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循环水养殖之增氧设备-低压增氧器

 

目录

1、增氧效率


低压增氧器(LHO)以高流速低工作压力而逐渐被广泛应用,最开始于1989年被发明,目前低压增氧器形式多样,但其核心原理基本相似。水流经过上方多孔板, 以滴流形式进入吸收腔。吸收腔被分割成了数个相互串联的小腔体, 提供了用以进行气液混合的接触空间。整个装置被半埋于水下,使吸收腔密闭,水流从各个吸收腔底部流出。纯氧从侧面注入, 并从最后一个吸收腔通过尾气管排出吸收腔。

1、增氧效率

低压增氧器增氧效率主要受布水层厚度(Y1)、布水孔径(Y2)、浸没水深度(Y3)和混合腔高度(Y4)等影响。

(1)布水孔径与混合腔高度

布水孔径能够显著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如下图),孔径越小气体交换效率越高,同时小布水孔径能够减小水流冲击储水池而减少气体逸出。但孔径越小就越容易阻塞,总之,在不阻塞的情况下,孔径越小越好。一般而言孔径控制为15mm比较理想。由图可见,气体交换效率与混合腔高度呈正比

(2)混合腔数量

混合腔数量与气体交换效率呈正比,数量越多气体交换效率越高,在数量为5-7的时候,气体交换效率提升变缓,因此多数低压增氧器(LHO)混合腔数量为7。

(3)气液混合比例

研究显示气液比例控制在1.4%,气体交换效率和溶氧浓度达到最优,此时气体交换效率达到70%,出水溶解氧达到18mg/L。

参考文献

1.Timmons, Michael B. (Michael Ben), Ebeling, James M.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J]. 2007.

2.vinci B,Steven Summerfelt.OXYGENATION.9th Annual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Short Course.

3.Davenport M T, Timmons M B, Vinci B J,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low head oxygenators[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2001, 24(4): 245-256.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