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上得厅堂的贝类奇珍

 

上篇说到贝类在厨房中的美食属性,而贝类于人,除了是一类食物,更是珍宝。无论是天然的贝壳,还是经过匠人之手的贝类作品,都在向人们讲述着,贝类与人的文化之旅。

从今天看,很多与“钱财”相关的字都以“贝”为部首,如“财、账、贸、货”等,这是因为,贝类曾在人类生活中充当的一个重要角色——货币。在先秦时期,货贝,也就是宝螺科的一些贝类曾是主要的交换媒介。它们与其他材质的仿制贝一起,被称为贝币。这些,就是中国最早的货币。

贝币

除了美丽的贝壳,提起贝类中的珍宝,一定不能少了晶莹圆润的珍珠。

珍珠以大而圆润、光洁无暇为上品,虽然其实很多贝类都会产生珍珠,但质量最好的大多来自珍珠贝。

黒碟珍珠蛤Pinctada margaritifer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珍珠的国家,如两广及海南地区出产的南珠因其质量上乘,自古就作为贡品供皇室使用。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历史中,无数精美的珍珠饰品,无不展现了上流社会的奢华。而在现代社会中,贝壳与珍珠不仅是美与艺术的象征,更蕴含了设计师关于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设计师:

NakanoKinuko Michelle 中野絹子米歇爾

(日本珠宝协会会员,牛津大学珠宝专业博士后)

设计师理念:

亲子关系的母贝与珍珠,是日本社会最受欢迎的素材。母子关系是所有人类的爱中最专注持久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在残酷的大自然灾难中无数弱小生命成了牺牲者。贝壳在大海里是沧海之一粟,在她的怀里养育的珍珠是世上最美的孩子。我们都惊叹孩子的美丽,往往敬佩母亲的伟大牺牲,没有人会去寻找母亲的美丽。

在我的作品里,打磨雕刻后的母贝,比珍珠更近光泽亮丽,形态动人,更有塑造性,有无穷的故事与魅力。并且所有的母贝只有在青春时期抛光最为亮丽,死了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无论怎样抛光,都只剩下粉末。大自然非常奇妙,解剖学只能解释死去的生命,而生命的美丽是存在于活着的活力里的。

与珍珠相似,砗磲也是贝类中的珍宝。在佛教中,珍珠和砗磲同为佛教七宝;在西方,两者又同属四大有机宝石。砗磲其实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它的内壳莹白,可用来打磨成佛珠,也可雕作饰品。在清朝时期,二品官员上朝时穿戴的朝珠也是由砗磲制成。不过,时至今日,由于过度捕捞与无序发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已将“砗磲科所有种”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护,我国部分省份也已经出台对砗磲制品加工与贸易的限制政策。

十九世纪贝雕基督生平故事挂件

约1800年贝雕西洋花卉纹镶银边名片盒

这种关于贝壳雕琢的工艺被称作贝雕。贝雕不仅可以与木雕、玉雕、牙雕等珍贵艺术品相媲美,并且风格独具。贝雕作品常用作摆件或挂件,也可做成小盒子供日常使用。

贝壳骨折扇可谓是我国贝雕工艺的杰出产物,将贝壳切为扇骨,有的还镂以花纹,光18、19着七彩珠光。在18、19世纪,这类折扇外销,受到了西方贵妇们的热烈追捧。

19世纪贝牙骨抽纱折扇

而如果将贝类与其他材料相组合,就不得不提及螺钿工艺。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陷蚌、钿嵌等,是将贝壳制成薄片,镶嵌在器物表面而成的珍贵艺术品。

根据沈从文先生《螺钿史话》中的观点,螺钿工艺的源头甚至可追溯到出现青铜镶嵌工艺的殷商时期。而螺钿工艺在美术中重新占有一个位置,则应始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之际的杂宝嵌。到了唐代,螺钿工艺进入成熟期,而螺钿的盛行更是一直延续到晚清,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遗产。

酸枝木镶螺钿花鸟纹贵妃床

酸枝木镶螺钿花鸟纹贵妃床(局部)

螺钿的镶嵌工艺技法种类众多,大体上分硬螺钿、软螺钿与镌钿三大类。镌钿是指镶嵌物高于底子,“硬螺钿”所用的蚌片较厚,而“软螺钿”所用的蚌片则一般在0.5毫米以下,精薄如纸。而之前说的杂宝嵌,则是将蚌片与玉、石、象牙、玳瑁等交相错杂,极尽富丽堂皇。

除此之外,在人类与贝壳相遇以来的漫长历史里,贝壳可以是酒杯,可以是乐器,可以是画板,可以被融入到许许多多的艺术品中。从古到今的人们在区区贝壳上翻出无数花样,精工奇巧,直让人拍案叫绝。

作为自然中的美丽馈赠,贝类在与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为我们带来无限美的享受。看过了这么多珍奇的贝壳和精致的贝类艺术品,有没有哪一款戳中了你的心意呢?不如规划一次海洋之旅,感受自然的同时,还可以拾到贝壳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7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