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帽子震慑群蛮的名将,活了八十,见证一国兴衰,可叹不得善终
看的顺眼请点个关注~高频率更新中外历史故事,供君解闷~
南北朝期间,南朝有两个名为“庆之”的名将,时至今日,人们熟悉的是缔造奇迹的“千军万马避白袍”陈庆之,而“苍头公”沈庆之的名气就差得远,但如果论起一生的传奇性,为国效力数十年,足足活了八十岁的沈庆之,也不遑多让。
沈庆之生于386年,当时还是东晋孝武帝当政,他出生在吴兴,沈家是当地的大族,沈庆之童年应该过得还算可以。
随着他一年年长大,江南也一年比一年动荡,孙恩卢循的起义席卷了江南大半,给当地的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吴兴沈家也在其列。
沈庆之十几岁的时候加入家族的军队,抵抗孙恩卢循的起义军,到411年,起义军被彻底平定,但吴兴一带也因为连年战乱,土地荒芜,沈庆之没有继续在军队博富贵,而是回到老家耕种为生。
他在家乡种地种了十几年,直到三十多岁的时候,他去襄阳,探望在雍州刺史麾下做事的兄长,聊天的时候得到了雍州刺史的赏识,被提拔到竟陵太守赵伯符(雍州刺史的儿子)手下,做了个参军。
那时是东晋和刘宋交替的改朝换代的时期,刘宋建立后,朝廷突然发现,在竟陵(现在湖北钟祥一带)的赵伯符居然是个隐藏的良将,与境内蛮族作战,屡战屡胜。朝廷对赵伯符大为嘉许,在封赏的诏书中称赞他有“将帅之才”。沈庆之也“顺带”着得到了升职,得了一个“殿中员外将军”的官衔(听起来是将军,官品很低,为从八品)。
430年,宋文帝发动“元嘉北伐”,赵伯符领一路兵马跟随北上,途中赵伯符生病,他自己回南方养病,手下的兵马就划到檀道济麾下,沈庆之也因此换了一个上司。
虽然元嘉北伐失利,但檀道济对沈庆之极为赞赏,称赞他忠诚谨慎通晓军事,宋文帝便加封沈庆之,从殿中员外将军转正为殿中将军,挂了个淮陵太守的虚衔。
沈庆之在京城待了将近十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老上司赵伯符有些郁闷,沈庆之走后,他自己领兵讨伐蛮族部落,从屡战屡胜,变成了屡战屡败,无功而返……
440年,宋文帝认为大臣刘湛要对他不利,连夜召沈庆之入宫。沈庆之顶盔掼甲进宫,宋文帝愣了一下,问道:“你怎么戎装而来?”沈庆之回答:“夜半唤禁军,必有大事,不能穿便装。”宋文帝连连点头,便派遣沈庆之去抓刘湛的几名党羽,将其斩杀。事后,沈庆之晋封为员外散骑侍郎。
442年,雍州境内蛮族作乱,朝廷派兵镇压,接连失利,便改为沈庆之领兵,他大败蛮族联军,又攻入湖阳,击败当地作乱的蛮族部落,前后俘虏近两万人。
444年,沈庆之调去武陵王刘骏麾下,担任中兵参军,也就是王府兵曹事务的主官。
445年,刘骏调任雍州,当地蛮族群起作乱,阻塞水陆交通,刘骏被堵在半路无法前进,沈庆之领兵讨伐,击溃了蛮兵,让刘骏进入襄阳。当地有两支强大的蛮族,一个“驿道蛮”,一个“郧山蛮”,部众近十万,都是朝廷的老对手,刘宋多次派兵讨伐都无法获胜。沈庆之得了雍州的兵权,深入山中连战连胜,覆灭了这两个部落,擒获蛮族近十万人。战后他因功晋升为建威将军,南济阴太守。
449年,雍州再次爆发蛮族大叛乱,朝廷没辙,再次任命沈庆之挂帅,领着柳元景和宗悫等将领前去讨伐。他调查清楚了蛮族分布后,将兵力分成八路,一起攻入山中。蛮族军队顾此失彼,被刘宋兵马攻入心腹,试图集结决战,又被沈庆之击败,最后只能四散溃走。刘宋击杀蛮兵数千人,俘虏五万余人。
450年,沈庆之统兵攻打雍州境内最后的一支蛮族势力——犬羊蛮。犬羊蛮处于险峻的深山之中,经营百年,有成组织的防御体系,常年与中原王朝抗衡。沈庆之在山下扎连营,命士兵准备足够的水,防备蛮族火攻。
