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阳”保健
何为“阳”?
“阳”由光明义借代引申为太阳,《诗经·小雅·湛露》有“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意思是浓浓的露水,若是没有阳光则无法晒干。我们的先祖充满了对光明的崇拜,因此有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有火才有光明,光明也意味着温暖。所以,“阳”又引申指温暖。《诗经·豳风·七月》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意思是春天很温暖,小鸟在山谷鸣叫。后来,“阳春”就指春天。
阳之原意是非常朴素的,仅仅是指山地朝日光的南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大自然的生产活动中逐渐形成了“阴”“阳”的观念。
阳和阴的概念是相对的。山的南面,向着太阳的就是阳;山的北面,背着太阳的就是阴。温暖的是阳,寒冷的是阴。我们的祖先渐渐形成了用阴阳去认识大自然的万千事物的习惯,“阴阳”也衍生出中国最古老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阳和阴也是统一的。比如以一昼夜来说,白天是阳,夜晚是阴,但是上午是太阳升起、阳气复苏的时候,是阳中之阳,下午就是阳中之阴。这个观点就是阴阳的包含原理,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与阴阳的对立一样,阴阳的统一也是阴阳关系的重要属性。《国语·越语》曰:“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意思是阴阳是对立统一且可以相互转换的。
阴阳在古代医学中的应用
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医家开始把阴阳的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将人体中具有向上、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阳。就腹背来说,背为阳,腹为阴。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手三阳经、足三阳经都行于头面部,所以《难经》有云:“人头者,诸阳之会也。”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重要的中医典籍,有许多运用阴阳学说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和诊疗疾病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专门论述阴阳学说的篇章。后来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逐渐结合起来,成为中医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创立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法。
就男女的体质来说,男为阳,女为阴。所以男性要注意顾护自己的阳气,阳气具有温煦、向上、积极的特性,我们称男子要有“阳刚之气”,就是这个含义。
与“阳”有关的保健方式
我们平常可以利用“阳”的特性进行保健,比如冬天晒背就十分利于健康。冬天晒太阳对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大有裨益,特别是在防治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特殊的疗效。常梳头摩面也是中医倡导的保健法。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人体的主宰,人体中十二条正经、奇经八脉大多上行于头部或与头部有联系,这些经脉起着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沟通表里上下的作用,而且在头部有许多重要穴位。梳头时,梳齿要经过百会、太阳、玉枕、风池等穴,经常梳头能起到按摩这些穴位的作用,对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十分有益。
本文选自《字缘中医》
主编:任宏丽 彭卫华
副主编:薛辉 颜彦
( 陵游 半夏 忘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