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上了美国两栖攻击舰:美军的失误能告诉中国什么?
在中国航母辽宁舰、综合登陆舰昆仑山舰入列后,中国媒体,包括央视,都有中国研制两栖攻击舰的消息。但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从外形上来看,采用直通甲板的两栖攻击舰,有时比一些轻型航母更像“航母”。那么这种舰艇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和航母又有什么区别?虽然中国的两栖攻击舰还没有露面,但美军的一型两栖攻击舰却快要走下历史的舞台。2014年笔者参加环太演习时参观的美国海军佩勒利乌号两栖攻击舰,就快要被新的一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所代替。
高耸的佩勒利乌号两栖攻击舰
佩勒利乌号两栖攻击舰,是美军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的最后一艘。首先,所有的参观者都会为佩勒利乌号小山一样的外形所惊讶。该舰采用高干舷设计,从岸边到甲板的高度就有6层楼高,如果要算上巨大的舰岛,就要有10层楼高。这样的高度,在整个珍珠港的停泊的舰艇中,应该算首屈一指。就连里根号航母,也要稍逊一筹。
中国海军昆仑山舰毫无遮挡的大型坞舱相比,佩勒利乌号的坞舱后部实际上是中间隔开的。笔者可以看到左手方向停放着2辆军用卡车,而后面还有1艘LCAC气垫登陆艇。
参观者首先来到的是佩勒利乌号艉部三层甲板高的坞舱,长约80米,宽约24米。在舰艏方向停放着数十辆运输和装卸车辆。由于坞舱内照明不足,再加上该舰长期服役,因此给人的感觉是颇为惨淡。笔者仔细观看才发现,和中国海军昆仑山舰毫无遮挡的大型坞舱相比,佩勒利乌号的坞舱后部实际上是中间隔开的。笔者可以看到左手方向停放着2辆军用卡车,而后面还有1艘LCAC气垫登陆艇。一位黑人士官解释说,舰艇调度室将船坞后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供进坞用,一部分供出坞用,两者互不影响。当压载舱进水使舰艉下沉时,登陆艇可通过艉门下水或进坞。
1个用废弃的CH-53直升机改造的训练设施
而我们通过右侧的向上坡道,就来到了佩勒利乌号的机库。该机库长约65米,宽30米,高约8.5米,可容纳19架CH-53D“海上种马”大型直升机或26架CH-46“海上骑士”中型直升机。根据需要,也可将其中部分直升机换载为AV-8B“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以加强空中支援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但笔者没有看到鹞式攻击机,却只看到了1个用废弃的CH-53直升机改造的训练设施。根据引导员解释,这是一个专供陆战队员机降训练的设施。从表面上来看,机库里面有很多杂物,飞机几乎没有,可能是因为该舰处于靠港休整期间,剩下的都停在了飞行甲板上供外界参观。有资料说,在该舰艏部飞行甲板下面,设有面积为450平方米的进行适应性训练的大舱室,舱室内的温度可由人工控制,可模拟登陆区的气候条件。海军陆战队员在登陆作战前,通常都要在该舱室进行临战状况训练。但是开放日参观路线是在舰艇尾部,没有到这个专门的训练舱室,颇为遗憾。
笔者以为从机库到飞行甲板还能有像参观航母的待遇,直接从舰载机升降梯到上层甲板。但是显然美军没有这样的准备,因为升降梯上没有任何的安全阻拦装置。因此只有从机库的向上坡道,才能到达主甲板。至少甲板上有两种装备是笔者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是电影里的变形金刚——CH-53E“超级种马”,而另外一种是现实中的变形金刚——MV-22“鱼鹰”倾斜式旋翼机。
披头散发的美军CH-53E“超级种马”
CH-53E也不得不面临“廉颇老矣”的境遇。且不说其略显破旧的外机身,就看其满布传统仪表的驾驶舱,就能看出其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
电影里的狂派变形金刚“冲浪板”变形后就是CH-53E“超级种马”,但出场没有多长时间就被擎天柱“秒杀”了,但现实中的“超级种马”则是西方世界建造的最大的重型直升机,在世界上排在俄罗斯Mi-26和Mi-6重型直升机之后。其实在电影中还有一种CH-53系列的直升机,就是“晕眩”变形的CH-53“海上种马”。笔者常常分不清CH-53E“超级种马”和CH-53“海上种马”的区别,美军的讲解员则给我解释说,其实很容易,CH-53E主旋翼有7片桨叶,而CH-53只有6片,而且CH-53E还增加了一台发动机,可以在机身左侧上方2号发动机的上面看到它。
和MH-60“海鹰”这种中型直升机不同,CH-53E“超级种马”除了主旋翼以外,可以折叠的部位几乎没有。但它重型直升机的身板,再加上旋翼折叠后“披头散发”的外形,颇有一些金属朋克的味道。从机身后部的舱门看去,两侧各有一排壁挂折叠椅,大概有30个。而美军介绍如果在机身中部再加一排座椅,数量就能达到50人。作为一款服役超过了30年的老装备,美国军人对“超级种马”的感情很深。陪同我们参观的美军引导员说,尽管现在有了更快更先进的“鱼鹰”旋翼机,但是他们还是认为“超级种马”才是最快、最好的重型直升机。而且笔者后来看到机身上编号才发现,这支驾驭“超级种马”的美军是HMH-645重型直升机中队。2003年4月美军出动特种部队执行拯救女兵林奇的行动,就是这支部队执行的空中运输任务。
但在笔者看来,CH-53E也不得不面临“廉颇老矣”的境遇。且不说其略显破旧的外机身,就看其满布传统仪表的驾驶舱,就能看出其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从1984年到2014年,CH-53E(包括同型的MH-53E)总共发生19次事故,特别是2000年后事故率明显上升。其中MH-53E的事故率尤其严重,它的每10万小时飞行A级事故率为5.96,是美军其它直升机的2倍。美军在CH-53E上硬塞进去一台发动机,很可能也有问题。CH-53E的2号发动机特别容易起火,公开的事故就有16起以上,这很可能是由于2号发动机上新加的第3台发动机造成的发动机过热。
