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海上梦忆 74(布鞋)

 

小时候,我家大床褥子底下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鞋样,有鞋底,也有鞋面;有单鞋的,也有棉鞋的。每到春天来临,妈妈就开始给我和姐姐,还有她自己做布鞋了;每到冬天来临之前,又要给我们做棉鞋。家里很少会到商店里去买现成的鞋子(除了套鞋),那时家庭妇女们都穿自己做的布鞋。我记性好,直到现在还记得我妈妈做鞋的全过程。

第一步是做硬衬。那时家里有废旧的零头布,都不会轻易扔掉,收集起来可以做成硬衬(长的布料也可以用来扎拖把),硬衬就是鞋帮的骨子。除了布料,做硬衬还必须有浆糊,浆糊是用干面【即面粉】自己调的。然后就在一块大木板上涂一层浆糊,再将大大小小的零头布拼起来铺满木板,再涂一层浆糊,再铺一层布料,如此铺四五层后,等它们凉干,撕下来就可以用了。

第二步是做鞋帮。到布店里买来鞋面布(一种被称为直贡呢的布料),放上纸样用针线,三针两针地缝一下,再沿纸样边缘剪下。将剪下的鞋面也用浆糊贴到硬衬上去,在它的反面再贴上夹里布。然后在上面压上一只比较重的物件,目的是为了使鞋面布干了不起皱。等它们完全干透之后,就用剪刀将鞋面(它和硬衬,夹里已经成为一体)四周多余的硬衬剪掉。剪下来的鞋帮还要用黑,白滚条滚鞋口,黑滚条滾在内圈(鞋口),白滚条滚在外圈(鞋边)。到此为止鞋帮就算做好了。那个时代的鞋样都很土,一律都是圆口鞋,小孩子的布鞋还有搭攀,方口的布鞋大概是后来从“北京鞋”引进的。棉鞋的鞋帮不用硬衬,可直接用灯芯绒作鞋面,夹里可用骆驼绒,中间夹棉花。解放后缚鞋带的棉鞋(也称解放棉鞋)引进上海之前,上海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穿【蚌壳棉鞋】。

第三步是纳鞋底。【纳鞋底上海人叫扎鞋底】,需要用牢实一些的零头布迭起来,照鞋底的大小剪下,总得有二十多层,太厚了不好扎;太薄了,鞋底不经穿。此外还要用一块蒲包爿(用蒲草编成的薄片)也剪成鞋底一样大小(外面还要滾一条布边),放在最上面。这是因为布料本身还没有骨子的,用蒲包爿托在下面,可以起到骨架作用。扎鞋底,必须先将鞋底外周扎好一圈,这是为了增加鞋底的刚度,然后沿着鞋底竖直的方向一列一列地扎,针眼越细扎成后的鞋底就越经穿,一般的针眼都只有芝麻大小,甚至比芝麻还小。所以扎得好的鞋底,不但硬如鉄板,而且针眼整齐,横平竖直。扎鞋底是做鞋中最费功夫的一个工序,那时家庭妇女利用闲暇时间扎鞋底是普通的日常生活。但现在恐怕连农村里也不多见了,我想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四步是鞝鞋。等鞋帮,鞋底都完工了,就可以鞝鞋子了。上海一般人家都是请皮匠师傅来完成这道工序,一些特别能干的家庭主妇也会自己鞝鞋子。但鞝鞋毕竟是皮匠师傅的专业,因为需要用专门的工具与木楦,掌握专门的技术。不过现在弄堂口已经看不见皮匠摊了。从前老式布鞋都是暗鞝(也称反鞝)的,鞝好后鞋面被包在里面;自从上海流行了北京鞋以后,才有了明鞝(也称正鞝)的鞋子,即鞋面边缘露在外边,所以名鞝的鞋面,四周要用滚条滚一圈。皮匠师傅鞝鞋时要用一把特殊的钻子(钻子头是扁的,前面还有一个用来钩线的缺口),钻子先穿过鞋底,再穿进鞋帮,然后将线套进钻子头上的缺口槽里,当钻子拔出时,就将线带进了鞋帮与鞋底。每穿一针,都要用力将线收紧。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皮匠师傅在鞝鞋时,会不停地将钻子头放到头皮上鐾【音bhi,就是擦一下的意思,上海话擦火柴叫“鐾自来火”】 一记(或者放到水里蘸一下),好像他的头就是磨刀砖一样。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也许是利用头皮里的油脂,起到了润滑钻头的作用,反正不可能是磨刀砖。那时还没有塑料鞋底,但有一种皮底,不是牛皮,听说是马皮,灰白色的,六十年代以后就再也看不见这种皮底了。

小时候妈妈还做过一双迷你型的小布鞋给我当玩具,大概只能给襁褓中的宝宝穿,但是做鞋的过程(除了鞋底)完全与真鞋一样,所以我一直记着,直到今天也没有忘记。写成此文,也是对我妈妈的怀念——从前的家庭主妇,对孩子是何等的关怀!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