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箬帽、蓑衣、油纸伞!那些沉静在岁月中的雨具

 

文/陈喜和

岁月中的雨具

我国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发明了雨具,开始时候的雏形和后来的发展演变,我没有去考证过。我小的时候,知道农村的主要雨具是箬帽和蓑衣。这特别适合野外劳作的时候穿戴。箬帽主要的原料是竹篾和青箬(也有用笋壳),与蓑衣配套的是小箬帽;单独戴小箬帽也可防晒,还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当扇子使用。如果雨天不穿蓑衣一般都单独戴大箬帽。

当时的农户,一般把大大小小的各色箬帽插在楼梯靠近墙壁的缝隙里。那时,有人专门以做箬帽为业。置办一件蓑衣并不太容易,一般每户人家只有一件,劳力多的或较富有的人家才有多件蓑衣。乍穿蓑衣有一种负重感,夏天还有点刺人的感觉。但蓑衣非常耐用,一般可用几十年,而且穿着比雨衣舒服多了,非常透气,没有闭闷的感觉,特别是在冬天穿着,非常暖和,胜过几件衣服。故缙云有“蓑衣当棉袄”的俗语。

不仅当棉袄,有时还当棉被用,如有些人家过冬的棉被单薄,就把蓑衣盖上凑合。有时夜晚在野外过夜,也往往用蓑衣当被褥使用。蓑衣里边还有几个袋子,放放烟具之类的东西极为方便。以前还有一种叫“蓑衣摆”的雨具,其实只是一块长方形的棕帘,只有蓑衣下摆一半的大小,制作和穿用都比较简单,围系在背上就成。一般都是给小孩子用的,以前我们上山下地干活,都用蓑衣摆。

后来,蓑衣慢慢被雨衣所取代。雨衣不仅现在仍然在使用,而且范围相当广泛,如骑车、走路,上山下地干活等等。产品的质地和色样也数不胜数。这东西虽然轻巧,但比较闭气,感觉不是很舒服。

除了干活,如雨天外出,一般都是带雨伞了。如果长时间在外,那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要带了,并且还有一个雨伞袋装着,走路时挎在肩膀上火挂在担头挑着。缙云俗语有“饱支饭,晴带伞”之说,说明有备无患。有一则伞的谜语,道出了伞的构造、形状和功用。

一根柱子好些梁,没有门窗没有墙。

好像一座小亭子,用它挡雨遮太阳。

我小时候的雨伞,一般都是用竹篾做骨架,直柄,用油纸做面。体积比较大。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手里拿着的就是这种伞。雨伞起支撑和牵动作用的部分,缙云人叫“雨伞骨”,用俗语“雨伞骨,底戳出”比喻吃里扒外。戴着这种伞,雨滴淅淅沥沥地弹奏出的天籁之音,胜似优美的乐曲,悠扬动听。新伞有一股淡淡的桐油之类的气味,并且开合都有哗啦啦的声响。

曾有一个痛心且痛快的故事:抗战时期,有一对婆媳逃难在路上,恰巧碰到一个日本鬼子骑着高头大马过来,鬼子看看那媳妇有几分姿色,就把马栓在自己的脚上,把她按在地上,欲行非礼。她的婆婆不忍心自己的媳妇在光天化日之下受这般奇耻大辱,就打开所带的雨伞,想遮一遮丑也好。不想奇迹出现了:那马驰骋疆场,听惯了枪炮声和厮杀声,却从未听到过开伞的声音,一听到这哗啦啦的声音,大吃一惊,撒腿就跑,直把主人拖得稀巴烂。那媳妇逃过一劫,此乃天意也。

那时也有少数的凉伞,也叫阳伞,是富有人家或赶时髦者在暑天遮阳用的。这跟现在的雨伞差不多。但在雨天是绝对舍不得用的。那时的产品比较单调,柄端都是弯钩。没有现在的诸如折伞、自动伞、艺术伞等等那样五花八门。

雨伞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用于丧事。办丧时,魂幡系在竹枝上,竹枝插在打开的雨伞里,提香火碗的人用伞盖住香火碗去“卖水”,并送丧到墓地,最后把雨伞插在坟头。这习俗也是与时俱进,时尚哪种就用哪种。

以前还有人专门修补雨伞的匠人,用“棉纸”补破洞或裂缝,用柿子榨的柿油做粘合剂。现在随着油纸伞的消失而难觅他们的踪迹了。


不知是出于怀古还是艺术需要等原因,现在市场上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爱哀啊的油纸伞,实用价值不是很大,主要用于装饰或艺术表演等等之用。

雨具呀,平时总是被放置在不显眼的角落,主人甚至连正眼也不会瞟上一眼,只有当需要它的时候才被重视和利用;而雨具绝非是个例,世间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

— END —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