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人文齐鲁|宁阳乡饮小凉席,宋朝起成了皇家贡品

 

曾经在宋代即作为朝廷贡品的宁阳县乡饮乡小凉席,以其精湛的编织技艺、精美的花色图案、精到的传授方式和独特的防暑透气性能,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备受青睐的民间手工艺品,山东省各地都或多或少地留有它的踪迹。

文|周东升

笔者曾探访过盛产小凉席精品的宁阳县乡饮乡崇化村。

那是一个毗邻儒家文化发祥地曲阜不到30华里的村庄,宁静而祥和,有3000多父老乡亲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美好的生活梦想。

在村里多位老人的一致推荐下,笔者来到年过八旬的史景英老人家中。史老太从事凉席编织已有50多年,是闻名十里八村的能工巧匠,也是村里惟一全部而熟练掌握编织技艺中最精华部分的老人。

谈起凉席编织,好像突然打开了老人家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一时激动得竟有些不知所措。良久,她才手脚麻利地从里屋抱出两张席子,铺展在地上。

她边用颤抖的手指点着,边非常自豪地介绍道,咱们这里的席子有粗席子、细席子之分。别的地方只会编粗席子,而我们这里绝就绝在不单会编粗席子,细席子更是拿手好戏,小凉席指的就是细席子;名声远播的乡饮小凉席就以咱们村的为代表。

“粗席子,细席子,差就差在用篾子”,也就是说,粗席子与细席子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用料不同。

粗席子用的是高粱秸作原料,而细席子是用高粱秸顶端细长、光滑、圆润的莛子作原料。

高粱秸秆粗而有节,编出的席子虽然显得粗犷大方,但粗糙硌人,一般只作为底席(铺在细席下面),或者作为遮挡墙壁的墙席;用莛子编出来的细席,表面光滑明亮,纹理细密,特别是编的一些花木草虫、飞禽走兽活灵活现,不同风格的文字端庄大方……

在史景英老人家里,曾担任村支书20多年的王连荣老人告诉笔者,这里的小凉席之所以叫得响,就是因为选料考究,做工精细,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比苇席柔软,比蒲席平坦,比竹席光滑,并具有细润、凉爽、渗汗、透气等特点。

小凉席用料需要精挑细选。高粱秸收割后,必须等到自然晾透,才可剥皮扦莛,并从中筛选出色泽纯正,粗细均匀,无虫咬、无霉变的红、白、黄三色莛子。

这是确保编织出自然色感强、光滑平整的小凉席最关键的一步。

史景英老人介绍说,一领上好的小凉席,从高粱秸收割开始算起,经过扦莛子、选料子、配颜色、捆坯子、破篾子、轧篾子、浸篾子、刮篾子、编花等工序,直到最后嵌边整形,需要30多道工序。

小凉席图案富于变化,追求创新。王连荣老人说,小凉席的花色图案最忌讳模仿重复,步人后尘。不然,会觉得自己水平不高,也怕招致别人的讥笑。“小凉席,大天地,编重了别人笑话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虽然家家户户都从事凉席编织,彼此间也相互学习和借鉴,但在图案上,都保持着各自的特异性,全村有多少户人家,就有多少个图案品种,可以说,天地万物都尽入席中。一张张小小的凉席,就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一首首不老的歌谣。

其中名气最大的有村南头张家编的红“喜喜”,这是当地青年结婚的必备品;还有村西头周家的“福”、“寿”等字图案;“春枣花”、“灯笼花”、“城墙垛”,以及根据民间传说设计的“银河星会”、“天女散花”等人物、花草图案也深受群众的喜爱。

如今村里40多岁以上的人们,都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家家户户从事小凉席编织的盛况记忆犹新,津津乐道。特别是本村的小凉席在宋朝时曾经作为贡品,更被他们视为无尚的荣耀和骄傲。

据崇化村的村碑记载,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东封泰山,仪式结束后,他便一路南巡。令随从重金从该村购得小凉席10领,带回宫中。此后,崇化村的小凉席便成为贡品。这使得该村的小凉席编织业迅速发展,技艺也日臻完善,以至千年不衰。

在1914年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暨巴拿马出品协会上,以崇化村为代表的乡饮小凉席被选送参展;1954年再次参展,获得山东省地方产品博览会大奖。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