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生态农业之有机肥篇—关于有机肥我们需要了解的几个真相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引用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其中描述,生态农业的最终目标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农业生产最离不开的就是肥料,那些所谓的高科技农业,诸如水培、雾培等无土栽培形式,已经背离了中国农业的现实,并不具备推广的必要性,真正适应中国农业的现实的做法就是利用最容易获取的资源,顺应植物生长的需要,给其提供适宜的条件,并实现品质和产量的并重。而有机肥就是顺应这种现实的最好的可获取的资源。

关于有机肥,目前最应该了解它的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而恰恰是这个群体,对有机肥的了解很少,因此也就谈不上恰当的应用了。本篇,从专业的角度对有机肥(包括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菌肥等)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以期达到农户理性用肥的目的。

先从标准说起。关于有机肥,目前执行的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有机肥 NY525-2012;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798-2015 ;生物有机肥 NY884-201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18877-2009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20287-2006;农用微生物浓缩制剂 NY/T3083-2017。单看上述标准及标准号,很多农民朋友就已经一头雾水了,好多农资销售人员恐怕也未见得对这其中的详情有多少了解,正确使用更是无从谈起。这里先对各种名称的有机肥进行初步的概念分析。

有机肥是指利用动物(残体)和植物(废弃物)作为原料,制作的含一定量有机质的肥料。这里没有规定含有益菌的种类和数量,也没有对肥料是否对作物存在“烧苗”问题进行明确约定。而实际上,好的有机肥,抛开原料的种类和来源不说,应该有一个生物发酵的过程,对原料中过高的有机质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避免实际使用中出现“烧苗”的问题。最直观的例子,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粪肥(鸡粪、牛粪、羊粪、猪粪),如果直接施用,都会出现烧苗的问题,通常农户都会将粪肥放置一定的时间,然后再施用。有机肥生产,如果想获得更为优质、安全的产品,就是要适当添加发酵菌和其它原料(如作物秸秆、菌渣等),采取好氧或厌氧发酵路径,缩短发酵时间,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发酵时间缩短后,会减少有机肥原料中有机质的损耗率,提高实际的肥效)。但由于目前,现行的有机肥标准中没有关于生产路径的硬性规定,技术指标也不涉及到微生物含量问题,因此,有机肥被普遍认为技术含量不高,实际上也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有机肥的推广和使用。有机肥是否有好的肥效,并不能通过直接的方法进行判定,但可以通过目测、闻味的方法判断是否安全,那些还有明显的氨气味,目测还有成块的粪的有机肥,使用时要十分慎重,这样的产品往往有烧性。

生物有机肥:我们可以简单地将生物有机肥看做是有机肥的升级版,因为两者基本的生产路径相同,都是采用有机原料,添加发酵菌剂发酵。所不同的是,生物有机肥需要在发酵完成后,添加功能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生物有机肥,农户通常称作菌肥,是目前最被推崇的一类有机肥料,但实际使用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并不是肥料本身质量有什么问题,而是使用量存在误导使用者的问题。农户的诉求通常是少使用还要获得高产,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人如果始终处于饥饿状态,是不能指望他有力气干活是一样的道理。但很多推广者为了迎合农户,往往会告诉农民,不需要再使用其它肥料,一亩地给生物有机肥8-10袋(300-400公斤)就够了。实际上再好的生物有机肥,也不可能凭空造出更多的有机质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每种作物,单位面积需要有机质数量是个相对固定值,不人为补充就不可能从其它渠道获取。宣传上的误导,可能短期内会获得一定的销量,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农资产品,是否能够获得长久的客户的喜爱,最终都只能靠效果说话。我们在实践中还遇到这样的现象,产品包装袋上明明标示着是“微生物菌剂”,却仍然按照生物有机肥在大肆宣传,农民被推广者的如簧巧舌鼓动着,糊里糊涂地购买了产品,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农用微生物菌剂连有机质含量都没有任何规定,指望这样的产品能有肥效,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关于有机肥的相关标准,有哪些技术要求,这里不再详细介绍,因为这些标准,在相关的网站上都可以查到,甚至直接输入标准号在搜索网页上就可以搜索到标准,想了解详情的农民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找。下面介绍选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最为可靠的有机肥还是利用就近可得的原料(粪肥、作物秸秆、食用农产品加工的下脚料(油枯、麸子、酒糟、酒渣)),经过生物发酵工艺而制成的产品。所以农户需要学会看标签(包装袋),弄清楚是有机肥、生物有机肥还是农户微生物菌剂。

