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静安又现湿垃圾破袋神器,这次发明者竟是……

 

2016年,上海民间折扇艺人朱镇虞在陕西北路454号开了一间折扇艺术馆。在这间面积不大的展馆里,放有他亲手制作的100余件折扇作品。3年后的今天,朱镇虞又多了一个“身份”,凭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聪明才智,他成为了一个发明创造家。

民间艺人转型成功,发明破袋“神器”

朱镇虞拿着一张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给周到君看到,他最新申请的专利是一个名叫“F型夹湿垃圾桶可拆装破袋器”的装置。乍一看这名字,大家可能摸不着头脑。

■破袋神器近照

朱镇虞解释说,7月1日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后,垃圾分类成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首当其冲的就是干湿分离,扔湿垃圾的正确步骤,是先将袋中的湿垃圾倒入湿垃圾桶里,再将垃圾袋丢入干垃圾桶。

居民在为湿垃圾除袋时,多少会遇到弄脏双手的情况。这时候,破袋神器就成了大家所盼望的东西。实际上,自从《条例》施行后,已经有居民在这方面动脑筋了,想了各种方法只为方便破袋。

在朱镇虞的工作台上,放着两件成型的“破袋神器”。他拿起其中一件讲到,该装置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固定支架,用以固定在垃圾桶的桶口边缘,另一个是破袋刀口,两块三角形的锯齿刀口平行向外。居民在扔垃圾时,只需将垃圾袋在刀口上划动两下,就能让袋中的湿垃圾凭借自身重力,破口倒入桶里。另外,在装置上还有一块挡板设计,十分贴心。挡板可以起到隔离保护作用,让居民免受破袋时残渣飞溅的困扰。三角形刀口的设计也是为了让居民在破袋时有吃力点,以最快时间破袋完成扔垃圾的整个过程。

■破袋神器装在垃圾桶上

朱镇虞说,有了这个装置后,居民扔湿垃圾更方便了,而且还可以节约用水,免去了洗手的麻烦。现在装置的专利申请正在审批中,通过后他将联系大学生创客,把装置早点在居民区推广。在朱镇虞看来,所有的发明创造都要从解决问题出发,不然就脱离了实际,没有实用价值,也没有了市场。

■朱镇虞手拿折扇站在折扇艺术馆前

老本行依旧在行,积极宣扬折扇文化

在朱镇虞的折扇艺术馆,除了供参观的橱窗展示区外,旁边一间小屋子就是他制作折扇的地方,一张台板和墙上挂着的工具,就是工作室的全部。馆内收藏的所有折扇,从选材到最后成型都是由纯手工打磨,短则两三天,长则十天半个月,每把扇子都倾注了朱镇虞对折扇文化的热忱。

■朱镇虞的工作台

玻璃橱窗里放的两把折扇十分吸引人,扇面上的图案是“一带一路”和“建国70周年”主题。在“一带一路”折扇上,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的路线画得清清楚楚,18根扇骨采用了18个国家出产的木头。

■“建国70周年”折扇

在“建国70周年”折扇上,画有上海的地标建筑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两只国宝大熊猫手拿四叶草,寓意吉祥如意。扇面四周的航空母舰、复兴号、C919和嫦娥四号探测器,展现了我国工业制造和科学技术的风采。

扇子的扇骨同样采用了不同种类的木头制成,木头品种都是参加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参展国家。海南黄花梨代表中国,蛇纹木代表南美洲国家,檀香木代表印尼,鸡翅木代表缅甸等。

在展示区,有一个橱窗里摆放的都是“镇馆之宝”。老红木狗头扇、微凹黄檀猴头扇、红豆杉木仕女扇,每把扇子的木质纹路上都能看出对应的图案。朱镇虞介绍说,这都是他做折扇前在开料时发现的,可遇不可求,非常罕见。

■中间三把折扇从左到右分别是老红木狗头扇、微凹黄檀猴头扇、红豆杉木仕女扇

3年来,全市各区的企业、学校、医院曾多次邀请他讲课,讲解中国的折扇文化。现在他每月还会去一次提篮桥监狱,给30多个犯人上折扇手工课,让他们重返社会时能有一门手艺。

朱镇虞的折扇艺术馆,除了节假日外,每周一至周六都开放。如果没有外出讲课,他就来折扇艺术馆做扇子,研究他的发明专利。他愿意为推动中国折扇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玻璃橱窗里展示了不同材质制成的折扇

朱镇虞折扇艺术馆地址:

陕西北路454号

周边交通:

公交206路,23路,24路,15路,21路,927路

开放时间:

每周一至周六10点至16点(节假日除外),每周六13:00至15:00,向市民提供公益免费修扇

特朗普证实美国正在升级核武器!详细现场视频,尽在“中国网”抖音(787874450)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