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怎么知道家里宽带需求是多少?又怎样少缴智商税

 

家里的带宽是多少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比较高端的话题了。大多数老百姓只要家里接入宽带的基本上都能随口说出来自己家里是百兆、三百兆、五百兆或者是千兆带宽。这个问题还高端吗?似乎是老百姓们可以朗朗上口的概念了。

但是,越是简单的概念其实给大家的迷障就越多。如果不深究一下就成了乌龟排队——大概(盖)其(齐)了。宽带给大多数的用户带来的其实也就是特别主观的感觉,有的用户觉得自己升级了网速,一下子看视频不卡了觉得宽带升级是值得的,也有一些用户即便是从百兆升级到了千兆每月额外的再多花了几十块钱,也没有觉得自己的网速快了,该卡的地方还是卡,该慢的地方还是慢似乎是花了冤枉钱交了智商税。

再深究一些,你家究竟需要多大的带宽,这就不一定是谁都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了。探究家里的带宽多大合适?说出来可能会让大家吃惊。其实家里每个用宽带的设备由50Mbps的带宽就足够了,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以iN为例子:

例如iN这边,如果需要在线听一首歌曲的话,基本上8Mbps的带宽就足够了。要知道在线听的音乐并不是普通压缩的MP3,而是Apple Music的无损音频。

如果是看4K HDR 60p这些相对高品质的流媒体

一般的情况下 80Mbps左右的带宽已经完全可以支持了。

刷抖音什么的,实际上5Mbps的带宽也已经可以让你刷得很流畅了。

至于打游戏?如果你懂得一点点网络编程的话,你会知道无论游戏中的画面多么绚烂,在游戏进行的时候,你的电脑或手机和游戏的服务器上传输的数据也只有几十Kbps,远远没有达到Mbps这个级别。

有一次在出差,地方比较偏远,没有合适的网络,iN自己拿手机流量打了一下午的魔兽世界,大约玩了5个多小时吧,才消耗掉了不到100M的流量,这么长时间的流量消耗均到每秒钟也就几Kbps。

所以,就一般的日常使用来说,我们在家里的带宽需求并没有那么高。这时候就有人在说如果下载呢?首先,高带宽是有下载优势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在家里下载文件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小概率发生的事情了。

目前大多数可以下载到的影音文件都可以在流媒体平台上找到,在家放很多影音文件如果不是作素材库的话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真正合适的带宽需求计算公式实际上是你家里的网络设备和客户端数量乘以80Mbps再乘以0.75。

为什么有这个计算方法呢?

例如在家里有3个人 5部手机和1台电脑,这基本上是很普遍的家庭数码设备拥有量了。但是有这些设备,并不意味着这些设备能同时高负荷地使用网络带宽。

这里面就有了现在很多应用的缓存机制。往往在我们播放各种十分消耗流量的视频的时候你会发现视频的播放进度条有三个区域:

以企鹅的视频为例,进度条红色的部分是当前视频的播放进度,也就是指示着你的视频播放到哪里了。整个灰色的进度条区域是进度条的一个背景,代表着视频的总长度。在这两个进度条之间还会有一个浅灰色的进度条,它代表着缓存的进度。网络流媒体视频的播放机制简单地说就是,用1秒钟的时间下载可以播放10秒钟的视频数据,在播放这10秒钟视频的时间里,再继续用很短的时间去下载后面的视频数据。只要下载的数据量超过你的视频播放速度就不会卡顿。

这个缓冲区的大小,一般都可以在视频的调试窗口中看到,叫做“缓冲质量”。同时你还可以看到下载速度这样的指标,当达到一定缓冲质量的时候,下载速度就会将掉0KB/s也就停止了下载,将带宽让给网络中的其他用户。

所以从理智上大家考虑带宽需求往往就不会有太高的几百兆的带宽需求了,当然了这有点和运营商唱反调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商卖给你1000兆的带宽,是给你一个能跑满1000兆的权限。这和卖给你一辆车,车的速度表可以表示的最大表速一样。

有的车子最大的速度表刻度可以写成260KM/时,但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平均速度是40-50KM/时,即便到了高速公路上也很少超过180KM/时,如果长时间超过180,要想一想怎么下高速了吧?汽车速度表上的260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成了哥们们互相吹嘘的一个指标,顶多也就是——我的车可以开到260。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带宽也是一样,被运营商忽悠了一下,装了千兆带宽,也顶多是和哥们聊天的时候更有底气——我家是千兆,到测速网站上能跑满。但其实呢?例如iN家里就是千兆带宽,可是如果看一下带宽的使用记录:

最近24小时iN的带宽使用量最高也就是10Mbps(5分钟平均值),剩下的990Mbps其实都没有用到。这些没用到的带宽,减去你实际应该使用的带宽,之间的差价也就是运营商的纯利润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