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为秋裤正名:名字源自苏联?只有中国人穿,外国人不穿?

 

随着冬季来临,北方不用说,华中甚至华南的一些朋友也悄悄地穿上了秋裤。

秋裤可谓我们的贴身保暖神器。

但是,这样的一款“不穿冷、穿就土”的裤子,在每年寒冷季节都会引发一场“穿还是不穿”的纠结和争议。

归纳一下,主要争论点如下:

  • 秋裤是中国人受苏联影响而流行的,名字也源于苏联;
  • 外国人没有穿秋裤的习惯;
  • 与我们地理环境、国民体质相近的日本和韩国人,不穿秋裤。

那么,我们就把秋裤的前世今生梳理一下,以正视听。

秋裤的来源

中国人穿秋裤的习惯,有个很流行的说法—源自苏联。

这里面又有两个说法。

说法一:

话说1921年,苏共代表丘尔库夫斯基到中国指导工作。

他发现中国人买不起秋冬季节御寒的裤子。于是他根据苏联经验,指导大家用纯棉制作贴身裤子来保暖。

随后,这种制作简易、御寒的裤子,在中国大受欢迎。

中国也就把这种裤子称为“丘尔库夫斯基”,后来简称“丘尔库夫”,念快了就是“丘库”,后来演变为“秋裤”。

说法二:

1953年,苏联科学家特罗菲姆•李森科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御寒的裤子,采用棉毛混纺的布料,增强了保暖性,首先安排在苏联秋明州的毛纺工厂生产。

苏联老大哥为了“帮助中国人民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减少受寒感冒,增强体质”,建议中国把这种裤子在全国推广。

于是,中国就把这种原产于秋明州的裤子称为“秋明毛裤”。后来逐渐简称为“秋裤”。

中国人穿秋裤的习惯源自苏联的说法,官方没有明确说法。也许这本身就是两个段子吧。

其实,这里有个基本的逻辑问题:在苏联人告诉中国人穿秋裤之前,中国人几千年来在寒冷季节穿什么裤子?

我认为,凭老祖宗的智慧和技术水平,自然有类似于秋裤的裤子。至少一点,我国古代早就有棉花种植和棉袍、棉裤。

即使在现代,秋裤在我国的叫法也不统一,例如衬裤、线裤、打底裤、保暖裤等,材质也有差异。

但无论什么叫法,人类对秋裤的概念共识是---它是薄的长裤,是夹在内裤与外裤之间的第三类裤子。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秋裤外穿”也成为一种时尚。

外国人不穿秋裤

如果说外国人不穿秋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至少苏联人会穿,而且还分享给中国人。

其实欧美人也穿秋裤,而且曾经很流行。

早在中世纪的时候,紧身秋裤是贵族男性的时尚。

例如被誉为“全欧洲着装最佳君主”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大胆地把秋裤穿在了外面,从而也引领了秋裤时尚。

穿上它,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腿部肌肉,还象征着身份地位。

即使到了20世纪,秋裤照样大行其道。

例如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后来当选美国总统)回忆道,1905年的一天,他在家只穿了一条秋裤剃胡子。因为没有关窗户, 正巧被楼下女子看到。从此两人相识、结婚,传为佳话。

到了工业化时代,最早取得秋裤设计专利的,是加拿大人弗兰克•斯坦菲尔德(Frank Stanfield)。

他以生产棉内衣起家,在1915年12月7日正式申请了“秋裤”的专利,因而被誉为“现代商业秋裤之父”。

而且,由于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长寒天气多。于是演化出了“连衫裤”(Union suit) 。

它可以将上下身全包住,手脚腕口都收紧。这其实等于是秋衣与秋裤的合体。

在欧美,秋裤还有个别称--Long Johns。

这个名称源于美国重量级拳王John• Sullivan。因为他当年酷爱穿着秋裤上场比赛。

当代奇幻作家尼尔·盖曼的小说《美国众神》(American Gods)中,主人公到了零下30度、酷寒的湖畔镇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十套秋裤。

