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刹车失灵”?应以原始数据还原事故真相
2021年4月19日,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馆处,一位维权者身穿印有“刹车失灵”的 T 恤,站在车顶高呼:“特斯拉刹车失灵”,引起现场围观。 (人民视觉/图)
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上,一名自称因刹车失灵而发生事故的特斯拉女车主,身穿印有“刹车失灵”的T恤,爬上车顶维权。随后,相关图片与视频,引爆网络。
事件发生后,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回应时声称“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
她表示,“不合理的要求,我们没有办法去满足。她不接受车辆检测,一定坚持要高额的赔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满足)“,“我们没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随后,陶琳把指控指向了媒体,称 “特斯拉几乎是没有公关和广告的……我们不会砸大量的广告费用去做公关,尤其自媒体是一个更加经济化的运作模式,我们是不会花钱去在自媒体上做投放的”。
这段话引发了第二波舆情,被外界普遍批评傲慢。
不做公关,以产品说话,以事实说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特斯拉真的讲事实了吗?
根据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的说法,维权者并非不同意第三方进行技术鉴定,而是要求“双方认可的权威机构”。维权者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一方面,目前能做进口车检测和鉴定的,只有一家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机构,而这家机构并无检测自动驾驶的资质与技术能力。此外,维权者要求“提供车辆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特斯拉担心数据被当事人用来炒作宣传造成不良影响,拒绝提供相关数据。这个分歧的道理且留待评判,但并不能视为维权者胡搅蛮缠。此外,维权者怀疑特斯拉改数据,虽然并无确凿证据,但此前也有新闻报道过类似事件,也算合理怀疑。所以,特斯拉指控维权者要求不合理,这些要求究竟合不合理?
第二个问题是,特斯拉真的是在用产品证明自己吗?
的确,很多问题不是特斯拉独有,但特斯拉销量大,总事故量必然多,加之关注度高,所以,会超过工作人员处理的限度、超过市场营销、公关费用覆盖,直接暴露在公众面前。
但是,这并不能否认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的事故是全球性的,撇开舆论的高关注等原因,这些问题多没有被很好的解决。公众自然会怀疑是源于产品本身的缺陷。实际上,马斯克自己在接受采访时就承认,此前部分Model 3存在缺陷,同时他还告知消费者,不要在生产旺季购买特斯拉汽车,因为忙起来,车辆的“油漆不一定足够干”。大的事故背后有无数小瑕疵,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特斯拉面临的这种问题是全球性的。4月20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哈里斯县警方表示,警方将于当地时间周二对特斯拉发出搜查令,以获取在得州发生导致两名男子死亡的事故车辆的所有数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也均表示,将调查这起车祸。
那么,“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这段回应即使不说是傲慢的,也是不妥当的,自然会引发第二波舆情。面对压力,4月20日晚,特斯拉官微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表歉意,称特斯拉尊重并坚定服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决定,尊重消费者,遵守法律法规,坚决坚定地积极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所有调查。成立专门处理小组,专事专办,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尽全力满足车主诉求,争取让车主满意。
不过,一次单独的事故解决了,自动驾驶未来还会不断涌现出类似问题。传统汽车,刹车故障容易查找,刹车泵、管坏了,总是容易找到的,有成熟的机制与机构。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属于前沿领域。这就使得自动驾驶系统导致事故后,故障难以复现,更难以解释。打个比方,阿尔法狗下一盘棋,只需要3个小时,但理解它为什么这么下,把内部运行的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一一拆开,可能需要三十年。比如此次事故,就难以有机构能检测自动驾驶的过程。
过错不能确定,就会造成各方扯皮。车主会觉得,我都没驾驶,为什么要我负责?保险公司觉得,既然不是人开的,就该自动驾驶厂家负责。但自动驾驶厂家,有数据优势,外界无法解读,容易推卸。这个扯皮的问题必须解决,自动驾驶厂家理应负责,不能说“创新”的利益归自己,风险推卸给别人,权责总应该对等。就本次事件而言,特斯拉难道不应该交出相关(未经篡改的)原始数据,还原事故真相吗?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远举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