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君却因一头假发而死,古代最著名的关于假发的故事
大家都想拥有一头浓密的长发,尤其是女性,古人也是以乌黑浓密的长发为美的。

《左传·哀公十七年》中有个片段:“初,公(卫庄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髡(kun,剃)之,以为吕姜髢(di,假发)。

《诗经·国风·鄘风·君子偕老》中又云:“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意思是,鲜艳夺目啊光华映脸颊,礼服上彩绘锦雉耀人眼。她秀发如云浓黑又稠密,根本用不着假发来装点。这首诗歌全文都是用来讽刺卫宣公夫人宣姜之外在美而德行实丑之态的。

而剃掉己氏头发的卫庄公,落难的时候就被己氏杀死了。可见被剃掉头发的己氏是很恨卫庄公的。
你看卫庄公、吕姜夫妇,因为一头假发,一个落难时被杀,一个被人诟病千年!
不说其他,至少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假发。
大家知道,清朝之前,不管男女都是要留全发的。古人对头发的重视,不只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更多的是,在古代头发必须整齐的梳起来,否则就是无“礼”。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路是一个很勇猛的人,在卫国内乱的时候,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就停下来整理自己的冠,于是就被人砍死了。

放在我们现在大家都很难理解这种做法,我们肯定不会冒着枪林弹雨去管自己的帽子或者头饰,但是在古代,子路却因此被人称赞。你看,固定头发的冠都那么重要,更何况头发本身呢?

那再古代什么样的人才不留头发呢?古代有种刑罚叫“髡”就是把头发剃了,古时候的奴隶多是受过刑罚的人,其中就有被剃了头发的人。所以现在可以理解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头发了吧。
现在犯人入狱也要剃头发,难道是受古时候传统的影响?

大家经常看电视也应该知道,古人很重视自己的头发,《还珠格格》里面皇后要被皇上治罪,就以剪头发,来博取大家的同情,可见古人说断发如断头的话并不夸张。

所以清朝满清入关的时候,让汉人剃发为何遇到了极大的反抗,很多人宁可被砍头也不肯剃掉一部分头发,就可以理解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