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书展门票的价值:一位台湾书店店长的法兰克福手记
一个月前,我收到一份慷慨的邀请,有位朋友想去法兰克福书展,希望能够找我同行,并且愿意赞助书展的五天门票和我的住宿。
关于门票,这可不是上海书展(门票10元)或台北书展(门票100台币,约合22元人民币)的行情。以我们购买的五天票为例,临柜现金价要价1000元人民币,连日票都要530元。第一次听到的人大概会觉得不可思议:书展怎么能这么贵!?买网络早鸟票会划算一点,但仍然不算亲民,我们提前一个月从网络订票也仅便宜了约十欧元左右。而且,1000元的票也无法让你在展场里畅行无阻,充其量只能拥有“平民”的体验而已(原因我会在下文中做更多解释)。
其实以我所从事的书店行业而言,并不像出版社一样有去国际大书展的必要。书店接触的主要是出版社、经销商,至多是作者,而且通常以经营当地市场的语言为主,即便有外语书业务,也不会与国外的出版社直接往来。所以去国际书展进行版权交易这种高端的任务,实在和书店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作为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负盛名、同时也是历史最为久的书展,它对爱书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有机会“到此一游”,无疑是一种朝圣!
所以,听到是法兰克福书展时我就已心潮澎拜,而了解完门票的价格后,更感受到了对方的“诚意”,自然是欣喜地答应了,回来后也非常感谢这位朋友。整个展期一共五天,我们去了四天,以游客而言,算是相当久了,足以称之为“深度旅游”。说起来,我和大部分出现在展会上的东方人不同,他们飞越大半个地球,大都带着商业上的任务而来,而我则少有非开不可的会议,多是闲来无事的观光。这几天里有些见闻与思考,在这里挑几件与读者共享。
法兰克福书展入口
就是不卖书给你 : 不以卖书为重点的法兰克福书展
初入展馆的第一个感受是:德文书比想象中还要多!所以当我看到一本喜欢又看得懂的英文书时,不禁喜极而泣、急急忙忙拿起书跑到柜台问:“这本书多少钱?”
对方彬彬有礼地微笑道:“Sorry,我们不卖书。”
你们设计了一个这么大的摊位,却不卖书?
对方又补充道:“我们只在星期日(书展最后一天)中午后才卖。”
我嘴上说:“好,我知道了,谢谢你。”心里想着:五天展期你们只卖个半天,怎么回收得了成本?莫非是家大出版社,以推广为主吧。
可是等我又转了几个展位,发现大家都不卖书,而且还赠送许多精美礼品。
仔细想想,这个规矩似乎自有道理。正是因为重点不在零售交易,去逛摊的人不会有进店是否购买的心理压力,展方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介绍自家产品、促进文化和书籍的交流,正符合书展的要旨。而且展商来自世界各地,补货运货都不易,要是前几天有若干书种卖完了,后来的人岂不是扑了个空?
不过最大的原因我想还是在于,法兰克福书展的重点是版权交易,版权交易的利润远远不是展馆的几本零售可以相比的。至于最后一天卖书,与其说是补贴旅费,不如说是减轻返程的重量,就地卸货而已。更有甚者,连最后一天书也不卖,在第三天就准备打包走人的知名出版社大有人在;主要原因就是前几天展会面向专业人士,后两天才面向一般大众的,许多生意早在前两天就敲定了。以“不能买书”这件事来说,法兰克福书展确实会让人感受一份专业。
这一现象或许是法兰克福书展的特别之处。以我熟悉的台北书展为例,过往每年的书展就是出版社书籍大甩卖之时,价格之低令人惊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甚至比书店进货价还低。或许对于逛展的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长远来看,对出版业不见得有益。下游的价格比供货的上游还低,如果读者都只向出版社买书,那书店就将不复存在了,甚至最后会回过头来伤害到上游的出版社。这是近年来在出版业存在一阵子的现象了。即便一年一次的书展大特卖对书店业伤害不算严重,但还是容易把书在大众心理的价格线拉到更低的水平。尽管法兰克福书展的模式有其结构性的原因、难以复制,但我认为书展的价值,也应远不止于出版社每年的清仓大甩卖。
排队过安检的人流
书展里都是哪些人、哪些单位、哪些事?
