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观察|农民如何选择种子?中国农业大学等团队发起全国质量调查

 

“种业犹如其他行业,质量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市场的方式,让种子企业重视自己产品的质量、生产高质量种子,而那些生产劣质种子或者种子质量不好的企业被市场自然淘汰,让农民能够选择到好种子。”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子全程技术研究创新北京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华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在当天的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分论坛“玉米产业链发展论坛”上,王建华发布了《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下称“《报告》”)。其提到,“我国当前玉米种子质量四项指标基本满足国家种子质量标准,超过50%的种子达到单粒播质量要求。种子发芽率真实表现比包装标识高出30%。但活力表现差异较大,种子耐贮藏性表现不佳。同时种子包装标识不规范与包装方式造成的质量损失情况仍然存在。”

202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农业农村部1号文件也提出要推动实施种子质量认证。相关数据则表明,新增千亿斤粮食产量任务中,三大粮食作物占比90%,玉米在其中占比40%。而当前我国玉米单产与美国相比不到60%,是单产潜力提供空间最大的作物。

“种子作为农业科技的载体,种子质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那么只有在它高质量的情况下,才能够把我们农业高科技的作用发挥出来。根据我们的测算,种子田间出苗每提高1%,亩产量提升约18kg,全国玉米总产量可增加218亿斤。”王建华强调。

有生命的商品:全国玉米种子质量如何?

上述《报告》由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子全程技术创新北京中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师生联合崖州湾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结合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新标准开展。

在2022年的3至5月,团队在全国23个省区市,共收集玉米种子样品2232份,覆盖到国审品种552个,省审品种1047个。其中黑龙江、河北、吉林、河南、云南等5个省为本次调查中样品数量最多的省份,也代表了中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南山地玉米区。

摘自《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

从种子企业看,覆盖的种子企业共713家,其中17家企业抽样品种超过15个。2021年推广面积最大的10大品种(郑单958、裕丰303、中科玉505、京科968、登海605、先玉335、天农九、联创808、伟科702、东单1331)抽样数量共计52份。

这些收集的种子样品均被邮寄至海南省三亚市,全程保存在10°C低温库中,在崖州湾种子检验检测实验室进行信息登记与检测。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前玉米种子质量四项基本指标基本满足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四项基本指标即指发芽率、水分、纯度和净度。

《报告》显示,从种子发芽率标识情况看,98.1%的样品发芽率超过85%,其中44.74%的样品标识为发芽率93%-95%之间,3.08%的样品标识发芽率超过95%。从调查结果看,我国玉米种子发芽率总体较好,尤其是发芽率达到单粒播标准的比例超过标识比例26%,甚至发芽率超过95%的比例接近2/3。

《报告》认为,我国种子产业在种子工程建设下,企业生产种子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由于种子企业对质量全程控制科技掌握不够,对种子的实际质量情况了解不够,或为避免市场监管风险,给产品质量留有余地,主动降低了发芽率标识。但是这样做既浪费了种子,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标识不准确,低标可能带来的种植密度过大,隐藏倒伏,病害易发等灾害。

从纯度情况看,2232份有效记录样品中,种子纯度标识达到96%的样品2101份,占比94.1%,其中纯度标识97%及以上样品985份,占比44.1%。纯度标识低于96%的样品11份,占比0.5%;另有120份样品未标识纯度信息或者无法识别,占比5.4%。种子净度标识达到99%的样品2064份,占比92.4%,另外有120份样品未标识或无法识别种子净度信息,占比5.3%。种子水分从标识看也比较乐观。

值得关注的是,团队在调查中还发现,标识单粒播种的种子样品是48.82%,但是有68%的样品采用按粒数包装,接近20%的样品包装是不符合新国标要求,且按照粒数包装的样品平均包装误差超过100粒。此外,调查还分析了开孔与不开孔的种子包装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差异,调查显示:61%采用开孔包装,开孔包装的种子含水量显著高于不开孔包装。实际检测发现种子含水量低于13%的样品保持了较高的发芽率和活力,含水量高于15%后,发芽率和活力平均下降5%-8%。

“实际上我们国家按照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规定,种子保证期不得超过12个月,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保证期超过12个月的种子质量反而更好。”王建华表示,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提高种子耐贮藏能力,那保证期也可以提高到24个月,这样也就进一步减少企业的再包装以及运输成本等。