夜里犬羊蛮果然出山想要放火,刘宋士兵用水扑灭火势,趁机反击,大量击杀蛮族士兵。初战告捷,沈庆之也没有冒昧进攻,他在山外修筑了六座戍堡,围困数月,逼的粮食匮乏的犬羊蛮出山投降。
依然是450年,宋文帝发动第二次北伐,沈庆之极力反对,陈述上次北伐失败的原因,也认为王玄谟难以承当大任。宋文帝不听,让身边的文臣陈说北伐必胜的原因,沈庆之怒道:“治理国事与家事一样,陛下要出兵讨伐一个国家,却跟一群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商议,如何成功?”宋文帝大笑,依然坚持北伐,还任命沈庆之为王玄谟的副将。
他们领着东路军,北上攻破了碻磝(qiao ao,现在山东聊城一带),王玄谟留下沈庆之驻守当地,自己领着主力往西攻打滑台,足足两月,未能破城。
北魏皇帝拓跋焘亲自领兵南下救援滑台,沈庆之领五千人想要救援王玄谟,还没到地方,王玄谟已经兵败撤回。
沈庆之只能跟着王玄谟一起,退到历城据守。王玄谟看他不顺眼,让他回京城汇报情况,走了一半,宋文帝得到消息,让沈庆之不必返回,赶紧到前线帮忙。
又是走到一半,拓跋焘大军南下,堵截了沈庆之的去路,他只能改道前去彭城,归属江夏王刘义恭统领。他们在彭城坚守到451年2月,直到宋文帝认为北伐难以成功,下令各军撤回,刘义恭等人才南归,顺带着还迁走了数千户的当地百姓到江南安置。
452年,宋文帝不甘心失败,又听说北魏发生政变,拓跋焘被杀,便想要再次北伐,沈庆之极力反对,宋文帝不听,还是下令出兵,因沈庆之“议论不同”,没有让他领兵。
大军北上不久,湖北一带兵力空虚,再次爆发了蛮族叛乱,波及长江淮河和沔水大片地区。这是沈庆之的老本行,宋文帝以他为主将,节制周边南豫州、荆州和雍州的兵马,征讨叛乱的五水蛮。
常年征战,沈庆之患上了头疼病,出门常常带着一顶苍色的狐皮帽子。他在蛮族中威名太高,以至于蛮兵一看到他的大旗,就会惊慌失措的喊叫着:“苍头公来了,快跑啊!”或者四散而逃,或者跪地求饶。
453年,因为叛乱的蛮族太多,宋文帝便任命刘骏为主帅,统领各军,征讨沿江叛乱的各个蛮族,沈庆之接到军令,忙赶去与刘骏汇合,商谈军略。
这时,朝廷爆发内乱,太子刘邵发动政变,弑杀宋文帝,自立为帝。刘骏听说后,当即以讨伐刘邵为名,出兵攻打京城。
刘邵畏惧刘骏的兵力,私下写信给沈庆之,许诺高官厚爵,希望他能杀死刘骏归顺自己,沈庆之拿着信看了一遍,立即求见刘骏,并将密信当场呈上。
刘骏以为沈庆之是来找自己摊牌,吓得浑身哆嗦,几乎哭着说:“杀我之前,请让我见一下我的母亲。”刘骏心里清楚,论军中影响,他压根比不上沈庆之,沈庆之真要动手,他必然会人头落地。
正惶恐间,沈庆之慷慨激昂的表态,要“辅顺讨逆”。刘骏这才松了一口气,连连说“国家安危,在于将军一身!”,并让沈庆之召集军队,部署讨逆。
仅用了不到十天,沈庆之就安抚士兵,整备军务,完成了出兵的准备,当时人们都认为是有神人相助,才有这般的效率。
兵贵神速,在沈庆之的率领下,讨逆大军向东长驱直入,催破了一切阻碍,攻破了京城,杀死刘邵。
刘骏称帝后,是为宋孝武帝,大封功臣,沈庆之被加封为都督四州军事、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晋爵为南昌县公。
宋文帝死的太突然,让有权势的刘宋宗室都看到了做皇帝的希望。
454年,担任荆州刺史的刘义宣(宋武帝第六子,宋文帝的异母弟弟)联络江州刺史臧质和豫州刺史鲁爽,起兵造反。
宋孝武帝忙调遣沈庆之守御京城,大将薛安都渡江出兵征讨鲁爽,但薛安都却不是鲁爽的对手,吃了败仗退回江南。沈庆之临危受命,赶赴江北,统领诸军总督战事。
