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套宇航服由1000多个软硬件组成! 海报新闻实地探访《流浪地球2》实体特效工作室
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郭由 北京报道
从北京南站出站,乘坐14号地铁,约10站到达金台路站,然后换乘6号地铁,一路向东,经过11站路出地铁,再换乘809路公交车……几经曲折,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大约花费了2个小时终于到达位于北京通州区的宋庄。
中国北方叫宋庄的地方有很多,但北京通州区的这个宋庄却大不相同,因为这里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大大小小的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驻扎”于此,这里也被称为北京前卫艺术聚集地。
由于年后刚开工没多久,整个宋庄看起来比较冷清。鲜为人知的是,负责《流浪地球2》实体特效道具制作的StudioMDI,便“藏”在宋庄原创艺术博展中心大院里。
2月3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原创艺术博展中心的StudioMDI(下文简称MDI),走近一支专门负责《流浪地球》实物特殊道具的主创团队,听他们讲述《流浪地球2》电影幕后更多的制作故事。
StudioMDI成立于2017年,它是一家集电影原型设计、实体特效制作(特殊道具、车辆载具、微缩模型、生物角色、仿生机械、特殊制景)、实景体验展览、电影游戏衍生品设计与开发于一身的全尺寸影视实体(物理)特效公司。(StudioMDI供图)
所有道具还原到1:1的真实程度
据猫眼电影实时票房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已上映17天的《流浪地球2》综合票房超过了34亿元,影片的全国路演也已结束。
时隔四年,有着打开“中国电影科幻元年”之称的《流浪地球》,再度延续了中国式科幻大片的号召力。尤其是《流浪地球2》电影中制作逼真的道具,不仅让观众深感震撼、看得过瘾,而且这对整个中国电影道具制作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跨越性意义。
去年年底,在《流浪地球2》举办的“小小白点”发布会上,除了演员全阵容亮相外,还特意“请”出了两套重量级“嘉宾”——白色宇航服和黄色潜水服登台。刘德华在现场感叹:“一看到这两套道具服装一下子又让我回到了角色里……”吴京也表达了自己对宇航服的想念:“电影中我穿着这套衣服经历悲欢离合,许多故事都是跟他一起面对的,如果还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穿上。”
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宇航服道具由StudioMDI团队组装制作。(StudioMDI供图)
作为宇航员在太空中独立生存的必备装备,《流浪地球2》中的宇航服到底是如何制成的?道具服装上暗藏了哪些“玄机”?和《流浪地球》相比,这次的宇航服又有哪些改进与提升?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MDI实地探访。
StudioMDI成立于2017年,它是一家集电影原型设计、实体特效制作(特殊道具、车辆载具、微缩模型、生物角色、仿生机械、特殊制景)、实景体验展览、电影游戏衍生品设计与开发于一身的全尺寸影视实体(物理)特效公司。
踏进工作室大门,左拐推门而入的那一刻,记者仿佛一下子跃入了太空舱:屋内两侧,摆放着十套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宇航员道具服;屋顶上方,悬挂着《流浪地球》中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屋内正中央,停放着一辆以假乱真的玉兔号月球车……绕过展览厅,后面是一座独具“工业风”装修风格的大型厂房,1200平方米的面积上下又隔出两层,放眼望去,满满当当全是零部件、加工工具和机械设备。
事实上,StudioMDI的诞生与《流浪地球》电影密切相关。
“基于《流浪地球》特道组,我们组成了一个小班子,主要负责电影开拍前实体特效(也叫物理特效)的制作。”工作室制片人崔柁松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除了《流浪地球》,我们还参与过《独行月球》《金刚川》等多部电影的相关特殊制作,电影中所使用的道具我们都尽量还原到1:1的真实程度,只为拍摄出具有‘近未来感’的科幻效果。”
朱林是StudioMDI的模型组长,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他主要参与了宇航服、潜水服、演员佩戴头盔等道具的制作。
1套宇航服由1000多个软硬件组成
“90后”朱林是StudioMDI的模型组长,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他主要参与了宇航服、潜水服、演员佩戴头盔等道具的制作。
