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珍藏的上世纪60年代的渔具,看这些年钓鱼的变化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物资相当匮乏,人们食不果腹,衣不暖身,钓鱼的目的当然就只有一个:这就是为鱼而钓鱼。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出钓都是以步代车,又由于粮食紧张,定量供应的粮食一般都不够,所以出外钓鱼时,钓不到鱼烤着吃就只能饿肚子了。那时根本看不到像现在这样的太阳伞等等防晒工具,钓鱼人都以经得起太阳晒为荣。冬天钓鱼,由于天气冷,钓鱼人当然就要有能够抵挡住北风的侵袭的体能。
至于钓具就更简单了,买是不可能的,都是自己做,按现在的说法是diy。这是在我一位好友家里用手机照的照片。听他讲:这是他的朋友的父亲在上个世纪60年代使用的钓具,现在保存有二副。这才是真正的手工钩、手工漂,三个坠子是用牙膏皮做的,而且钓线是尼龙线还用猪血染过的。上面圈着的是现在用的传统钓法的漂座,好让大家比较出这个鱼钩之大!供钓友们欣赏。
直到70年代喜欢钓鱼的父亲才购买了真正的渔具,钓鱼用的装配有:2号线一分钱一米,日本4号伊豆钓一枚4分钱,鱼漂用鸭或鹅翅,或大蒜头内的心做漂,牙膏皮做铅坠,鱼竿到15公里外深上找老苗竹(毛竹)要找竹节很密的竹子,砍回来烧火找直,然后吊砖石上梁风干成型,这样一支漂亮的鱼竿做成,四、五斤的鲤鱼照样溜上来,鱼护买8角钱的竹鱼篓,就可出门开钓了。
漂上面那个气门皮知道干啥的吗?知道才是老钓鱼
80年代中期,我国台湾地区的悬坠底钓法传入大陆后,由于媒体的传播,很快引起大陆同胞的普遍关注,悬坠底钓法的灵敏,科学,被广大的钓鱼爱好者接受,举国上下很快掀起了学习悬坠钓法的热潮,也从而引发传统钓与“台钓”之间的剧烈碰撞。一支竹竿栓个钩,刨几条蚯蚓就能钓鱼的传统方式几乎没有消费,其形式无可厚非,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钓鱼融入社会生活并成为户外运动的重要方式,所以,钓的更多一点,钓的更舒适一点,集合更多人在一起休闲娱乐就成为现代钓鱼的必然趋势。
漂上面那个气门皮知道干啥的吗?知道才是老钓鱼
漂上面那个气门皮知道干啥的吗?知道才是老钓鱼
如今,钓场如同战场,你没有好的钓具配置,鱼近在咫尺也难擒获,犹如打了败仗一样。在一次塘钓时我就遇到一个痴迷钓鱼的老板,他告诉我他带过去的装备有,3.9太平洋罗非竿,4.5的庆春风,6.3的刚舟,7.2的化式龙纹鲤。一盒线330大洋,一个漂盒十几支漂,最便宜的是160的标王。饵料360元,一手的罗非料。里边的虾粉都是丸九的,60一包。这还只是他带出来的装备,家里的渔具更是数不胜数了。看了大神都花几万几万的,才感叹到原来钓鱼这么坑啊!但是我可不会花那么多钱去买,因为我穷。
我常常会感慨一件事情,10年前一只竹竿一枚朝天钩就能钓一桶鱼,如今几千的鱼竿几百的浮漂极其灵敏的悬坠钓法有时却连个鱼鳞都看不见,还大包小包一大堆装备,钓鱼人还不觉得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