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全画幅“亲民”变焦-腾龙E口70-300 F4.5-6.3

 

腾龙的原生E口67mm滤镜尺寸家族又多了名“亲民”成员,70-300mm F4.5-6.3 Di III RXD(A047),至此,原生E口家族焦段从超广角的17mm端一直延展到了超望远的300mm端,几乎满足了日常记录的所有需求。

整个67mm滤镜的E口体系已趋于完整。

这枚70-300镜头延续了腾龙在E口产品线的一贯理念:

“在保证同价位段中名列前茅的光学素质前提下,尽可能的小型轻量化与造价亲民”。

为了轻量化,腾龙不仅重新优化设计镜片的配置,也首次采用了高强度铝镁合金卡口,比以往同型部件减重32%。

尺寸要轻巧,对焦更要轻快,无需减速齿轮的静音步进RXD马达直接驱动对焦组,同时确保了拍摄对焦的高速与视频拍摄时的宁静。

在"亲民"镜头中是颇为少见的简易三防设计让旅行风景拍摄变得更加从容。

下图是与原厂70-300G的尺寸/重量/售价(官方价格/渠道价格)对照表:

可以看到腾龙基本就是索尼原厂的“精简版”,尤其是少得多的价格与轻得多的重量,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四千六的官方差价,三千五的渠道差价,还有300多克的重量差,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忽视的“负担”,正是这种“负担”,能帮助70-300获取更多“性价比”用户的关注,成为套头的补充,甚至与机身首批一同购入的器材(比如一个入门机A7M2,两个套头的组合:原厂28-70套头加腾龙70-300,或腾龙28-75加腾龙70-300)。

同时,这种“负担”也正好是一个入门定焦头价格与重量的差距,选择“更多的可玩性”,还是“原厂”?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就我对市场的观察,很多追求轻便与实用的用户在选择一机两镜的方案时,会把价格早已稳定,且带机身防抖的A7M2与腾龙28-75纳入考虑清单,现在同样轻便,统一滤镜尺寸的70-300无疑填补了预算相对“紧凑”用户对超长焦段的需求。

轻便与统一的滤镜尺寸让它们在旅行摄影包里能轻松获得一席之地,统一的67mm滤镜尺寸可以大幅降低附件购置成本,毕竟不同尺寸的CPL,渐变灰与ND这些“高额附件“,一旦三四片买起来,就不下一枚镜头的开销了。

这枚镜头上手的感觉确实小巧轻便,外观简洁,没有任何按钮。

定位亲民,A047(70-300)的前玉尺寸比较克制,

向望远端变焦时,镜筒伸出约,遮光罩为圆筒型设计,内侧采用哑光螺纹消光处理。

从官方MTF来看,妥协了全开光圈时画面边缘区域的像差,极力保障中心区域的解析力与反差,峰值区域集中在APSC幅面,

对于拥有机身防抖APSC用户来说(A6600/6500),或许在全开光圈就能获取全域优秀的画质了。

轻便小巧的体积让我在出行时的负担很低,可以一天往返更多不同的场景拍摄,

难得的是,纤细的A047(70-300)配合A7R3完全不会翘头,可以完美平放,即使上了遮光罩,依旧完美。

与A7R3配合的手感也十分均衡,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在实战中,这枚镜头的轻便与实用性很大程度上取悦了我这个喜欢到处“瞎逛”,爱拍泛题材拍摄的人。

70-300焦段可以很好地拉近远景,隔离干扰,对于动物,建筑局部,风景拍摄十分有利。

70-300的好用之处在于望远端(尤其200-300mm)对于构图与隔离自由度的提升,因此本文中的大部分照片都是在这个焦段区域(200-300mm)拍摄的,图片下方会标注重要参数。

对焦快速安静,尤其是AFC模式时,可以说是指哪打哪,出片率很高。

在300mm端,这枚镜头依旧保持着不错的反差与描写力。

作为一枚“亲民”长变焦,这枚镜头在极限状态(最长焦距,最大光圈)下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焦内细节比较扎实,反差也颇为明锐。

中远物距下,全开光圈时的倍率色差抑制也做的较为良好,随着物距缩小,倍率色差会逐渐增加,不过介于定位与价格,我个人认为并没有什么不妥:

一定的特写能力,更是让它变得又好玩,又亲和。

我认为追求”性价比“就是市场的主流,这枚镜头针对的是广大初入门,为自己标变套头做焦段扩充的人群,他们同时对价格与体积/重量都相对敏感,一枚售价亲和,轻便小巧,用途广泛,焦段引人的镜头,自然会吸引他们的注意。

腾龙是一个在E口产品线能坚持与贯彻“亲民,易用,乐趣”精神的品牌,说到底,重量,体积,易用性都可能成为自己出门不带某个器材的原因,而愿意带出去的器材才是活着的器材,才能创造记忆与乐趣,腾龙通过坚持轻便与和谐,正在用它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乐趣”。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