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非遗漏网之鱼?“客家花带”带你走进神秘的客家女人世界

 

上次跟大家介绍了“沙田田心村太平清醮”,今次让笔者给大家介绍另一个“非遗漏网之鱼”——客家花带。它是香港客家服饰中,最小巧、最具象征性,又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特色的配饰。从前,客家妇女都爱在凉帽和围裙(围身)上,加配花带,为平凡的生活点染颜色。这次,笔者带领一班学生,走访了硕果仅存的三位花带编者,纪录她们的编织故事。

访问照片,前排左起杨九、蓝炳娇、蔡清妹

历经晋代衣冠南渡、唐末黄巢之乱、赵宋南迁,原居于中原的客家族群落户今日闽西、赣南一带。后来,在康熙年间,因为朝廷的鼓励,不少客籍人士又从赣南、东江流域一带移居香港。由于客家族群人口众多,所以纵然在颠沛流离中,仍能很大程度地保留自身文化,一方面却被原居族群完全同化,另一方面也对原居族群的文化产生影响。花带,就是客家人从北方带到香港的一种传统文化。

花带,点染生活的色彩

客家服饰十分简朴,衣料多为棉或麻,颜色则以蓝、黑、红、白灰为主,以素面最多,因其易洗耐脏。可是,女子自来“悦己者容”,总是想着法子变出花样来。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客家妇女便在这些蓝黑灰的衣服上,加上了色彩鲜艳的带子。这些带子,原本只是一条条单色的丝线,然而在客家妇女手上,却能凑成图案丰富的带子。

屈指可数的传人

已故客家民俗专家徐月清女士,一生都在保育客家文化。晚年,清姨跟进她家的表姐蔡清妹学习织带编制技艺。据蔡清妹说,“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一教就识,还可以随意织出不同图案”。笔者记得,清姨曾说因为她华南工学院(今日华南理工大学)建工系毕业生,所以把测量学的原理应用在花带的编制上。

学会了花带的编制技艺,清姨马上想办法把它传承下去。她开办了多个“花带班”,收了不少学生,然而其中只有林伟恩一个能坚持传承下去。

难找的器具,更难找的传人

在访问林伟恩之前,笔者只从另一客家文化传承者陈家杰口中知道他叫“阿恩”,由于没有特别问及性别,所以一直顺理成章地以为他是“她”。毕竟,这门手艺是客家大娘们“独步丹方”,所以笔者压根儿也没想到是男生。

访问照片,左上为林伟恩

访问照片,中为林伟恩,十分年轻

“客家人叫它做‘带拜’(注:拟音),是一把匕首形的的梳子(注:疑为‘梭子’),花带上的花纹就是在排好线后,依靠这个梳子把花纹挑出来的。”林伟恩十分熟练地为笔者和随行学生介绍织带的工具。除了“梳子”,另外一个主要器具就是“带干筒”。它是一个竹筒,主要作用是分开上下两层的丝缐,以便把两层的缐交织成一条完整的花带。

林伟恩说丝线比较容易找,在深水埗大南街一带就可以找到;最难找的,相信就是这两个器具。之前,清姨开班时,也只能用类似的现成器具代替。否则,只能靠自己手工,自家制造才行。笔者听到这一句,心里其实在想:“器具难找,但传人更难找”。合指一算,目前“客家花带编织技艺”的传承人,其实只有小沥源村的蔡清姨和她好友蓝炳娇,加上清姨徒弟林伟恩,也不过是三人。蔡、蓝两位大娘都老了,林伟恩也要到台湾继续学业,到底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何去何从?

作者简介:叶德平博士,现职大学高级讲师、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曾主办香港多个社区的历史文化研究计划。近著有《香港凤山寺与广泽尊王研究》、《西贡非遗传承计划:西贡麒麟舞》、《回缅岁月一甲子──坑口风物志》和《古树发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遗》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