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大逃杀《狩猎》被川普指责差点上映不了,影片为何争议这么大
大家是不是在家宅疯了。
狩猎,看了吗。
或许这部电影,能给你一点一线的宅家生活打入一剂强心剂,为你开通一条猎奇和刺激的发泄通道。
影片集合了黑色幽默,讽刺煽动,暴力血腥,还有对当下现实阶级和网络暴力的探讨。
甚至就连美国总统川普,在影片原计划去年8月上映前夕,还在社交软件上指责这部电影,好莱坞才是真正的种族主义者。
结果《狩猎》因为美国当地枪击事件,还有各种其他原因,一直延到今年3月才和观众见面。
那么,《狩猎》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剧透警告)
剧透回顾
故事发生在一处欧洲克罗地亚的庄园内,一群来自美国各个州的普通人,在草地中醒来,却发现自己嘴被绑住。
之后他们来到一个空旷草坪,发现了一个大木箱,里面有一只穿着衣服的猪,还有各式各样的武器。
正当他们拿起武器时,猎杀开始,远处碉堡的狙击枪,开始不断爆头这群不明真相的人。
猎杀这群普通人的,是影片开头的一群精英人士,这些人似乎开启了他们眼中下等人的猎杀游戏。
在这场猎杀游戏中,有人跌进陷阱,有人踩到地雷,还有人被箭射中。
一些人跑到公路躲进超市,自认为自己已经安全,但套路中还有套路,超市依然是设计好的圈套,逃亡的人依然被视为猎杀的对象。
但万万没想到,在这群被视为猎物的普通人中,却有一位参军过的女主,精通各种武器和野外求生技能,同时也熟知各种陷阱和套路。
当女主进入超市后,从香烟的价格就能判断真假,然后瞬间秒掉伪装在超市的那对夫妻。
之后女主拿了他们的对讲机,窃听他们内部的对话,但猪队友黑胡子男却把他们派来的无人机打掉,导致女主不得不继续前行。
之后女主和黑胡子一起扒火车,躲进了难民营,难民营军官联系了美国大使馆的人,要把他们送出去。
结果美国大使馆的人依旧是套路,于是,女主觉得逃不了不如迎面而上,女主在讲完一个R级版的龟兔赛跑故事后,决定反杀回他们的大本营。不要着急后面会详细聊到这个故事。
之后女主把碉堡内的人杀光光,最终去到发起这项庄园猎杀的幕后boss女老大家中,而女老大在那恭候多时。
那么问题来了,影片中这些精英阶层,真的从心底里憎恨这些所谓的下等人吗。
原来这些庄园猎杀的源头,是一年前,流传在网络上的都市传说,说的是有精英阶层为了消遣,以猎杀下等人作为娱乐。
但这个都市传说,只是当时女老大在网络群聊的玩笑话,但因为聊天记录被公开后,在网上发酵并引起舆论压力,导致以女老大为首的一群精英,断送了财路和职业生涯。
于是,女老大索性假戏真做,把这次舆论事件掀起浪潮的那群人,全部人肉了出来,然后策划了一场真正的庄园猎杀游戏。
最后,女主和女老大在庄园房子内手撕,当然,最后的结局是要“坏人”下地狱,无辜的人大获全胜。
所以女主干掉了女老大,并坐上了她的私人飞机,喝着1907年的白雪香槟,女主瞬间感觉到,做精英富人的身份,真的爽爆了!
深度解析
很显然,《狩猎》这部电影问世以后,一定会引来审美隔离,这种审美隔离并不是在于电影品质本身,而是在于电影背后讽刺的议题,就像当初《小丑》所带来的评论两极分化一样。
《狩猎》的最初的名字,也直白的叫《红蓝州大战》,影片要表达的明喻和暗喻,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不过当川普发声,再加上现实的舆论压力,才让环球影业收敛一些,把原名改成了《狩猎》,不过制片人到是自信的说,除了片名,影片内容一帧都没有变过。
很多人会觉得《狩猎》藏着很敏感的美国阶级的批判和思考,甚至引发了美国政治红与蓝之间的争辩。
但对于我来说,《狩猎》远没有到那么精专,影片整体观影下来,爽感和过瘾更是影片的主打,而电影剧情之外所谓的对现实的讽刺,批判,思考等等,我更多的觉得是调侃和吐槽,蜻蜓点水的一笔带过。
很多人会拿《狩猎》和《小丑》相提并论,因为两部作品的议题都有美式阶级隔阂,舆论和偏见,政治左右立场的表达。
但《狩猎》玩得更为娱乐和肆无忌惮,更贴近于不科幻版本的《黑镜》(封面都很像)。
《狩猎》的黑色幽默和荒诞,刻意营造的不严肃,本身就侧面告诉观众:“嘿哥们,别当真,这里所有你们看到的现实问题,我统统不care,认真你就输了。好好享受这一次猎杀之旅的感官刺激就好。”
不过,在我的深度解析里,当然还是要认真聊一聊影片的各种嘲讽。
红与蓝
对于红蓝州这样的比喻,是《狩猎》一直绕不开的争论,这也是影片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地方。
在美国红州代表共和党,蓝色代表民主党。
而在影片中,非常明显蓝州代表着自由派精英阶级的猎人们,而猎物则是红州的代表,换句话说,红州的猎物,是川普的支持者。
其中影片女老大聊天记录打出的一句话,说的是:“没有什么比去庄园宰杀可悲之人(Deplorables)更有趣的了。”
Deplorables,可悲之人(下等人),正是这个词,引起了舆论的浪潮和猎杀的开端。
