿童意外伤害如何紧急处理?三名华西护理专家支招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暑期来临,不少家长担心上班期间疏于看管,孩子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一旦发生意外,更是担心处理不好。如何正确处理暑期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天府医院三位护理专家为大家进行了科普,教家长和孩子避开误区。
当孩子耳朵进了异物:
盲目掏可能导致耳道损伤出血,甚至鼓膜穿孔
棉签头掉在了耳道中。华西医院供图
华西医院、华西天府医院耳鼻喉科头颈外科主管护师左建容表示,儿童的常见外耳道异物分为三类——第一类,动物类,如蟑螂、蚊虫等;第二类植物类,如豆子、谷子;第三类非生物类,如小朋友的玩具、小零件、小石头等。
“当出现外耳道异物时,较大的异物可引起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反射性咳嗽;植物类异物遇水膨胀后,可引起炎症,或压迫外耳道引起胀痛和听力下降;活昆虫等动物类,可引起耳内爬行骚动、引起剧烈耳痛和耳鸣等;尖锐异物,可导致难以忍受的疼痛、耳鸣,甚至出血。” 左建容提示,异物在外耳道的位置越深,往往症状越重,严重的甚至会损伤鼓膜和中耳结构。
“当外耳道进异物后,一定不要盲目去掏,可能会导致耳道损伤出血、甚至鼓膜穿孔。应该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尽快取出异物;若伴有耳道出血、发热、疼痛加剧等症状,更需尽快就医。” 左建容说。
当孩子鼻子进了异物:
不自行取异物,避免将异物推入鼻腔深处
左建容表示,根据异物的大小、性质、形状、在鼻腔停留时间的不同,鼻腔异物引起的临床表现都有所不同——轻症早期症状不明显,小朋友主要表现为抠鼻子、指鼻子,捏鼻子、哭闹等。随着异物进入鼻腔的时间延长,可能逐渐出现单侧鼻塞、鼻腔有黏稠脓涕、鼻涕中带血及鼻腔呼气有臭味等情况。
“鼻腔异物会引起单侧鼻腔的感染。异物若长期存在,可能形成鼻结石。其中,腐蚀性异物(如纽扣、电池)可能引起鼻腔黏膜被腐蚀、鼻中隔穿孔;异物移位可能误吸,形成气道异物,危及生命。”左建容建议,当孩子误塞异物进入鼻腔,需及时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就诊。就诊途中,尽量避免小朋友剧烈哭闹,以降低鼻腔异物移位的风险(需尽量避免演变成风险性更高的气道异物);也不要在家自行用棉签、镊子等工具给小朋友取异物,避免将异物推入鼻腔深处。
当孩子气道进了异物:
尽量不给低龄儿童喂坚果,重度气道异物应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气道异物。华西医院供图
“儿童气道异物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多见于1至3岁儿童,且男童多于女童。异物主要以植物类的最常见,如花生、瓜子、青豆、玉米、坚果等,也有笔帽、纸片、玩具小零件等。”左建容说,孩子容易遭遇气道异物的原因,是咀嚼功能还不太强,咳嗽清除异物的能力也比较弱,又喜欢往嘴里塞东西;还有些小朋友喜欢边吃边笑,边吃边跑,没有养成吃饭的良好习惯。
当孩子有轻度气道异物后,一般来说会出现剧烈呛咳、但咳嗽有力的情况,无明显呼吸困难,这时可以鼓励或诱导孩子自行咳出,家长同时应及时拨打120。不应强行用手指挖取,发生呕吐时,应把孩子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呕吐物进入气管。
如果是重度气道异物,患者会出现焦躁不安,咳嗽无力,声音嘶哑喘鸣,明显呼吸困难、口唇青紫,之后会出现逐渐加重的肺部感染,出现发热、频繁咳嗽、喘鸣及痰多等症状。“如果没得到及时救治,会发展成肺气肿、肺不张、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左建容建议,重度气道异物时,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谈及预防气道异物发生,左建容提醒,针对5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家长尽量不要喂食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或研磨后再给孩子吃。果冻、软糖、坚果、带籽的水果(樱桃、龙眼、葡萄等)、还有带骨的肉等(比如鸡脚、鸭脚)等食物,也应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还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孩子进食时不要诱其跑跳、大笑、哭闹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允许孩子将塑料、玻璃等易咬碎的小玩具放入口中。
当孩子被烧伤烫伤:
患处涂牙膏、猪油不靠谱,牢记“冲、脱、泡、盖、医”
华西医院、华西天府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贺娜表示,在0至6岁因意外伤害而进行住院治疗的儿童中,超半数的患儿是因为烧、烫伤。其中90%是被开水、热粥、热汤烫伤的。“烧、烫伤的高发年龄为1岁半至3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尚未对伤害及危险产生足够的认知,而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较婴儿时期已明显增强,如家长疏于照顾,很容易产生烧、烫伤等意外伤害事件。”
