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的蒸锅长这样…
“蒸锅”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了,人们用它来蒸面包等各式面点。那其实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有“蒸锅”了,不过它的名字叫做“甗”。今天我们来了解几千年前的蒸锅。
甗(汉语拼音:yǎn,音“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 lì ]足部中空, 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 zèng ](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以后我们会再详细讲鬲和甑)
青铜甗的实物图
甗的线图
从“甗”的线图我们可以看到,其下半部分是中空的,用来装水,上半部分就相当于现在的蒸笼,中间中空,使得下面加热水产生的水汽能够进入上半部分,蒸熟食物。
甗的俯视图,可以看到中空的箅子
现代的蒸笼
不仅如此,到了后期还出现了连体的甗,就是一个鬲,加上几个甑。使用时在鬲中放水,鬲下点火,这样的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为后代一灶数眼炊具的制造打下了基础。如今家家户户使用的燃气灶也只有两个火眼儿,相比之下,古人工匠的构想真够得上科学和实用的标准了。
商代的三联甗
这个类似于现代的蒸锅的甗在五六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是不是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的乐趣呢!关注我,带你走进古人的吃喝住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2220.html
上一篇:喝葡萄酒,你选对开瓶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