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元宇宙概念大火,这家公司要做“3D影像的照相机”

 

记者 | 张梓桐

编辑 |

2017年,苹果人脸识别功能第一次将3D视觉识别技术带入大众的视野之中,此后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跟进,推出搭载人脸识别功能的手机。一时间,行业普遍认为,消费电子领域成为3D视觉技术落地的最佳场景之一。

但在螳螂慧视CEO陈凌看来,消费电子固然是一个可以使得3D视觉技术实现快速变现的场景,但其想象空间远远不止于一个小小的人脸识别。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和AR、VR两大市场才是未来3D视觉识别技术落地的主要场景所在。

螳螂慧视成立于2018年,主要业务为3D视觉技术的底层研发及应用拓展。公司团队分别来自SAP、欧菲科技、IBM、英特尔等高科技企业,拥有较为丰富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经验。

在人工智能领域,陈凌称,相比于平面的2D成像,3D成像可以呈现更加清晰的数据,例如所观测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它会成为人工智能的核心传感器,告诉你各行业数字化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陈凌说。

而对AR、VR应用以及近日大火的“元宇宙”概念来说,3D影像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元素。陈凌称,元宇宙概念细分来看涉及软件、硬件以及显卡等要素,而螳螂慧视瞄准的是元宇宙的“内容”部分。他表示,目前元宇宙的很多内容都是由3D建模师构建出来的虚拟内容,相对来说缺乏对真实影像的采集,而螳螂慧视的产品就是要成为元宇宙内容的采集设备,即“3D影像的照相机”。

陈凌表示,文娱产业是上述产品的主要落地场景之一,而近期螳螂慧视也发布了基于该技术的新产品3D全息容积视频影棚—“Ring Studio”。该产品不仅可以录制全息的三维视频,并且可以做到高质量的全息直播,据陈凌透露,这一产品可以将直播的延时控制在200毫秒以内。

此外,5G的普及使得各大运营商加速了全息通讯技术的建设,而这也为螳螂慧视找到了又一落地场景。

谈到3D视觉技术未来的商业化前景,陈凌表示,长期以来计算设备经历了从服务器到PC端,再到手机的进化历程,而在未来,可以使真实世界与数据世界进行有机叠加的AR、VR眼镜会是新的计算终端。

“现阶段只是3D视觉技术普及的一个起点,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无论是偏消费端的手机应用,还是专业级的行业应用,都需要逐步地去实现。”陈凌说。

同时陈凌也坦言,目前技术落地依然受限于生态的发展,例如显卡的处理速度就会大大制约3D影响的呈现效果。因此他表示,无论是从底层平台的构建完善,还是到第三方应用的开发设计和落地,以及整个生态圈的建立与完善,都在经历2D到3D视觉的转型阶段。

“大家的共识是,从一个中长期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3D结构光技术的应用普及将是必然的。”陈凌说。

近日,螳螂慧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螳螂慧视”)也完成了1.38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商汤国香资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领投,文兴盛世与普陀科投跟投,原股东Mantis Vision参与本轮投资。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