前面提到,法兰克福书展的关键词是版权交易,因此参展者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书商和出版社。卖方希望藉这个场合将手上的书卖给更多国家,买方则希望能买入在国外已有话题或可能爆红的题材。其中需要的投资眼光,不下于股票交易。
各大出版社和书商往往在会场设计精美的展位,放置许多小会议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进行商务会议。其实在这样的场合,你往往会觉得书卷味少些,商业的味道多些。
除了有些展位需要预约和邀请外,个别楼层和区域甚至需要额外购票付费才能进入,并且价格相当高昂。比如第4馆内的商业俱乐部(Business Club),单天正常票价约3822元人民币、六天票约8190元人民币,相比之下书展门票显得不算什么了。不过我想即使是如此昂贵的门票,也一定有人觉得票有所值。商业俱乐部内不全是出版主题,还有信息、科技和管理等。里面有许多演讲和研讨会,衣帽间、礼宾人员、酒水与自助午餐一样不少,走高端商务的路线。
不过大部分摊位还是开放的,可以随意上前了解他们的产品或书籍。但不见得所有摊位都卖书,可能卖的是一套让出版更加有效率的系统或服务,也可能卖的是会发光的地球仪或有趣的地图,但不会有不合时宜、奇怪的摊位出现。我觉得法兰克福书展在挑选参展方这件事情上是做得是相当好的(如果你去过某些书展、看过某些摊位就肯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摆满发光地球仪的摊位
法兰克福书展不只是书商与出版社的平台,同时也是各国家推广自己国家文化的舞台,同时也冀望自己国家的出版品能够输出到国外。除了少数实力雄厚的出版社外,大部分还是以国家、区域市场作为展出单位的,下面包含自己出版市场的出版社,展位往往极具设计感,并举办各式各样的沙龙、讲座。他们还会印制属于自己的英文出版目录,往往一本就内含了好几十本书的简介,有详细者甚至会提供该国的出版市场的调查报告。整个展逛下来,我自己带了好多资料回家,准备了解一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写些什么样的作品、关心些什么样的事情。我觉得透过这些数据获得的了解,比上网搜索要更有效率、更全面和立体,尤其是对于一些非英语使用地区的情况而言。
除了版权交易外,文化活动同是书展主轴,整个展场同时进行着无数活动,邀请作家、学者、翻译,谈谈他们自己的作品或某项趋势。这些活动一般会提供不同语言的翻译;但个人认为,你要是会德文的话,肯定能逛得更高兴些,因为里面谈德文书翻译的主题不少。而我去听一场关于波兰民族主义的沙龙时,感觉实时翻译做得不是很好,当然这可能也和我自身的语言能力有关系。
但法兰克福书展并非只有商业,还是有不少面向社会大众的活动。比如在非专业人士参展日的第一天,就可以看到很多欧洲的年轻人聚集在广场COSPLAY,各式主题都有。日本漫画算是在欧洲受欢迎的,展馆里翻译成德文、英文的日本漫画随处可见。美国电影和漫画、欧洲古典故事元素也大行其道,我还和电竞英雄联盟里的两位人物拍了张照。
COSPLAY七代火影
某天下午在户外广场的诗文朗诵
某个下午广场中央的民族舞蹈
世界旅行之外:书展里的美食
我逛书展还有一种感受:短时间里去了好多国家,像经历了一场世界旅行。因为书展算是一个能够宣传各自国家文化的好机会,有各式各样的文字、各式各样的人。他们往往都强调各国特色,在装潢与布置上别具巧思,并且相当和善;我就曾被阿拉伯人拉住聊天,问我知不知道他们的国家。
浓厚的中东风情
书展里不乏各式美食,首先比较有特色的便是各地区展馆所准备的小点了。不过,要吃上也需要一些运气。我只有在其中一天下午,于中国香港展馆吃到“西多士”,即煎炸吐司淋上枫糖浆,相当好吃。大概也是因为“西多士”的原因,我在中国香港馆多待了不少时间。此外还看到马来西亚馆正在准备看起来很神秘的餐点,但没机会吃到。另外各出版社往往还提供各式各样精美的小零嘴,事后回想要是一个人脸皮够厚的话,从入会场开始,每个展位都吃一块饼干的话,肯定会撑到出不来的。
可以吃到西多士的香港馆
马来西亚的零嘴与正在准备的餐点
除了饼干外,各家展位都打造得像十分有设计感的新潮咖啡厅,设有咖啡吧台和大型的意式咖啡机,甚至备有饮料单,亦有气泡水机提供给不喝咖啡的人使用。但这主要都是各家书商为客户所准备的,一般没有生意要谈的游客怕是享受不到。
除了上述“免费”的美食外,付费的饮食大致上可以分成几种,一种随处可见的点心站供应着便宜的咖啡和三明治,附有座位可以坐下来简单休息。如果和客户相约吃个商务午餐的话,里面的餐厅分布零散,有着多样化的选择,据我观察寿司餐盒相当受到西方人欢迎。最有特色的摊贩是在户外广场上,烤海鲜、德国香肠、可丽饼、薄披萨等等,且几乎每张餐桌上都有杯啤酒或葡萄酒。
我和朋友则一起吃了份披萨,相当好吃。
馆内还有两样小点随处可见,几乎每个转角都可以看到摊位,Mövenpick冰淇淋和一种看起来很可口的德国蝴蝶面包。不过我想这两样应该都算是花大钱才能进来贩卖的厂商了,因为所有的摊位都是同一个牌子。
法兰克福书展为什么是个好品牌?
