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分享我的旅途摄影包

 

  • 到底要带多少器材出门才算合适?选什么型号相机?搭配什么型号的镜头?带不带三脚架?需不需要闪光灯?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还要考虑在拍摄的过程中,拍摄的场景以及需要的镜头以及各种配件如何合理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分配时间与器材的关系,不浪费多余的体力,带一些用不上的器材。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从多次踩雷,才总结到的经验。

1.相机

任何相机都可以拍摄,关键在于你知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型号没有绝对的标准,有很多人用手机同样拍出了很多大片级别的照片。

但是有一点,越专业的器材,越能提供更好的画质,性能以及耐用。

要注意一点,在自己能承受的重量里,尽量多丰富器材,还要根据自己拍摄内容选择。

2.镜头

单反相机的优势是有大量的镜头和附件,可以根据拍摄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设备。

但是根据拍摄环境,拍摄主题不同,运用不同的镜头,因个人而异,在配置方面会有所不同。

选对器材,就是选择适合自己拍摄题材的器材。

焦距24mm,拍摄环境人像主要选择此焦距,拍的照片有广角镜头的视觉冲击力,不会发生过分的畸变。

焦距35mm,适合人文摄影,喜欢扫街、拍摄文艺、小清新的朋友,可以一镜走天下。

焦距50mm,标准焦距,被称为最接近人眼的焦距,可以呈现出有叙事感的画面,为多数纪实摄影师推崇的焦距。

焦距85mm,该焦距窄视野,可突出人物,因而被称为人像焦距,广泛应用于时尚摄影、服装摄影和肖像摄影等。

焦距140mm,越长的焦距,环境交代会越少,由于长焦距摄影师需要离模特很远,不太便于即时沟通。

焦距200mm,这种被俗称“大炮”的镜头焦距可以制造出虚化的景深,人物可以十分突出。但对于主题摄影来讲实用性并不强,该焦距更适合无法靠近模特的拍摄。

如:活动现场和舞台环境等的人物拍摄。

16-35mm、24-70mm和70-200mm等。

大光圈的好处是:制造浅景深,让背景虚化,人物突出,缩小光圈后的画质更佳。

平时我出门会考虑携带大光圈变焦镜头,70-200mmF2.8。

摄影附件包括:

三脚架、独脚架、闪光灯、各种功能的滤镜、测光表、存储设备、笔记本电脑及清洁工具等。

三脚架的基本附件包括脚架、云台、快装板、锁紧扳手,快门线大多配合三脚架使用,出发前这些都务必检查好。

常见滤镜

拍摄风光时,滤镜经常是很有用的。需要UV镜、偏振镜、中灰滤镜、渐变灰滤镜等,要根据自己镜头的口径配备相应规格的滤镜。

1.UV镜或保护镜

UV镜的作用是降低光线中的紫外线,提高远景的清晰度。UV镜的另一大作用是保护镜头。

2.偏振镜

偏振镜可以消除非金属物体表面的反光,压暗天空,提高饱和度。我们在拍摄水面、玻璃后面的物体时常会用它来消除反光。在拍摄风光时,用它来消除天空中的偏振光。

3.灰镜

用灰镜降低进入镜头的光线。在不改变光圈的前提下,快门速度可以降低。

在用小光圈拍摄时,会因为光线的衍射现象造成成像模糊的现象。用灰镜来改善这个问题。

灰镜按照降低通光量的不同程度可以分为:一挡、两挡、三挡EV,一般在滤镜框上会相应地标注:ND2、ND4或ND8。

4.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卡、移动硬盘等。

5.笔记本电脑

电脑有足够的空间存储照片,方便整理拍摄的照片,检查相机的状态是否正常,记录拍摄照片和游记等。

6.清洁工具

相机容易沾上灰尘雨水。需要给相机镜头搞搞卫生。

常用的工具是:气吹、镜头水、擦镜布或镜头纸。

清洁器材的工序如下。

①用吹气球或高压气罐吹去器材表面与镜片上的浮尘。记得清洁存储卡仓、电池仓,各接口盖子也要打开清洁。

②用软毛刷刷去器材表面的灰尘,注意不要刷到镜片。

③喷少许镜头水在擦镜布或干性擦镜纸上,轻轻地擦拭镜片。由镜片中心向外以螺旋状擦拭。擦完一遍等镜头水干了之后看是否还需要再擦一遍。需要注意的是镜片上不能有沙砾或坚硬的灰尘,否则就如同在用砂纸打磨镜片。

④换镜头次数多了,机身与镜头卡口连接处会积有黑色污垢。需要用干净的镜头纸擦拭干净。

7.摄影包

摄影包里有放置笔记本电脑的专用夹层。不同场合、不同器材需要不同的摄影包来搭配。

外层需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最好附有专用的防水罩。内衬要有足够的厚度,以便在颠簸的路上保护器材。同时要考虑装满器材后,会不会发生挤压或碰撞的问题。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