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金秋时节 橙黄橘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地处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过渡带的陕西渭南市富平县,是闻名的柿子优生区。该县曹村镇按照“政府+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柿子产业。图为曹村镇曹村村民在庭院里将削过皮的杮子上架晾晒。 新华社记者 陶 明摄 图②:新疆库车市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抓好塔河两岸天然胡杨林、灌木林保护和修复工作,重点抓好胡杨林区生态屏障体系建设,筑起绿洲生态屏障。图为金秋时节,游客在塔里木乡胡杨林游览、摄影。 袁欢欢摄(人民视觉) 图③:金秋时节,河南开封市区菊花盛放。 开封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表数据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公历每年10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日。“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古人将“露”作为天气转冷变凉的标志。

气冷疑秋晚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可见寒露前后冷暖多变的特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介绍:“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洗清秋”,此时最标志性的景色便是“碧云天,黄叶地”,空气中弥漫着清冽而明净的味道。

鸿雁来宾日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鸿雁,即指大雁。意思是,大雁在白露时节就开始南飞,到了寒露时,还有雁群在南飞的路上。而先至者是“先到为主”,后来者即为“宾朋”。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大水”即为大海,蛤即为蚌贝之类。这个时节,在河湖之滨觅食的雀鸟忽然变少了,散落在河滩上的是颜色斑纹与其相近的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耐寒的菊花在这个时候竞相开放了,花盏怒张,花瓣纷披。

佳节又重阳

寒露前后逢“重阳”。重阳自古就有登高的习俗,秋日凉爽的气候也十分适合户外运动,在大自然间聆听大地的物语、季节的歌唱。

除了登高,重阳节还有吃花糕的习俗。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金钱花糕”等,其中“细花糕”有三层、两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等。

一个节气就是一个时光节点,清寒点点的寒露时节,引我们走进了秋天更深处,而世间的万物也正在用成熟与果实回应着光阴的眷顾、大地的滋养。

一叶知秋至,霜降感秋寒。公历每年10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10度的时候,即为霜降日。“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可见莹莹冰晶。此时冷空气更加强势,温度迅速下降,预示着冬天即将来到。

空天万里霜

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也有把“早霜”叫做“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正盛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初霜可能要到隆冬时节;而在塞北的大兴安岭地区,8月底便可见霜。

红柿压疏篱

“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霜降期间,很多地方都有吃柿子的习俗。有些地方认为,霜降吃柿子可以御寒保暖,过冬时不容易感冒;有些地方则认为霜降这天吃柿子是为了预防冬日嘴唇开裂。实际上,柿子一般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洁白的霜更是为丰收的果实增加幸福的甘甜。

所谓“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这一天,闽南等地会食鸭贴秋膘,广西一些地方则要吃牛肉,有些地方还有“煲羊肉”“迎霜兔肉”等食俗,都是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冬季里身体强健。

秋叶一时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霜色愈浓,反倒是秋季最多彩的时期。此时,枫树、黄栌、银杏的叶子在秋霜的映衬下变得火红金黄,如云霞般灿烂。“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草木的斑斓颜色,让秋的清寒中多了一分热烈,登秋山、观秋叶、赏秋菊、饮菊花酒,也自然成为乐事与习俗。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牵引着时光走过金秋时节。收获与圆满是秋之物语,亦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05日 06 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