从法兰克福火车站走出来,很容易就能看到书展的地标指示牌。看得出来,这个指示牌并不是最近才挂上,而是经常性地挂在那里——书展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这是此行逛书展的另一大感受:法兰克福书展作为一个品牌很成功。就像大学,名校的纪念品总是更受游客的欢迎,法兰克福书展也一样,徽章、别针、马克杯、纪念T恤等等,每样东西都不便宜,但访客都乐意买单。
各式各样的纪念品
在书展前订好票后,会拿到一组账号密码,可以先报名自己喜欢的活动,管理自己的行程。书展还有一个专属APP,内容十分丰富,提供书展新闻、地图等等。比较可惜的是书展未能把大部分出现在展场的数据电子化,我和我的小伙伴每日逛到后来,通常是不堪负重,只好先回旅馆休息。
书展工作人员非常多,你几乎可以随时在各个地方看到他们,除了询问台、紧急服务外,每层的入口还有人员在派送当天的书展新闻。这可能也是为何书展票价如何高昂的原因,在国外很多东西只要碰上了人力因素,价格马上就涨了起来。这样规模的书展,可能今年展会还在进行,下个年度和下下个年度的活动就已经在路上了,自然也需要雄厚的资金来支持。有些读者可能会以为法兰克福书展是由政府筹划的,事实上不是,它是由德国书商协会成立的法兰克福图书博览公司负责营运的。如果读者想更了解法兰克福书展的话,在此向读者们推荐一本书:《法兰克福书展600年风华》,作者担任过25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主席,透过该书可以了解这个书展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早期并非每年都有展览,而是两三年一次)。
等着被派送的书展新闻
国际市场里的中文书
在法兰克福书展里,中文书或许占地不算小,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市场的场馆面积合在一起,占亚洲区的一半以上。但中文出版社,乃至大部分亚洲出版社都没有独立展位。而国外知名的出版社如HarperCollins、Oxford、Penguin Random House、Lonely Planet等,无一不有大型展位,甚至在展内不同馆层还有无数分身,比如Lonely Planet就在旅行主题馆、美洲馆都有展位。但这应该也不只是中国的问题,大多数的亚洲国家出版社,都没有自己的独立展位。
这不禁让人思考背后的原因。有些东方主义者也许会觉得,因为这是德国人办的书展,必然是欧美视角为中心的配置,但参展单位是可以自己报名的,并非主办邀请才能参加。如果出版社认为来参加展览,是有所收益的,怎么会不来呢?所以我认为这个书展,应该是贴近真实版权交易市场状况的,而非只是某种随主办想象所画出的版图。
漫步在这些华丽的大型展位间时,很容易有个错觉:这是个非常赚钱的行业,欣欣向荣,前途大好,可是理智告诉你,出版业正面临一些困境与转型。也许只能说,这个市场里确实有些人,比另外些人更加赚钱。全球的版权交易,交易着全世界的诗、小说、学术作品、图画刊物等,我们拥有看似多元的选择,却不见得能在书店的平台上看到它们——除本土作品外,还是来自英、美的翻译书占绝大部分。
我想这并不只是资本规模较大、营销更有创意,或者是英美的书内容更具深度而已;这世界是存在着某文化偏好的,而这文化偏好足以使某些文化成为该业的“统治阶层”。全世界的代理商、出版社甚至读者,都关心他们的一举一动,冀望着能买到他们手上的版权,他们并非不用努力,而是他们总能更加轻松。
书展现场
今年正逢《资本论》150周年,不禁让我想到了二十世纪初,曾见过十月革命的葛兰西:
“对于个人,社会的其它部份貌似无关紧要。然而整体而言,每个人的生活都构成霸权结构的一环。在日常生活的琐碎活动中,多样性与自由意志看似存在;而正是借着无数这样的情境,巨观的霸权结构得以维持,而不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察觉。”(葛兰西《狱中札记》)
虽然近年不少优秀的中文作品在国际上获得奖项和认可,翻译逆差的问题亦逐年改善,但孤树难以成林,改变霸权图像的世界,不是中文书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透过这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每个读者去实现。
“带着一双察觉霸权的眼睛”,我觉得就是来法兰克福书展最大的价值,让书展成为我们离开霸权眼光的窗口;不然我们不必特别来国际书展,看一些晚几个月就会被翻译成中文的热门英美书。即便丹·布朗的小说确实好看,我们最好也不要被无处不在的宣传活动冲昏头脑,忘记了这世界上写得好又有深度的作品其实很多。最值得珍视的,反倒应该是去接触那些平时不易了解到的出版市场,比如土耳其、泰国、波兰、阿根廷等等;否则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名为多元的繁丽背景。
走轻工业风设计的匈牙利展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