朱林是山东聊城人,2017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三年前,他还是一家车企的油泥模型师。
“干了两年,我想再挑战下自己,于是来到了MDI。”回忆起当初应聘的情形,朱林说,“公司负责人提到他们承担了《流浪地球》的道具制作,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说什么我都要留下。成功应聘后,我从普通组装人员干起,刚开始我连胶水都认不全,只知道502,更别提各种涂装、组装、翻模了。”
或许是对道具制作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三年,朱林沉浸在这个行业里,不断地摸索、进步,从未想过放弃。如今,他已经负责起整个工作室的道具模型制作工作。
“《流浪地球》中只有3套宇航服,到了《流浪地球2》时,我们总共制作了26套宇航服。”朱林指着一面贴满各种零配件列表的黑色墙体,解释说,“1套宇航服重达五六十斤,刘德华身穿的潜水服更是重达100斤,这些道具服装由头盔、背包、手套、胸前控制模块等多个部分构成,组装1套宇航服至少需要1000多个软硬件,包括500多个零部件和500多个服装版型。”
电影《流浪地球2》中宇航服道具上的胸前盒子(StudioMDI供图)
朱林在试穿宇航服道具(StudioMDI供图)
“我们对电影里的宇航服进行了改造升级。”朱林走到道具前,迫不及待地向记者一一展示:“这是歼-20战斗机的头盔,我们解决了头盔内部换气、演员脸部照明等问题。”
“我们给宇航服的头盔外侧增加了一排小灯,这排小灯是从几十种灯中综合色温、亮度最终选出来的。”
“这是宇航服上的胸前盒子,盒子前的数字时间都是反向的,因为宇航员需要靠手套上的镜子反照才能看到时间。”
“宇航服上的背包外壳采用了碳纤维翻模,既保证了‘轻量’,又保证了‘强度’。为了减轻演员的背负压力,我们还改变了背包的穿戴方式。”
“宇航员的手套都是根据演员手掌的大小不断调整尺寸和版型,光手套肌理和手掌纹路的设计都改了好几版。”
“制作潜水服时,我们‘疯狂’解决防水问题。”
……
朱林越说越兴奋,眼里闪着光。他说,“每一次道具制作都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当熬夜加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成品做出来时,团队小伙伴们的一句‘牛逼’,会让我们高兴得一整晚睡不着。”
StudioMDI制片人崔柁松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
StudioMDI工作人员在研究电影道具(StudioMDI供图)
《流浪地球3》从制作上已有基本框架
在MDI工作室制片人崔柁松看来,和《流浪地球》相比,《流浪地球2》的最大变化应该是电影制作工业流程的变化。
“只有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采访时,崔柁松对《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的这句话深以为然。
崔柁松提到,《流浪地球》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了经验积累之后,《流浪地球2》做得更专业,场面更宏大,立意更深远,人物更真实,故事线更完整。然而,专业的背后,其实是一条从产业起点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科幻电影之路,这条路能够走到现在,得益于我国完备的工业系统和强大的制造业水平。我们需要做的是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实际的管理和制作流程去支持科幻电影创作,很多工艺的开发使用,例如3D打印、数控机床等生产方式的应用,帮助我们制作的特殊道具精度达到了产品级水准,营造了逼真的画面质感。
2月7日,《流浪地球2》全国路演圆满落幕。导演郭帆透露,《流浪地球3》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框架,但是单是剧本创作时间就至少要一年,所以影迷们想看第三部且得耐心等候了。
“我期待下一部作品可以做更酷更炫更科幻的东西,比如说能在现实中(拍摄基地)驾驶的科幻载具,或者大型的装甲机器人。”崔柁松希望,新的一年,他能和工作室里的小伙伴们一起,迎接更高的挑战,专注做好一件事,“我相信,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可期!”
在朱林的办公桌上摆放了一个20公分高的宇航员模型,这款小模型是按照原版复刻的,组装而成的零部件一个不少。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朱林的办公桌上摆放了一个20公分高的宇航员模型。
“没有哪个男生会拒绝这些东西吧!”朱林骄傲地说,“这款小模型是按照原版复刻的,组装而成的零部件一个不少。别看它小,但功能齐全。作为一名实体特效师,我们就像是魔术师,靠着双手创造出奇妙的科幻世界,然后在这个‘世界’里努力将细节做到极致。”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