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猫粮因新冠病毒连夜改名!猫咪还可以吃鱼粮吗?
上周,我国相关部门抽检时,从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的进口三文鱼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其货源来自京深海鲜市场,而三文鱼的捕捉地则是欧洲。最近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多数都与之存在关联。
通常,这一新闻只会引发几个问题:进口三文鱼的新冠病毒哪来的;生鲜食物会不会成为传染源;进口食物还能吃吗?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的话题,居然让猫粮也躺枪。据业内人士披露,不少销售平台连夜要求,原料含有三文鱼的猫粮、狗粮必须进行相应修改,建议把「三文鱼」改成「鲑鱼」。
三文鱼(salmon),又名鲑鱼、大马哈鱼、撒蒙鱼。因此,这一操作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并无任何实际意义。
有的商家照做,还有的则选择把三文鱼「马赛克」,换成「san文鱼」之类的表述……
此举可能引发部分心理敏感的人产生怀疑:猫咪还能不能吃三文鱼猫粮,会不会因此感染新冠病毒?毕竟众所周知,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内外有些猫狗也被人类感染过新冠病毒。
含三文鱼的猫粮,是否可能携带新冠病毒?
首先要明确一点,检出新冠病毒,不等于可以感染或者传染新冠病毒。病毒含量需要达到一定量,才具有传染性。
根据水产、病毒、食品领域的专家给出的相同结论,三文鱼本身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首先,目前认为新冠病毒可能起源于蝙蝠,经过中间宿主,最终感染人类。但三文鱼住在深海,中国进口的三文鱼主要来自北欧的挪威和丹麦,以及南美的智利海域,那里只有海鸥,接触不到蝙蝠。
新冠病毒入侵的宿主通常是哺乳动物,主要是通过与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现有科学实验证实,它们无法感染鱼类的ACE2受体,因此三文鱼本身是不会携带病毒的。
结论就是,虽然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但病毒不是来自于三文鱼自身,病毒很可能是在捕捞、处理、运输、售卖等过程中被「污染」而沾上。
专家分析,病毒可能主要来自于两个途径:
其一,三文鱼被捕捉者污染,将病毒带入国内。
鱼类在捕捞、加工、运输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可能其中有人感染并将新冠病毒带到食品中。同时,因为肉类需要冷链运输,低温中病毒的存活时间也会延长。
第二,销售时,市场流动人员或工作人员污染了三文鱼案板。
而如果三文鱼肉最终被做成刺身、寿司等产品生食,就容易造成传播。
回到猫粮的问题上,在制作加工三文鱼或者其他肉类蛋白原料的猫粮过程中,是否可能也沾染新冠病毒?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说干粮,我们都知道干性宠粮制作过程中,可能经历三次甚至四次高温加工环节,其温度达到220℃以上。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加热30分钟即能有效灭活病毒,因此,在干粮的高温加工之下,不可能生存。
干粮的加工制作和包装过程,自然都是机械化操作,没有人类涉及,因此无论三文鱼抑或其他原料,都不会被病毒感染。
猫狗罐头加工不会经历超高温炼制过程,但同样需要加热煮熟,而哪怕传说中的「低温烹煮」(干粮中的烘焙粮也是同样道理),其温度也超过60摄氏度,足以杀灭病菌。
冻干的制作工艺可能有所区别,但如果是国外优质冻干,一般通过一种名为HPP(高压加工)的巴氏杀菌法作为安全措施,无需加热或辐射即可杀死病原体,提高冻干的卫生程度,避免有些人担心猫主子吃生食可能感染沙门氏菌等病菌。例如,国内常称作SC冻干的Stella & Chewy,就有采用这一工艺。
因此,猫咪因为猫粮生产中受污染而接触到新冠病毒,概率几乎为零。但从猫的生理角度,其实并不建议长期食用鱼肉,最好定期轮换,避免过敏。
喂生骨肉的猫应该怎么办?
进口食品,无论人类的抑或猫狗宠物的进口粮,都依然可以吃。
冠状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常规包装的食品经过灭菌以及长时间的储存、运输,带有病毒的风险较低。
生鲜产品是冷冻运输,可能给病毒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因此可能有一定风险。但只要做熟了,就不用担心。
这意味着,吃生骨肉的猫咪,最近如果食用进口三文鱼,最好选择微微煮熟再吃的方法。
此外,正如上文所言,三文鱼案板检测出病毒,和吃了会被感染是两回事。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依然还是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相比于吃,购买、烹调过程中的风险更大,建议在市场购买生鲜食物时尽量不要直接接触,可以用袋子或手套保护。做饭时,案板、菜刀和装肉的器皿,最好都生熟分开,并及时彻底清洗、消毒。
普通人只要注意上述问题,并且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就足以防止病毒传播。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还提出两个额外的建议:
1、接触任何生鱼肉、海鲜或生鸡蛋壳之后,必须马上彻底洗手,然后才能接触其他食物和器皿,否则有很大的交叉污染风险;
2、生的鱼肉食物及时烹调,一次多做一些,煮熟后再分装成几份,冷藏或冷冻保存。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