原本鲁爽是想要等着刘义宣和臧质的兵马汇合,可打退了薛安都后,听说沈庆之北来,不由得有些胆怯,便决定退守根据地寿阳(现在安徽寿县一带)。沈庆之引军追击,命薛安都为前锋,薛安都想要雪耻,作战极为勇猛,在含山斩杀鲁爽,沈庆之也攻破了寿阳。
这时刘义宣已经和臧质合兵向东挺进,沈庆之派人将鲁爽的首级送到刘义宣军中,刘义宣骇然失色,叛军士气大衰,被朝廷兵马击败,刘义宣和臧质相继被杀。
平叛后,沈庆之被拜为镇北大将军,晋爵为始兴郡公。
455年,年逾七旬的沈庆之请求退休,宋孝武帝舍不得他,不肯同意,沈庆之前后数十次上表,最后跑到京城当面请辞,宋孝武帝无奈,只好同意免去沈庆之的官职,以郡公的身份致仕。
然而,宋孝武帝发现自己不能没有沈庆之坐镇军中。
459年,曾经坚定站在刘骏一边,协助他坐上皇帝宝座的刘诞(宋文帝第六子,刘骏的异母弟弟),被宋孝武帝猜忌,调离京城。刘诞担心哪天被皇帝杀死,索性在广陵起兵造反。
宋孝武帝忙任命沈庆之为使持节,都督三州军事,车骑大将军,领兵平叛。沈庆之很快就杀到了广陵城下,他担心刘诞投奔北魏,便将军队驻扎在广陵的北边,切断刘诞北逃的道路。
刘诞很是慌张,登上城头对沈庆之喊着:“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何还要劳苦奔波?”沈庆之回答道:“朝廷认为你愚昧狂妄,不必让年轻人出马,我一个老头子就够了。”
很快,朝廷其他的平叛军队赶到广陵汇合,刘诞绝望之下,领着数百人想要放弃城池,投奔北魏,可他的手下出城后,看到沈庆之的大军,畏惧之下不敢往前,刘诞只好退回广陵,死守城池。
当时是长江流域的雨季,整日里阴雨不断,沈庆之便填平沟壑,修建攻城器具,直到天色放晴,才组织攻势,很快就攻破了广陵城,斩杀刘诞。
这一回,宋孝武帝怎么都不肯再让沈庆之回家闲着,想要封他为司空,沈庆之极力推辞,宋孝武帝便让沈庆之在上朝的时候站在司空的位置,以示尊崇。
460年,巴人的后裔之一,西阳五水蛮反叛,毫无意外,沈庆之挂帅出征,征战一年有余,他平定了叛乱,俘获蛮族数万人。
464年,宋孝武帝病逝,沈庆之和柳元景等人担任顾命大臣,宋孝武帝还留下遗诏:“如果有军事征讨,当交付给沈庆之。”
太子刘子业即位,是为宋前废帝,他残暴昏庸,上位几个月就激怒了满朝大臣,柳元景等人密谋废黜刘子业,另立新君。他们找沈庆之商量,可沈庆之跟柳元景等人选择的新君关系很差,便径直找到刘子业,告发此事。刘子业毫不犹豫,下诏诛杀了柳元景等人,并晋封沈庆之为太尉。
虽然不赞同废黜皇帝,但沈庆之也看不惯宋前废帝的各种胡作非为,时常进谏,惹得宋前废帝对他极为不满,沈庆之看出皇帝的心思,担心哪天被砍头,便不再上朝,闭门在家不见宾客。
他的威望和军中影响力是当时朝堂第一,好几次有人私下找他,劝说他牵头废立皇帝,都被拒绝。
465年的一天晚上,沈庆之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人给了他两匹绢,说:“这绢足尺。”醒来后,沈庆之对身旁的人叹息道:“我怕是要死了啊。两匹绢是八十尺,老夫今年正好八十,足尺意思是没有剩余,说明我活不过今年。”
当年十一月,宋前废帝对沈庆之下手,他让大臣沈攸之(沈庆之的侄子)送毒药给沈庆之,沈庆之不肯服药,沈攸之便索性自己动手,用被子上前,死死的裹住叔叔。
沈庆之当场被活活闷死,享年八十岁。
不过,沈庆之还没有下葬,就有人替他报了仇,宋前废帝被手下杀死,而策划了弑杀皇帝的刘彧(宋文帝第十一子)登基,是为宋明帝。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