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杞县东十里铺村老村委楼变身展览馆 乡村小展馆引来数千人次参观

 

东十里铺村委会旧址,现在成了两个展馆所在地

外来的参观者对馆中的老地契很感兴趣。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郑松波通讯员刘银忠

2019年9月26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印迹展”“民俗文化展”在杞县深度贫困村——东十里铺开展。

这个占据了老村部的展览很快成为东十里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展览不仅吸引了各方人士前来参观学习,也让村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深刻改变,它的展期也可能无限期延长下去……

老村委楼变成展览馆村级展览影响大

2019年9月26日,经过开封市公积金中心驻村工作队半年多的筹划,分别设在东十里铺村老村委会办公楼一楼和二楼的“民俗文化展”“红色印迹展”终于赶在国庆节到来前正式开展了。

作为曾经的深度贫困村,东十里铺村的条件非常有限。老村委会的办公楼和普通农村二层小楼没啥两样,如果不是门楼上写着“东十里村委会”,你可能和它擦肩而过,同时还在东张西望寻找它。“红色印迹寻初心,民俗记忆感党恩”这副对联彰显着这栋老办公楼有了新功能。

走进两个展馆,虽条件简陋,但丰富的藏品很吸引人。民俗文化馆里,进门便是为东十里铺村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村民资料,有个人工作和生活时的物品,也有奖章、奖状、工作证件等。这些泛黄的藏品,人生、村史和时代的印记都在其中。馆中还藏有80后几乎难得一见的各种老物件——织布机、“两转一响(老式缝纫机、老式手表、老式收音机)”、各种旧农具、旧家具、旧厨具、计量用具等,看到这些,年轻人觉得稀罕,稍微有点年纪的人会立即“忆苦思甜”。

红色印迹馆设在二楼,主要展出了各种红色文化藏品。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小小的乡村展馆吸引了杞县、开封及郑州、漯河、商丘等地的党员干部,数千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南街村不仅派人前来“取经”,还和东十里铺建立合作关系,双方互相交流藏品,以丰富展出内容。

三顾茅庐红色收藏家成“荣誉村民”

谈及为什么要办这两个展览,来自开封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驻村第一书记刘成江说,在确定“以党建村、以业兴村、以文化村、以绿荫村、以水润村”的发展思路后,“以党建村、以文化村”成为东十里铺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次,刘成江去参观刘青霞故居,里面的党史展览给他很大的启发。挖掘村史、启迪后人;感怀党恩、扶贫扶志。类似的展览为什么不能在东十里铺村办起来呢?和村支书等一众村干部商量后,他的想法得到了大伙的支持。

刘青霞故居中的展览很多藏品来自于河南省红色收藏协会理事、开封市收藏协会会员刘文印老先生。刘成江找到刘老先生,表达了自己想在东十里铺村举办红色展览,希望刘老先生提供帮助的想法。孰料,刘老先生一口回绝:“要搞展览最起码也要县一级,你一个贫困村能搞成啥样?”

一次不成,刘成江再访刘文印先生。这次他准备得更加充分,不仅给刘老先生介绍了“挖掘村史、启迪后人;感怀党恩、扶贫扶志”的想法,还把自己对展览的具体规划以及东十里铺如何脱贫致富的规划详细向刘老先生描述。

刘文印老先生被刘成江的诚意打动,将自己相当一部分藏品贡献了出来,展出的效果令他十分满意。如今刘老先生已经欣然接受东十里铺村的邀请,成为该村的“荣誉村民”。

历史从来不缺厚重缺的只是发现的眼睛

国有国史,村也同样有村史。每一段时光之所以成为历史,是这段时光中有值得记住的人。

得知村子要建立自己的村史馆,村民们都很激动,家里有老物件的纷纷送了过来。这一送,让刘成江大吃一惊,村民手里还真有不少“宝贝”。明清时代的地契、民国时期的官帽椅、梳妆椅,更为珍贵的是一张1950年3月由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签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革命军人家属优待证明书》,开封军分区司令员何昌东看到这份证明书时,激动地说:“这份优待证见证了我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坚持和发扬军政民团结一致、军民一心。”

梁志忠,生于1942年5月,1958年参加工作,1966年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从城郊乡卫生院来到唐寨、东十里铺村卫生所当赤脚医生40余年,扎根基层,一干就是大半辈子。民俗文化馆中收藏有他开的处方,几乎都是几分钱、几毛钱的小处方。

刘志云是村史馆中另一位重要的人物,她1954年参加工作,1956年入党,历任村妇女主任、计生专干、村主任、村支书等职,先后入选过杞县五、六、七、八、九、十届人大代表,开封市十届人大代表等,刘志云的人大代表证已经泛黄,但就如一枚枚奖章一样挂在墙上熠熠生辉。

98岁老寿星成为义务讲解员

东十里铺村离县城只有十多分钟的车程,这里犹如世外桃源,绿树红花成荫、天空碧蓝静谧,最是适合修身养性。

黄先枝老人已经98岁了,依然眼明心亮,腿脚灵便,他每天都要骑车到县城,一来活动身体,二来瞅瞅热闹,打发时光。

年轻时的见闻,黄先枝老人记忆十分清楚。口述的历史远比书本上的鲜活,民俗文化馆聘请他当起了讲解员。老人对老物件的熟悉程度就如多年的老友一般,讲到高兴时会挥动起来,边演示边讲解,不管是村民还是外来的观览者,都爱听老人讲“故事”。

刘成江说:“两个展馆办起来后,老村委楼的职能也渐渐起了变化,逢年过节,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带着孩子到这里转转,给孩子们讲讲自己的小时候,讲讲村里的历史,孩子们很感兴趣。平日里,村民农忙过后,喜欢到这里歇歇脚,拉拉家常,无形中促进了村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党委政府有了新政策,这里是最好的宣讲场所,对政策理解了掌握了,从中获得好处了,村民自然感恩党的好政策。邻里之间闹矛盾了,也爱到这里讲个理,讨个公道,村干部们从中说和,事半功倍。”

2019年,东十里铺村37户贫困户、120人如期脱贫,深度贫困村的帽子顺利摘除,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24.15%下降到2019年底的1.59%。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