儿童发生烧烫伤后,2小时内是烫伤急救的黄金期。贺娜建议,家长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先将儿童搬到安全区,记住烧烫伤急救5部曲:“冲、脱、泡、盖、医”。
冲,即冲水。儿童烧伤后使用冷水(10至20℃)冲洗烫伤部位时,需注意控制流速,避免流速过大,只要疼痛感消失即可停止冲洗动作,一般20至30分钟。如烫伤源是化学物质时,应戴手套将粉末拍掉,避免进行冲洗时水流与之前残留的固体粉末混合变成液体,从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脱。如果烫伤部位的衣物未粘在皮肤上,应尽快将它脱下,避免衣物上残留的热量加重烫伤程度。但如果烫伤部位的衣物已粘在皮肤上,千万不要强行将衣物脱下。
泡。当条件允许时,要将患处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从而减少烧烫伤对皮肤的损害。
盖。冲水后,皮肤也就失去保温功能,需要为创面保暖,同时避免污染。可以用干净棉被、毛毯把伤者包起来。如果都没有,干净的护理垫、塑料布也可以。
医。把伤者尽快送医就诊、治疗。
“给烫伤、烧伤处涂牙膏、猪油、酱油、盐水这些操作不要信。”贺娜还提醒,当患儿发生大面积烧烫伤时,不宜进行冲水,因为冲水会导致体温快速下降,此时要注意保暖以免造成失温。
当孩子不小心“溺水”:
建议抛物救援、畅通气道,第一时间心肺复苏
贺娜说,夏天是儿童溺水的高发期,尤其是暑假。很多人认为,儿童溺水时,孩子会拼命挣扎,大声呼叫救命,但实际上,溺水者往往因过于紧张导致肌肉僵硬,从而无法喊出声音。
儿童溺水时,她建议,一是抛物救援:抛下救生圈、长绳子、木棍儿等将溺水者拉上岸;非专业人员禁止下水救援。二是畅通气道,迅速清理溺水者口鼻的泥沙、杂物、呕吐物和水,尽量解除舌后坠,使其气道通畅,禁止采用倒立、俯卧和倒挂的方法去控水。三是第一时间心肺复苏,抢救中应积极寻求帮助,及时将患儿转送至附近医院救治。
当孩子意外触电:
立即切断电源,如无法呼吸或意识模糊就打120
“儿童触电大多因玩弄家用电器、电源,误触断落的电线或临高不小心接触高空高压电线而引起。盛夏雷雨交加时,偶见有被雷电击中的意外。”贺娜表示,如果儿童被电击伤,首先立即拔掉插座或切断电源,确保事故场所没有电流危险;然后找到医疗急救包,帮孩子检查是否出现以下情况——呼吸是否正常,意识是否清醒,心脏是否跳动,身体是否有皮肤烧伤或显著疼痛。
“如果孩子无法呼吸或意识模糊,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孩子呼吸正常但是有皮肤烧伤,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覆盖烧伤部位,避免脱皮或感染。家长也要就近带遭电击后的儿童上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身体状况稳定或恢复。”她提醒,千万不要在没有旁人见证情况下尝试拉开被电击者,这可能会让救援更加复杂,甚至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安全问题,一旦出现电击伤情,要及时寻找专业救援人员处理。
当孩子不慎骨折:
对骨折部位做好固定,如从高处摔下切忌轻易搬动
华西医院、华西天府医院骨科主管护师刘莉表示,儿童骨折在夏秋季发生率偏高。“夏季儿童的衣着较少,发生损伤时,能量不能得到有效缓冲;夏季儿童放暑假时缺乏监护, 儿童在户外追跑甚至打闹时也更容易发生骨折。”
快速辨别孩子是否发生骨折?刘莉说,可从以下特有体征判断:一是畸形,如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改变,多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二是反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非关节部位出现类似于关节部位的活动;三是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若孩子骨折,医务人员未到达前,家长可以做什么?刘莉给出多种情况的建议——
看到骨折大出血时,要赶快寻找止血带进行止血,比如上肢出血,可将止血带或衣物扎在上臂下⅓的地方,如果是下肢出血,应该扎在大腿上⅓的地方。经过1个小时左右,可将止血带放松5到10分钟,再重新绑上,可减少肢体因为缺血而出现坏死的可能性。
若是开放性骨折,不要在伤口上胡乱涂抹各种药水。可用干净的凉开水或未开封过的瓶装水冲洗伤口上的脏东西,将湿纱布敷在上面。
对儿童骨折的部位要做好固定工作。可用夹板固定,如没有夹板可用木条、树枝等代替,并用绳子固定好。如果找不到固定物的情况,可将上肢固定在胸部,或是将下肢捆绑在一起。“如果是从高处摔下来的情况,孩子极有可能发生脊柱骨折,如评估现场后不存在二次受伤风险的情况下,切忌轻易搬动孩子,等到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评估后再做处理。”
确定儿童骨折后,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肢体情况,需关注受伤部位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增高,如有肿胀等情况,必要时还应重新固定。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