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边走边吃:在加拿大用餐的流水账

 




在加拿大吃西餐,吃得俺中国人最没有意见的是早餐,也许这是有铺垫的,改革开放有多少年,国人早餐西风日渐就有多少年,尽管稀粥咸菜豆浆油条依然看好,但什么牛奶面包、什么咖啡蛋糕、什么麦片麦乳精……,从来都渗透不断,所以在当代中国人的一日三餐里,唯早餐基本形成了中西兼顾的态势。

在加拿大的日子里,最美的早餐莫过于爱德微尔旅馆的西式家庭早餐,美得让人起床时就有一种愉快的期待!首先是就餐的环境,雪白的桌巾,古朴的木地板,银色的餐具,大靠背软倚,壁挂的典雅的油画,不,整个环境似乎就是这幅油画的延伸。服务生有点像空姐不厌其烦,但更加地轻言细语,耐心询问每位客人需要的饮料:番茄汁、鲜橙汁、冷牛奶、热红茶等等,而咖啡和面包是另送的,盛咖啡的白瓷杯和摆放面包的垫着白手帕的小竹篮都显得娇巧而典雅。

随即是一份简印的菜单,细一看竟有好些措词不知所云,大概是人家的“土笋冻”或“蚂蚁上树”什么的,于是我不管好吃歹吃,就毅然决然点了一个叫“维多利亚”的组合,反正至少也可以吃出它一个“庐山真面目”来。喝着咖啡,吃着面包,当然是非常小口地,等了十来分钟,现点现制在我们国内可是家常便饭,在人家那里可是非常难得且称得上是顶级的服务。我的“维多利亚”终于出炉登场了:两个煎了八分的蛋包、三片烤得有点曲卷的熏肉、一小撮烂熟的土豆泥、一片切得如新月的甜瓜片、一片扁薄生脆的哈密瓜、一小捆菜蔬(这个“一小捆”用得精确,一捆的规模就手拇子大小,有细瘦的豆荚、微型的胡萝卜和菜杆等,然后用“葱草”捆起来,像幼儿园的“办酒酒”),大概还有一片火腿肠什么的,记得不是太清楚,云集一个大瓷盘。我茫然地面对如此组合。与我同桌共餐一位加拿大退休的女教授热情介绍说这里的BACON(熏肉)是加拿大最好的,我不失时机请教她这熏肉与“维多利亚”有什么关系,她笑而不答,不知她是否也同样不清楚这菜名的奥秘,还是意味着“让我们共同品味与遐想”?

我要了一张菜单回客房细细研究,才发现几套组合大同小异,如同扑克牌。西餐的内容压根没有中餐丰盛的,但其注重营养的配搭,注重菜色的多样性,注重卫生,还有特别是注重用餐的环境。比如在旅馆用午餐,是小型的自助餐,甜食居多,什么汽水与甜饼一大堆,很多同仁都流露出无可奈何的苦笑。但大家取食后被安排到旅馆后面的小庭院享用,环境极为的自然和舒畅:绿树、阳光、清风、鸟鸣,大家圆木桌折叠椅,边谈边吃,那愉快的感觉让人至今回味……

在加拿大逗留的日子里,我们也吃了三次中餐,可以说是一有机会就立马改弦更张,毫不犹豫地搁置西餐:一次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大赌场一楼中餐厅用自助餐,无论是老板还是服务生也都是华人,门口还贴有港台歌星即将前来捧场的海报。那自助的中菜菜式地道,与厦门福联大饭店30多元的自助餐大致相同。吃完后门口有提供表示祝福的“甜角”(很闽南风格的那种三角炸)和红纸包的糖果,任人取食。

另一次在多伦多闹市区的一个大型的地下快餐厅,规模很大,几乎可以供近千人同时进餐。餐厅分成几个区,中餐、印度餐、西餐等等。那场面近似厦大的学生食堂,特别是免费供应的紫菜蛋汤更是一模一样,只是场地的高度令人有点压抑。我身边各种肤色的食客应有尽有,呵呵,留学生食堂!餐厅各个服务区的生意都极为红火,大家取盘排队,井然有序,然后找个座位埋头一吃,就匆匆离去,我在这里也意外地体会到多伦多人在都市打拼的节奏。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难忘的是在多伦多的最后一晚,我们全体结伴漫步到唐人街吃龙虾,以庆祝这次出行的完美。老外对龙虾远没有我们中国人感兴趣,所以出国吃龙虾据说是最合算的安排,不过也听说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光临,那价格也如同水箱里张牙舞爪的龙虾,跃跃欲上。我接受各位推举,点了一头近三斤的龙虾,一条两斤的石斑鱼,并目送着活蹦乱跳的二位进入厨房。席间同仁们边吃边聊,十分惬意,服务的小妹是来自福建的长乐,一口福州腔浓烈的普通话更是让装扮着龙飞凤舞的酒家完全没有任何域外的洋味了!

当代中国人对中餐,食不厌精依然大行其道,但“营养、卫生、便捷”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

对西餐,国人正在经历一个“认识、尝试、包容、欣赏”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学会接纳,你的中国胃一定会更幸福。


2008/5/29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