生物有机肥宣称每亩地使用300-500公斤,不需要再使用粪肥和化肥,就可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这是站不住脚的。通常情况下,作物亩需有机肥应该在3吨以上,少于这个数量,作物不可能实现高产和高品质。

有一类宣称以一些高大上的自然产物为原料制成的有机肥,实际使用效果也不错,但农户要引起警惕,这种肥料,本身有机质含量并不高,往往会添加一些诸如复硝酚钠之类的植物激素,短期看效果不错,但对作物和土壤都没有什么好处,使用一定要慎重。

以上是关于有机肥选择和使用需要了解的真相,关于粪肥,这里也做一些介绍,以期减少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提高对粪肥的认知。

目前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粪肥包括鸡粪(禽粪)、猪粪、牛粪、羊粪。从养分含量的角度分析,鸡粪是养分含量最高、最全面的,但现在很多农户不敢用,原因就是鸡粪使用,特别是在蔬菜大棚中使用,会很快就造成蔬菜大棚的土壤板结。另外,有些小型的养殖场,会在鸡粪运出鸡舍后 ,在鸡粪中添加火碱(氢氧化钠),造成鸡粪的强碱性,施入大棚后,造成土壤严重破坏,需要再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复,这种现象在蔬菜大棚种植区并不鲜见。而要想鸡粪使用扬长避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准备一本pH试纸,测定鸡粪的原始pH值,4-7之间是酸性的,证明没有添加火碱,可以发酵后使用,pH值高于7,则证明添加了火碱,就不能使用了。符合要求的鸡粪,不可以直接施入耕地,需要掺混一定量的秸秆或菌渣,再添加少量的尿素和发酵菌剂,混合发酵。至于是否需要苫盖,则需根据选取的发酵菌种来定。用温度计测定粪堆中的温度,温度降低到45℃以下后,将残余的气味散尽,就可以使用了。一般到这个阶段,鸡粪基本没了烧性,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牛粪通常被认为是冷性的,肥效长,不烧苗,但其实这也是存在认知误区的,牛粪使用不当也会烧苗,这一点我们在实践中不止一次的遇到过。概括来说,所有的粪肥,都需要经过生物发酵,将高活性的有机质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使其转化成不易产热的腐殖酸等不活跃的有机质才能够使用。否则,粪肥降解时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热量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这就是所谓的烧苗。

实践中,农户还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就是“远来的和尚好念经”,其实是错误的。有机肥生产,通常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好氧发酵或是厌氧发酵,并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有什么不同,也不会因为采用所谓“高大上”的原料,品质就会有多高。如果就近有有机肥生产企业,不妨先去了解他的生产过程,这样可以对产品的内涵做到心中有数,使用起来才更放心。

关于有机肥,还有一个需要了解的真相,就是有机肥中适当添加化肥,可以避免化肥被土壤固化,提高肥效,减少损耗,避免土壤被破坏,是个事半功倍的好做法。目前,化肥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酸化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资料显示,化肥直接施入土壤,最高可有70%的肥分流失,少的也达到30-40%的流失比例。这就是国家为什么要提出化肥减量计划的原因。但化肥又是目前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那如何解决实际需求和环境破坏这一对矛盾呢?将化肥添加到有机肥中,然后再施入土壤,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化肥的损耗和流失,提高使用效率,避免浪费。

关于有机肥和粪,先说这么多,下一篇将对农用微生物菌剂做一个专题,感兴趣的朋友可持续关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