正是由于这种种问题,美军正在研制更先进的CH-53K“王级种马”重型直升机,采用了3台更大马力直升机、更先进的复合桨叶,并改进了座舱航电,载重量预计要达到CH-53E的两倍。但CH-53K现在才开始地面测试,首飞要到2015年,至于装备更不知道什么时候。看来不管CH-53E“尚能饭否”,它在美海军重型运输直升机领域仍是无法替代的。
相对于“超级种马”,MV-22“鱼鹰”则是从研制开始就是“话题争议人物”。尽管争议不断,但现在MV-22毕竟已经入列,成为陆战队的制式装备,而且美国空军也在采购V-22鱼鹰。对于中国军事爱好者来说,V-22最大的特点在于综合和固定翼飞机的高速和直升机的垂直起降功能。但这一理念并不新,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有人探索,60-70年代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品出现,例如加拿大的CL-84倾斜旋翼机。MV-22牛的地方不但在于将这一航空理念大大实用化,而且还要满足上舰的苛刻要求。
笔者拍摄的MV-22
当时摆在佩勒利乌号两栖攻击舰甲板上的MV-22,给笔者的感觉,就是现在人类造的变形金刚。为了满足两栖攻击舰的升降机尺寸,MV-22的主翼要向后转向90度与机身平行,主翼两端的发动机保持水平,5米多长的桨叶,也要折成水平状态以尽量降低机体高度。左发动机及其收起的桨叶正好在座舱前上方,右发动机及其收起的桨叶正好在双垂尾之间。最令人惊异的,是整个这套机翼收藏和打开过程全部自动,需时90秒。在美军这套系统称为BFWS系统:即“旋翼折叠和主翼收纳”系统。
该系统的研制,是MV-22研制周期和经费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种自动系统的研制不但增加了难度和系统复杂性,而且给机体增加了“死重”,变相影响MV-22的装载性能。特别是MV-22的主翼中,本身就含有连接机翼两端发动机的半轴,以及通过半轴来驱动两侧发动机的辅助动力装置,把这些都融合在一个可以自动水平旋转的主翼之中,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成就。
相比美国的硫磺岛级直升机攻击舰,塔拉瓦级攻击舰的特点在于节约了经费并提高作战有效性。因为它比硫磺岛级攻击舰功能更加丰富,能综合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和武装货船的性能,在一艘舰艇上就能完成登陆兵力的组合运输和投送。
但问题就来了,正如刚才笔者所看到的LCAC气垫登陆艇,不当不正正卡在坞舱的后部,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的致命缺陷在于和LCAC兼容性不佳而导致重装备投送能力不足。这对陆战队两栖作战是致命伤。一般认为塔拉瓦级攻击舰可以携带1艘LCAC气垫船,但由于其坞舱的分割式设计,只能卡在后方,而不能运输重型装备。因此这一弱项导致塔拉瓦级的采购量从原来的9艘缩减到5艘。而更新的大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则取消了坞舱的分割式设计,可以装载3艘LCAC气垫登陆艇,获得了更优秀的重装投送能力。和塔拉瓦级攻击舰相比,大黄蜂级在保证垂直运输和打击能力的同时,更强调坞舱的空间利用效率,因此其编号也改为LHD(D代表docking 船坞)。
佩勒利乌号攻击舰一路看过来,最后给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军陆战队这一兵种真的“很特殊”。熟悉战史的读者都知道,陆战队这一兵种实际在英国、美国等传统海上强国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承担着由海到陆两栖作战的主要任务,甚至一度是殖民侵略的象征。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其他国家陆战队还从属于海军,规模较小的情况下,美军陆战队却已经是独立军种,其两栖作战规模日益扩大复杂,对装备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别的国家直升机航母就已经是了不得装备,但美国陆战队的两栖攻击舰,却已经比一些轻型航母的攻击力还要强大,而且还要承担两栖投送的功能。像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强调空中对地攻击,兼顾两栖投送,编号是LHA,黄蜂级强调坞舱使用LCAC进行重装投送,兼顾垂直运输和打击能力,就把编号改成了LHD,至于最新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则干脆玩起了一级多型的概念,也就是前两艘取消坞舱,加大了机库和甲板下空间,以便更好地为飞机提供维护,等到第三艘再恢复坞舱设计,以实现更灵活的作战应用。
为我们讲解的美国水兵
现代舰艇多采用模块化设计,改动起来不困难。费劲的是像MV-22、F-35B等陆战队专用的航空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不但可以依靠航母战斗群这样最强大的海空作战力量掩护,而且本身也在追求各种先进的垂直投送和空中作战/攻击装备,而且这些航空装备还要满足苛刻的上舰操作要求。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典型“争议”装备,例如F-35、MV-22,都和陆战队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军陆战队对追求本军种装备自成体系的执着或者“偏执”,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美军整个装备体系的建设。然而现在一些地区性强国依靠所谓区域拒止战略所开发的武器,很可能从根本上影响两栖作战的理念和样式,同时对伤亡数字的敏感也让很多政府对两栖登陆心存犹豫。
因此,美国陆战队的确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一方面其装备先进、训练有素,但同时又警示我们,陆战队建设很特殊,对于其使命和任务,要有合理的长远规划,这样才会正确指导陆战队两栖作战装备的正常发展。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