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一方丝绣在坐凳上,多样多变的雕画如诉如歌
坐墩属于小型坐具,离地仅三十多厘米余,历来多为木腔鼓造型,平顶微凸,弧腹中空,外壁上下边沿各饰一周鼓钉,故又称鼓墩。而这种圆凳一般都是女子所坐,由于爱美的女子常常在座椅上装饰自己所绣的丝织物,在圆凳上面覆盖一方丝绣织物,故又名“绣墩”。
配图一 鼓形圆墩
据了解,绣墩与椅子的形成时期大致相同,它没有靠背,多是一个鼓形的圆墩上面覆以锦绣的袱子,“绣”,是指墩上所覆之物而言的。
宋元时期的绣墩一般都比较大一些,明代时期的绣墩相对较小,但又比清代的大一些。
明代绣墩,样式不一,有的绣墩全部为绣袱所掩盖,也有的只掩盖其上半截,可以看到其内精巧的结构。
绣墩座面的形式多样,除圆形以外,有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绣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分,开光是指墩腰上尚有较大通透的光洞。开光有五开光、六开光。绣墩的腰圈雕花精致,如海棠、竹节、藤蔓般栩栩如生,极富艺术感染力。
配图二 紫檀绣墩
早期的绣墩有木质的、蒲草编制的,到了后期又出现用瓷雕漆、彩漆等材料制作。明代绣墩的四周,还有黄杨木雕饰,给人一种素雅之感。
清代的绣墩,在造型上较明代的瘦一些而显得更加雅致。另外,在外形上又派生出许多其他的形式。
例如,在制造做法上,直接采用木板攒鼓的手法,做成两端小、中间大的腰鼓型。两端各雕弦纹和固定鼓皮的乳钉,因此又名“花鼓墩”。为了提携方便,有的还在腰圈两侧钉环,也可以在腰板中间开出四个海棠式透孔,既美观,也便于挪移。
通讯员 马晓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海燕
来源:紫牛新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1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