摘自《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

实际上,玉米种子作为长寿命种子,在正确的保存条件下可贮藏3到5年活力不下降。王建华强调,和国际种子巨头相比,国内玉米种子质量体现出的差异中,和企业效益密切相关的即为种子贮藏能力。“我们整体的贮藏能力还是比较差的,这也是问题最大的,而这实际上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王建华还尤其指出国内玉米种子的加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包衣来看,玉米种子的包衣率是几大作物种子中最高的,而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玉米种子包衣脱落非常普遍和严重。

分析原因,《报告》指出,一方面是由于包衣剂质量以及包衣技术的问题,同时,种子包装袋开孔使得种子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种子过多的相互摩擦造成更多脱落。“目前,针对种子品种的特性和可能推广区域存在的病害进行针对性精确包衣研究,这一点大部分企业还都做不到。”王建华强调。

农民如何选出好的种子?“未来给企业排排名”

值得一提的是,从检测结果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在种子质量把控上更严格,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与中小企业相比:平均种子发芽率94.1%,对比高出1.5个百分点;种子含水量13.6%,对比高出0.4个百分点;低温发芽率84.2%,对比高出2.7个百分点;老化发芽率50%,对比高出4.8%。

然而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我们调查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样品只有350多份,大概只占到1/4,那么剩下75%由生产质量不够好的种子企业占有,在这种情况下,玉米单产怎么提高?”王建华强调,即使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部分种子质量仍有提高空间。她进一步提到,“未来是否应该给种子企业的种子质量也像其他行业一样进行评级排名。”

在王建华看来,通过市场的手段,“助推种子行业集中度提高、让更优秀的企业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种子在市场占的份额更大”,这是这项调查的目标之一。“从企业角度来说,我们这样的种子质量普查也能让他们更加有针对性地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提高加工技术、包装贮藏技术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王建华还指出,提升种子质量水平,保障田间出苗能力是发挥品种全部单产潜力的必要条件,更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可以把种子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单粒播种子的发芽率从93%提高到95%,那田间出苗基本上就是95%以上了,增加粮食产量2%以上是没有问题的,这对政府来说也是一个可参考的技术支持。”

其同时提醒道,这样的调查在国内是第一次,存在挂一漏万的情况。“比如在这次的调查中,样品数量在不同区域或者种植大省之间匹配度还不够高,而且因为2022年疫情影响,部分样品寄送过程中滞留或者破损,影响了调查的精准度”

上述《报告》最后提出三点倡议。第一,组织并持续开展全国种子质量调查和评价,形成专业性强、科学性强、权威性强的评价体系,引导种子企业重视种子质量管理,并合力提升优质品种推广价值。

第二,当前与种子质量密切相关的种子活力遗传性状研究方面国家重视严重不够,品种选育基本不对活力性状做选择,种子质量评价标准也尚未完善,种子活力、种子健康、种子均匀度等与国际种子质量衡量标准之间还有差距,种子生产加工检验领域缺乏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助推,种子企业对生产环节的困难缺少技术理论支撑。因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重大研发计划中要重视品种转化为优质种子的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要通过项目聚集一批涉种科研单位技术研究人员,加强影响种子质量的遗传、环境、生产、加工、贮藏、包衣、包装以及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尽快支持制定质量评价新标准。

第三,加强种子科学领域技术服务。从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来看,种子企业在检验检测能力水平上存在明显不足,企业种子质量管理能力相对薄弱,需要开展多方面的质量控制能力培训和技术服务。鼓励建立种子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面社会组织,结合优势科研单位和技术需求企业建立服务联盟,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2023中国种子大会召开期间,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海南专项博士研究生袁志鹏创业企业海南众联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下称“海南众联”)与大北农北京丰度高科种业、北京顺鑫农科种业、江苏明天种业、河南技丰种业、新疆九圣禾种业、北京大京九农业、中地种业、哈尔滨市益农种业、内蒙古西蒙种业、真金种业等11家种企共同组建种子质量繁育与质控联盟,研究玉米种子质量提升急需解决的问题,围绕关键技术困难开展攻关。

种子企业是行业的主体,种业振兴一定伴随种子质量的提升,种子质量涉及诸多的生产要素,要在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理论的创新和支持。据悉,下一步,在科技城管理局的支持下,以南繁硅谷种业科技高地为实践阵地,联盟将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技术中心和崖州湾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技术、资源、平台优势,同有强烈质量提升需求的企业一起破解难题,为解决种子质量低、质量控制难等问题开展创新研究。

同时,《中国种子质量报告》将不断优化,借鉴新能源汽车等其他工业行业评价和评级体系,开展对种子质量的评级排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