可见,处于高级动物的生理本能,秋裤成为人类在寒冷季节不约而同的选择。

而且,现代社会的秋裤的面料、款式,还是源自于工业化较早的欧美。

从而,中国人也逐渐告别了臃肿的棉裤、毛线裤。

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秋裤有了时尚的名称--保暖内衣。它更加轻巧、贴身、显身材。

从而可见,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欧美人,都穿秋裤。只不过称呼叫法不同,但其主要功能一致—保暖御寒。

但是,一个事实是,欧美国家现在穿秋裤的人很少。

其实真相是,随着社会的发达,居住条件的提高,家庭和公共场合的供暖设施已经普及。于是就没必要穿着秋裤。

穿着长可及膝的外套、长靴,已足以应付短暂的室外行走。这种着装也便于在冷热交替的环境里穿脱。

如果冬天要到室外做事,往往会在裤子外面套一条羽绒裤(Down Pants),防风、耐脏,也便于进到室内脱下来。

因而就给人一种误解:外国人不穿秋裤。

其实不然,要看场合。

日本和韩国人不穿秋裤

反对穿秋裤的人往往会举日本、韩国的例子。还举例日韩影视剧集里,女孩子们在冬季下雪都是光腿。

这不是影视剧的摆拍,是基本事实。在日本冬季街头很常见。

在日本、韩国,往往只有老年人才会穿秋裤。

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地理环境、国民体质相近。她们不怕冷吗?中国人为什么不借鉴呢?

这里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类似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家庭和公共场合的供暖设施已经普及。于是就没必要穿着秋裤。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很重视国民体质,从小开始就注重抗寒锻炼,例如开展雪地体育活动、军事训练。

天长日久,人的抗寒能力也就自然提升。

因而,在冬季的日本,女性往往是光腿穿着短裙,怕冷的也顶多穿着薄款丝袜。

人在一种环境下生活久了,自然就适应了。

如果没在这种环境里适应,环境稍有变化,就会有敏感过激反应,也就容易养成条件反射性习惯。

在我们国家,秋裤一直是母爱的象征,是中国妈妈眼中冬日里的标配服装。

因而,秋裤成为我们冬季的高频词,并且生成了一些流行段子,例如:

对冬天最好的尊重,是用袜子包住秋裤脚;

有一种成熟,是“我妈还没张口,我自己就把秋裤套上了。”

因此,在天气转凉的深秋,我们就会早早穿上秋裤保暖御寒。

到了更寒冷的冬天,甚至觉得穿秋裤+棉裤也不够,恨不得把被子裹在身上出门。

如此四季循环下去,自然就离不开秋裤了。当然也就对日本、韩国的冬日街景表示惊讶了。

中国人到底应不应该穿秋裤

“秋裤”在人类防寒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外概莫能外。

许多年轻人把穿秋裤看成了体质弱、老土、衰老的象征,拒绝穿秋裤。

还有一种反对穿秋裤的理论颇流行:根据“用进废退”的理论,经常穿秋裤会让人失去抗寒能力!

为此,果壳网转载了美国伯克利大学古生物学博士生Ent的一篇文章,驳斥了这个说法:

“‘越用越发达’的说法只对某些特例成立。

人类的肌肉和骨骼的确可以因为合理锻炼使用而变得强大,但不正确的使用也可以导致受伤甚至报废。”

所以,至于是否要穿秋裤,有没有必要穿秋裤,主要在于自己的体质。

如果觉得穿秋裤老土、多余,只顾追逐时尚,却不顾自己的体质而放弃秋裤,那么受寒感冒的就是自己;

如果体质好,可以循序渐进,磨练自己的抗寒能力,告别秋裤。

所以,穿不穿秋裤,没必要纠结。

#谣零零计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