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谁来承担失能风险?三成成年人愿“以房换护理”

 

“65岁是老年人面临失能风险的重要转折点,并且失能程度越严重,经历失能的时间越长。在大部分情况下,导致出现严重失能的不是疾病或意外等突发事件,而是随着年龄增长的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的退化。”7月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对23个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0岁至59岁成年人调查后认为,失能不仅是一个可预见的风险,而且随着社会医疗技术能力的进步,也是一个可管理、可控制甚至可逆转的健康问题。

25%的老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报告》显示,调查地区有4.8%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ADL)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总失能率为11.8%,也就是说,超过十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无法完全自理。与此同时,基本自理能力的衰弱也伴随着独立生活能力(IADL)的退化。两项数据叠加来看,ADL和IADL均重度依赖的老年人占比达25.4%,即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需要得到全方位的照料。

数据资料

然而,目前的照料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呢?《报告》显示,尽管有93%的中度失能老人正在接受一种以上的护理服务,高于89.5%的需要率,但在具体的服务项目方面存在较大的匹配偏差,协助服药、护理尿管等管道、按摩推拿等医疗护理服务以及做饭或送餐服务供给不足,协助进食供给过剩。这一问题在重度失能老人中更加明显。

在照料服务费用支出方面,由于主要的服务提供者是家属,大多数中度失能老人没有护理费用支出,仅32.1%的中度失能老人购买了第三方服务,费用中位数为每月2000元;这一数字在重度失能老人中上升到4532元。

相对于收入而言,费用支出给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而承担这一压力的,无论在哪一群体主要都是子女,基本医疗保险也发挥了一定的筹资作用,商业保险的作用微乎其微,在中度失能老人中为1.4%,在重度失能老人中仅为0.9%。

《报告》认为,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在护理保障方面面临较大的缺口。一方面,第三方护理服务的个人筹资比例较高,给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及其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过高的个人支出抑制了对专业服务的有效需求。因此,应加强基本保险或商业保险的作用,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来减轻个人负担,满足老年人对专业护理服务的需要。

“和其它同类型的问题一样,积极的预防和健康管理手段是降低失能风险、减少相关费用成本的重要途径。”保险业协会会长邢炜表示,保险业要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机制,做好经验数据、服务能力、产品供给、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基础建设,找准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定位,更好地服务于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年轻人对失能风险持乐观态度

如果说老年人的失能状态和护理服务需要确定了我国长期护理制度的起点,那么,成年人对护理服务及保障的需求则会影响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受调查的成年人中,绝大多数属于乐观群体(66%),预期75岁及以后需要护理,或未来不会有此需要;27%的受访成年人预期60岁至74岁之间需要护理;7%的受访成年人预期60岁以前需要护理。

对失能风险持乐观态度的往往是年轻人,或者是即将步入老年阶段的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有过婚姻家庭生活经历、有稳定的收入、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信心的人群都比较乐观。

总体来看,《报告》认为,绝大多数受访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自身未来的失能风险和长期护理需要。而主观预期和现实情况之间的认知偏差,以及成年人对护理服务、护理责任等方面的态度,显著地影响了他们对老年阶段护理安排的意愿,在护理规划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认知之间造成了明显的矛盾――超过一半(51.6%)的成年人认为,必须在年轻时就进行护理规划,但更多的人(60.2%)认为,规划的执行较为困难。

这一矛盾也体现在成年人群商业人身保险配置组合方面。《报告》调查了成年人商业人身保险购买率,整体来看,医疗险最高,购买率达到55%,和失能风险直接相关的长期护理保险最低,仅有8.2%。

数据资料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加强成年人的养老及护理保障准备?《报告》建议,构建从“知”到“行”的发展政策体系。

一方面,通过对护理服务、相关保险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的宣传,改变民众对自身养老和护理责任的认知,提升个人规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护理服务供给体系以及相关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提升护理服务配置、价格、质量等方面的信息透明度,加强市场监管,增加个人护理规划的可行性。同时,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加强民众进行护理规划的动力。

27%的成年人愿意“以房换护理”

通过对老年人数据的分析,目前专业护理服务的费用给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而对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护理保险在成年人的商业保险配置组合乃至养老金融规划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那么,为抵御未来的失能风险,成年人除了基本保险、商业保险、储蓄投资外,还有其它的筹资方法吗?作为我国家庭最重要财富之一的房产,也成为此次调查的重点对象。调查提出,如果有需要,是否愿意出售或抵押房产来支付护理服务费用?

对于“以房换护理”的态度,受访的成年人比老年人更愿意接受,回答“非常愿意”和“愿意”的人群占比之和为27.4%,老年人为19%。

虽然接受意愿和实际行动之间还有很大距离,但成年人对“以房换护理”的接受度仍然值得重视。与各类商业保险产品的购买率相比,其人群占比接近普通人寿保险,远远高于长期护理保险。如果能将这一潜在的意愿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那么,以住房资产为基础的各类金融产品包括保险产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作为一种养老保障工具,“以房换护理”所适应的人群特征非常明确。比如,它更适合风险态度保守、自我养老储备不足、对失能风险预期悲观、偏好社区护理模式的中低收入人群或非本地户口的外来人员,当地住房资产价格高也会激发盘活房产资源的动力。与之相反,“以房换护理”不适合有着复杂家庭结构或传统养老观念的成年人。

《报告》建议,要发展“以房换护理”或其它以房产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应加强发展政策的指向性,以特定人群为突破口,了解他们的需求特征,寻找影响其参与意愿及行动的主要因素,制定和推动有针对性的政策,并以此为契机扩展其发展空间。

社科院人口所所长张车伟表示,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已有几十个城市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巨大挑战,高质量的长期照护体系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和商业保险在长期照护体系中的作用,需要共同探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