在现实中,希拉里在2016总统大选的时候,就用过这个词,来称呼当时支持川普的选民。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何美国观众,会把影片中像猪仔被猎杀的人当成川普的支持者代表,这也难怪影片会在美国引起巨大争议,还直接被川普点名指责。
但这部电影调侃和讽刺还没结束,在影片中,我们看着川普的支持者一个个倒下,但在影片结尾,女主赢了,最后女主拿着枪和香槟,坐上了女老大的私人飞机。
这样的结局,又是间接的暗讽了大选中胜出的川普,最终在美国如此撕裂的现状中,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当然,《狩猎》从中想要保持政治立场的平衡,所以在情节的设计上,有安排女老大错抓了人也就是女主,从而最终造成了一出荒诞和自掘坟墓的狩猎。
龟兔赛跑
影片中女主在决定杀向精英大本营时,讲了一个我们都没听过的龟兔赛跑R级版。
这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前半段是我们听过的正常版本,乌龟赢了傲慢的兔子,但结果晚上兔子去到乌龟家复仇,干掉了乌龟全家。
最后女主说,兔子永远是兔子,兔子一直都是赢家。然后旁边的唐问,那我们谁是兔子,谁是乌龟。
女主并没有正面回答,把问题留给了观众。
先说结论,这里兔子代表着精英阶层的猎人们,他们不管在这场庄园猎杀还是现实中,都是高人一等的兔子,永远都在赢面。
而被猎杀的女主他们则是乌龟,赢了一时,却赢不了一世。
女主当时已经杀了不少精英那边的人,扳回一局有了车子可以逃离,这代表着女主此时已经赢了猎杀游戏,就像乌龟在比赛中赢了兔子。
但在现实中,女主依然没有赢面,女老大事后还是会派人追杀她,就像龟兔赛跑故事中的兔子,会在比赛后去乌龟家干掉乌龟。
所以女主只能先下手反杀,逆行去干掉女老大(兔子),从而真正收获胜利。
《动物农场》和雪球
影片中提到的《动物农场》,是英国大作家乔治.奥威尔写的一部寓言故事,而故事中的雪球小白猪,女老大用来比喻是女主。
《动物农场》讲述的是一群农场动物在某日,以猪群为代表的雪球和拿破仑,带领着其他动物向人类农场主发起抗议,在众动物的齐心协力下,赶走了人类。
于是雪球和拿破仑两只猪立下戒律:“4条腿是好的,2条腿是坏的(人类),每个动物都是平等的”
然后农场进入一片祥和安定的乌托邦,但好景不长,领导者雪球和拿破仑两只猪发起了内讧,最终拿破仑把理想主义的雪球赶走,夺得了最终领导农场的权力。
之后拿破仑改变戒律,在“每个动物都是平等”后面,加上一句是:“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最后拿破仑开始和人类合作,这个故事就此结束。
《狩猎》这部电影的女老大用雪球比喻女主,最后被女主反过来嘲笑女老大说用错了,女主说雪球这个称呼更适合女老大。
整部电影看下来,确实像雪球这样的理想主义猪,更像是影片中的女老大。
女老大正是因为受不了网络暴力的迫害,太把现实社会理想化,从而让自己变得更愤怒和疯狂。
而女主的自身,她其实也是一位很有故事的人,她此前去过阿富汗当兵服役,结果回来却是一位无聊的出租车司机。
而在猎杀过程中,她一开始就熟练用针摩擦头发做指南针,拿起武器杀人不眨眼,在中途女主和后备军人聊天中,我们就能窥探出女主更适应,甚至更留恋这样的残酷猎杀环境,女主在片中好几次说话时不时的发呆,更说明女主似乎患上了PTSD,导致有些神经质。
说到这里,大家还没想到这女主像谁吗?!
给大家3秒钟时间。
3
2
1
对,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的男主特拉维斯。
可以说,《狩猎》的女主身份,就是女版的特拉维斯,然后被安排到了狩猎庄园,正合女主心意。
除了上述这些各种明讽暗讽,影片还非常直接的调侃着网络暴力扭曲,枪支管制,全球变暖,反种族主义,移民和反移民,LGBTQ,文化侵占,反犹太主义,堕胎法等等,几乎任何当下美国的热门分歧,都放在这部电影炒了一遍。
这也正是《狩猎》在美国不讨喜和受到争议的原因,因为影片得罪了几乎所有群体和代表,但在深刻度上却吐槽其严肃性,从而导致影片本质并没有太多可以立住的观点。
这就很像《饥饿游戏》,看起来是在批判什么,但却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不过总的来说,《狩猎》的可看性还是相当高的,比起那些暴血浆用力过猛玩创意设定的爽片,《狩猎》起码让它的争议性得到了大量讨论和曝光,并让影片变得不那么流水线和平庸。
如果你近期想要过把瘾,体验一下这部“美式大逃杀”,《狩猎》这部电影,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6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