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青岛家长注意!不少孩子玩上瘾了,但误食可导致肠穿孔,节后需谨慎!

 

你家孩子玩“萝卜刀”吗?

最近,

这种一甩“刀片”出来,

再一甩就回去了的彩色塑料玩具刀,

风靡于中小学生之间。

在多家购物网站上,很多款“萝卜刀”单月销量已经卖到10万+,少的也有几万件,并且款式多种多样,“夜光萝卜刀”、“金属萝卜刀”、“长款萝卜刀”还有“巨型萝卜刀”等。

有媒体报道,虽然“萝卜刀”是塑料材质的,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教育专家也提醒,“萝卜刀”应在家长的监护下玩耍,不应让孩子将此类玩具带进学校。

尽管如此,但半岛全媒体记者在实际走访中发现,“萝卜刀”仍在一部分学校周边的文具店里售卖,而除了“萝卜刀”,其他同样存在潜在危险的玩具也出现在货架上,其中有的早就被披露过其危险性。

“假水”或含硼量超标

9月27日中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市南区的南京路小学,随机走进一家文具店,琳琅满目的商品覆盖了整个空间。被摆放在玩具区较为明显的位置,记者发现了一整盒待出售的“萝卜刀”,售价在5元左右。

而在“萝卜刀”旁边,一款名为“假水”的玩具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外观上看,“假水”呈现透明的液体状,就像水一样,小小一瓶被装在酷似饮料瓶的塑料瓶里。产品外包装上标有“本产品符合欧盟标准”、“含硼量(千分之三)”以及“安全环保”等字样。

好奇“假水”的玩法,记者询问了一位学生,他告诉记者,“这个‘假水’是‘解压神器’,可以捏来捏去,很好玩。”对于其安全性,对方表示,“挺安全的,班上有同学很喜欢玩这个。”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位家长,这位家长说,自家的孩子以前也玩过类似的玩具,但不清楚玩具是否安全,“只要不吃进嘴里就行。”

然而,仅仅不入口就代表安全了吗?

记者在网络上了解到,“假水”曾被公开报道过其危害,与“假水”类似的水晶泥、起泡胶等软泥玩具,都曾经被检出了有毒有害的化学元素硼超标。

2021年,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测试工程师检测了9款14批次的“假水”玩具,竟然全部含有超过欧盟玩具安全限值的硼元素,最多的超标了6倍多。并且,超标最多的这款产品,其标签标明只有纯净水、发泡粉、淀粉、黏合剂等6种成分,完全给人以安全环保的印象。

“之所以添加硼砂,是因为硼砂能够改变水样物质的流动性,让假水更具弹性、延展性更强,实现手感更佳的效果。”测试工程师还表示,中小学生或儿童在玩耍假水的过程中,通过破损的皮肤以及口部不慎直接或间接接触,都会使过量的硼砂进入人体,久而久之会不断累积,埋下健康隐患。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11月发布《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建议液体或黏性玩具材料中,硼的迁移量要少于300毫克每千克。但是这个指南并不具备强制性。相关人士呼吁,对健康安全带来威胁的硼砂物质,应尽快在玩具安全标准中增加限制内容,通过标准规范和行政管理改变目前此类玩具过量添加危险物质的现状,刻不容缓。

“磁力珠”易被儿童误食

同样在这家店里,一款“精品巴克球”也引起记者的好奇。“巴克球”有大有小,颜色各异,店主表示,这款玩具是靠珠子之间的磁力相互吸引,从而可以变换出不同的形状。

据了解,“巴克球”又称磁力珠,外观圆润,五颜六色,是一款在国外流行并进入国内的成人解压磁性球,借助金属球的磁场特性,可以组合出数亿种几何图案千变万化,有极高的娱乐性、创造性。

但同时,磁力珠也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隐患。

在搜索引擎键入“磁力珠”,“深夜呕吐,泉州两岁娃肚里取出19颗珠子”、“7岁男孩误吞9颗磁力珠,导致肠管穿孔”......因误食多颗磁力珠或危及生命的案例不胜枚举,造成的伤害也触目惊心。当孩子不小心误食磁力珠后,磁力珠对胃肠道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胃肠道黏膜有很多皱襞,磁力珠在胃肠道翻滚的过程中容易夹着肠壁相互吸引在一起,引起肠梗阻;强大的吸力在2-3天后可引起挤压的肠壁发生坏死,进而引起肠穿孔。

因此,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要充分评估玩具的潜在危险,尤其是在玩类似“假水”、“巴克球”之类的玩具时,家长要做好看护,比如事先严格查看玩具是否有安全合格的检测信息,经常查看磁力珠数量是否减少等。一旦孩子出现异常反应,一定要尽快就医。

(半岛全媒体记者 田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