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兆读写性能,模块化的Flexmix 韧能 NVME 硬盘盒测评
最近入手了两块1T的M.2 NVME硬盘,以前用的两块250GB的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如何让他们发挥余热呢?当然是用一个硬盘盒把它们变成高速的移动硬盘。而Flexmix 韧能这款带有RGB光效的NVME硬盘盒,让我眼前一亮,毕竟有光就是正义。
开箱
Flexmix 韧能 NVME 硬盘盒的包装看上去并不奢华,简简单单的盒子印有产品的相关信息,翻转了一圈看,没有发现中文。
打开包装,产品被放在一张黑色的海绵垫中,可以抵御运输时的震动。其它的配件自然就放在底层了。
先看一下有哪些配件吧,除了产品以外,还有一包安装螺丝、一个散热壳、一片散热硅脂、起子一把、一个Type-C转接口、说明书和一根数据线。
外观
Flexmix 韧能 NVME 硬盘盒使用了航空铝合金材质,由整块铝材进行CNC加工而成。这种材料本身非常坚固,而且还是极佳的散热材质。
除了盒子的材质本身就是散热材料以外,它短头的两侧均有散热孔,底部这一侧有12个孔径较大的散热孔。
而顶部这一侧,则是16个孔径较小是散热孔,原因是这一侧还有Type-C接口。
安装体验
硬盘盒的盒盖使用了抽取的打开方式,打开轻松不费力,盒盖的ARGB光效部分是可以定制的,能够设计成你想要的造型,比如公司就可以以自己的品牌logo为原型设计产品,然后发给自己的员工或客户使用。
它之所以能发光,其实是正背面有一块发光元件和电子板,然后通过四个触点,从主板上获取电量。
而盒盖是通过磁吸的方式加以固定,吸力很强劲,完全不用担心盖子是否会脱落。
而背面的背板也是一样的设计,取下背板的主要目的是安装散热板,散热板需要从背面,用四个螺丝固定住。
硬盘的安装很简单,直接插在上面,再用一个螺丝固定就好了,就是固定的时候有点麻烦,固定点和机身上的吸铁石靠得太近,螺丝会被吸过去,装的时候要控制好螺丝,并迅速的拧紧。然后再根据需要安装散热板,我这个1T硬盘是新买的,它需要淘汰的256G硬盘有自带散热壳,这样的硬盘就无法安装硬盘盒配送的散热壳。
使用体验
Flexmix 韧能 NVME 硬盘盒,它原装配送的数据线一头是Type-C,另一头是USB接口。如果需要使用Type-C接口,需要用它配送的转接口。
它最吸引我的,主要是RGB灯光效果,可惜的是我的主板不是微星主板,不能让它的光效和主板同步,另外,可以模块化设计的灯光面板也是,我喜欢的特色,毕竟我特别喜欢定制和电脑有关的光效产品。
在测试产品速度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主板上的各个接口,这款主板是ROG B560-A,它背面的USB接口有黑色USB接口4个、蓝色USB接口2个、红色USB接口1个,Type-C接口1个。黑色的接口是最低版本的USB2.0,蓝色是USB 3.0,现在的名称叫做USB 3.2 Gen 1,红色是USB 3.1,现在名称叫做USB 3.2 Gen 2,而Type-C接口是USB 3.2,现在的名称叫做USB 3.2 Gen 2×2。
再看机箱前面的几个接口,我的机箱是微星氪金枪2白色限量版,它前面有两个USB接口和一个Type-C接口,USB接口虽然是黑色的,但它却是3.0接口(USB 3.2 Gen 1),Type-C接口不是3.2而是3.1接口(USB 3.2 Gen 2)。
了解完这些接口,再来看看读写性能,NVME 硬盘盒接在USB 3.0(USB 3.2 Gen 1)接口上的读写速度是460MB/S左右,奇怪的是使用硬盘盒配送的USB转Type-C接口,接在机箱前面的USB 3.1(USB 3.2 Gen 2)接口上,硬盘的读写性能并没有提升,还是460MB/S。
而主板背面的红色USB 3.1(USB 3.2 Gen 2)接口上,它的读写性能直接提升到读1000MB/S,写868MB/S,但是本应该读写性能进一步提升的Type-C USB 3.2(USB 3.2 Gen 2×2)接口,读写性能又回到了460MB/S,我想应该是这个转接口的性能不行造成的。
最后,来看一下读写性能的实战情况,参与测试的硬盘是Pcie 4.0的M.2硬盘(入门级读写性能3000MB/S),通过主板后面的红色USB3.1(USB 3.2 Gen 2)接口连接,把硬盘盒中高达110G的文件拷贝至电脑硬盘中,最高写入速度是830MB/S,这一步主要是考验硬盘盒的读取性能。
再将同样一批文件,从硬盘中拷入硬盘盒,这一次考验的是硬盘盒的写入性能,发现最大写入速度最高达到620MB/S。通过这两次的测试,它实战读写性能大约是800MB/S和600MB/S左右。
总结
我挺喜欢这种带有光效的NVME 硬盘盒,可惜的是,只有微星的主板支持USB的神光同步,我虽然是微星的机箱,却不是微星的主板,无法神光同步。而作为硬盘盒,它的硬件还是挺给力的,近千兆的读写性能,拷贝大文件的时候特别爽,100多G的文件一会儿就搞定了。作为移动硬盘使用,这样的速度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如果能有一根两头都是Type-C的数据线直连USB 3.2 Gen2×2接口,说不定速度还能更快一点。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