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陶瓷3厂,破旧的厂房还能看到三线建设的痕迹
枣庄的陶瓷追溯至前秦时期的鲁国,若不是东周末代皇帝周顺王姬杰被战国七雄架空,枣庄的陶瓷皆有可能成为皇室的特供品。由于历史的遥远和战乱等原因,枣庄一带的窑业痕迹极少,不过隋唐至清代也有窑业痕迹11处之多。枣庄陶瓷业最为繁盛的是清末及民国年间,清末枣庄陶瓷业主为讨好晋商,请晋商七大姑八大姨的远房亲戚来就任把总,还从全国各地手艺好的匠人来制作陶瓷,慈禧太后掌权时期,枣庄还为宫中制作一口龙便缸(现代化说的是马桶)而享誉天下。
枣庄古时称峄州,明清民国时期设峄县,全国解放后由于一场战役在枣庄进行而享誉全国,峄县也更名为枣庄市,1961年枣庄从县级市晋升地级市,这场战役还真能让枣庄改变历史。不过让枣庄改变历史的仍旧是陶瓷业,至民国时期,枣庄的齐村就有樊、范、陈、杨、王、崔黄、张、李、邵、冯、瞿等12家窑场。
枣庄地区的陶瓷业为何如此受欢迎,主要还是原材料占有优势,境内的瓷土、耐火粘土、石英、钟乳石、长石、焦宝石等原料质量和储存量占有一定的优势,再加上民间掌握的制陶技术和从事制陶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质量和产量上在北方市场占有率相当的高。南方如果没有景德镇,恐怕枣庄的陶瓷都会把南方市场给全部占据。
解放后枣庄境内的窑场多达20家,主要生产的是缸、盆、碗等,1955年峄县境内的20多家合作组建山东峄县邹坞区齐村远大陶瓷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实行公私联营,远大陶瓷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县属国营工厂,并更名峄县齐村陶瓷厂。
1960年峄县更名枣庄市,峄县齐村陶瓷厂也更名为枣庄齐村陶瓷厂,分有三个生产合作社和一个厂。分别是齐村第一陶瓷生产合作社、齐村第二陶瓷生产合作社、齐村第三陶瓷生产和齐村白瓷合作工厂。60年代的齐村陶瓷厂职工有300多人,年产日用陶瓷近100万件,60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瓷器大部分都在省内销售,当然有些单品质量好还寄往北京。
1964年三个合作社合并,取名枣庄齐村陶瓷生产合作社,白瓷厂更名为齐村红旗陶瓷厂。枣庄齐村陶瓷生产合作社当时职工有180多人,主要产品有大号缸、套五缸、小套四缸、套五盆、套四滑沿盆、大小油缸、黑碗和蒜臼等。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齐村陶瓷生产合作社的夜壶最好用,封盖很紧密,放在屋里都没有闻到味道,北京小胡同的住户都喜欢引进齐村生产的夜壶。
70年为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枣庄市财政部门花巨资建设机械化生产大缸的陶瓷厂,并取名枣庄市陶瓷厂。1972年枣庄市陶瓷厂更名枣庄市陶瓷一厂,齐村陶瓷生产合作社更名为枣庄市陶瓷三厂,另扩建齐村区陶瓷厂的基础上建设陶瓷二厂,1976年在西圩子村新建枣庄市陶瓷四厂,枣庄四大国营陶瓷厂就此形成。
本文所书写的是陶瓷三厂,陶瓷三厂的前身是枣庄市齐村陶瓷生产合作社,其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在枣庄国营陶瓷厂中却排在第三感觉有点冤。不过以当时实际情况却又觉得合理,陶瓷一厂和陶瓷二厂是新建设的大厂,从事的职工人数、资金投入、管理水平、技术革新和生产能力上都优越于陶瓷三厂,所以只能委屈排在第三。
食堂
陶瓷三厂当时在职职工240人,年生产陶器22万件,整个计划经济时代,以这样的生产力在国有工厂里面吃得绝对香。80年代改革开放兴起,居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跟着提高,传统的日用陶瓷逐步被新工业日用品所替代,市场需求量下降使得三厂进入停产状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工厂停产就意味着效益低下,职工收入减少,工厂运作更加的困难。
1985年陶瓷三厂转产外墙砖,此时正值城镇向外扩张,乡村大搞建设,外墙砖成为当时的抢手货,也为濒临倒闭的三厂迎来新的商机。然而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其它厂看到外墙砖需求量这么大也跟风生产,陶瓷三厂是老牌国营厂,技术和管理上都无法跟新兴工厂相比,最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败下阵来,本世纪初宣布破产。随着二厂、四厂的衰弱,一厂的萎靡不振,支撑枣庄市主要工业基础的陶瓷业风光不在,有人说临沂陶瓷业的兴起让枣庄陶瓷业受到巨大冲击,感觉这是很片面。
一个行业的兴起取决于时代的需要,枣庄市陶瓷业进入冷冻期不如说是不能与时俱进而衰弱。陶瓷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工业,亦是工业文化的精髓,但陶瓷业的好坏来源于材料和工艺。民间作坊风生水起,进入产业化后却就没有陶瓷文化的核心,规模化生产与手工生产在外观、窑制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距,陶瓷业回归手工作坊时代或许会更好些。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