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逐浪海丝 惊艳世界
鸟瞰海丝名城。 戴艺 摄
泉州东海渔村女子头戴鲜花跳舞的风俗,充满鲜明的海丝情调。 杜天祥 摄
海商聚落土坑村 庄国辉 摄
刺桐港新姿 张定河 摄
一个位于东南沿海的城市,一个远离华夏文明核心区的边陲城市,却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及爱拼善赢的气质,塑造出海丝文化的不朽灵魂……
泉州,在穿越一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中,不仅扮演着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桥头堡角色,而且始终以兼容并包的胸怀,把遥远的东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多彩多姿的文化,带回中国大陆,担当起中外文明互通的双重使者!
面海临风,逐浪海丝,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以独特而丰富的内涵,被选入首批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她鲜明多元的文化,照亮历史,惊艳世界!今年初以来,古老而又现代的泉州,正联合国内其他七个海丝起点城市,组成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泉州作为联盟召集者和申遗主角,再次成为闪亮世界的焦点!
一个面海而兴的城市
泉州的海外交通交流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的闽越人时代,并初兴于唐朝,鼎盛于宋元两代。泉州先民,多于晋代从中原迁移而来,泉郡第一大河流晋江,即因晋人南迁始得名。唐朝时,泉州经济勃兴,海外贸易频繁,成为全国四大贸易港之一。南宋时期,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东南地区快速发展,跨越北方。泉州与广州成为我国两大对外贸易主港,并与近60个国家保持往来,东至日本,南到南海诸国,西达波斯、阿拉伯、东非等地,进口商品以香料、药物、珠宝为主,出口商品则以丝绸、瓷器、日用品为大宗。元朝,泉州的海外贸易国家增加到近百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赞叹“泉州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当时,泉州港是中外各种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是时泉州港被称为“刺桐港”,拥有“三湾十二港”。“三湾”者,即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其中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组合成了十二个著名的海丝名港。
以海丝文化著称的泉州,今年荣幸入选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东部分会场场址,在中央台的直播中,海内外观众看到泉州古代千帆出海的盛况,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九日山下金鸡古渡口画面,就是千年前泉州福船启航挺进各大洲的出发港。
“历史上,这里是泉州古港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的地方。”原南安市九日山文管所所长胡家其告诉笔者,“由于古代船舶是靠风航行的,所以每当出航时,泉州地方官都要到此举行典礼,向山上的海神通远王祈求一帆风顺,形成世界独特的祈风文化。九日山留下的关于祈风记载的摩崖石刻,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九日山地处南安市丰州镇,距离泉州市区约7公里,目前是国家5A级景区清源山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者,这座山上还保留着10方历代祈风石刻。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来到九日山,留下了一方中英文石刻,其中的中文部分这样写着:在九日山最后一次祈风典礼之后七百余年,我们,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员,乘坐阿曼苏丹提供的“和平号”考察船来到这里,作为朝圣者,我们既重温这古老的祈祷,也带来了各国人民和平的信息,这也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研究项目的最终目标。为此,特留下这块象征友谊与对话的石刻。那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在泉州召开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认定中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泉州成为无可争议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随着主要经济活动从河港逐步向深水海港推移,泉州对外贸易港的起点,亦慢慢变迁到晋江下游入海口的法石古港及洛阳江入海口的后渚港,尤其是后渚港,成为元代泉州盛极一时的大港。1974年,这里挖出一艘800年前的沉船,载重可达数百吨,船上还有阿拉伯运抵泉州的香料,这一发现,无可争议地证明了泉州在中国古代海交史的重要地位。
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泉州至今存有大量“海丝”文化遗存,现有海上丝绸之路代表性遗产点18处,在泉州丰富多彩的“海丝”文化中,外来宗教文化尤为灿烂夺目。数据显示,泉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00多处,其中世界级4个、国家级31个,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等众多海外宗教珍稀历史遗存,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逐浪海丝重塑新辉煌
大潮涌动,海丝战略的实施,把泉州这个古老的海丝名城,再次推向中国联接世界的桥头堡。
海丝起点、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与东亚文化之都的叠加,使泉州的历史文化品牌效应不断发酵,凝聚成泉州独特的软实力。如何发挥和用好软实力,推动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摆在当代泉州建设者面前的大文章。
2013年,泉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部署,成立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工作领导小组,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郑新聪亲自主抓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泉州海丝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和一揽子行动计划,并逐步付诸实施。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泉州人民乃至海外乡亲的思想产生了很大触动,对环泉州湾区域发展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郑新聪说,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泉州模式”,经济总量连续17年居全省首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泉州已具备改革先行活力、产业基础实力、千年古港潜力、海洋资源承载力以及企业家队伍魄力等基础优势。
2014年,泉州在国内地级市中率先提出建设海丝先行区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福建省泉州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泉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战略规划》。今年,泉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先行区先行先试的要求,筛选生成重点项目200个,以这200个重点项目为项目总盘,根据省、市“海丝”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泉州筛选2016年“海丝”重点项目79个,作为先行区工作的重要抓手。
持续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是泉州海丝区建设先行的优势和重要着力点。目前,该市企业累计赴“海丝”国家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共计48个,投资总额4.54亿美元,分别约占全市总量的18.5%和18.1%。匹克、安踏、中宇、九牧等大中型民营企业还通过自然人或境外关联企业在境外并购或设立了办事处或营销中心。与此同时,泉州上下加快“海丝”经贸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泉州综合保税区、晋江陆地港、泉州购跨境电商平台、中兴海丝路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海丝指尖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今年初以来,组织“品牌泉州海丝行”16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约200亿美元。
“一带一路”战略,为泉州城市品牌的重塑以及软实力的发挥提供了重要契机。面对新时代、新丝路、新机遇,泉州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首届海丝国际品牌博览会、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东部分会场大型文艺活动,积极推动“海丝”文化走向世界,组织南音、木偶戏、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文物展等文化团组赴“海丝”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展演。承办中阿城市论坛、提出海丝申遗的“泉州倡议”、发出加强海丝国家和地区合作的“泉州共识”、开创中阿合作产业园……这一系列行动,充分体现泉州建设海丝先行区的紧迫感和积极作为。
泉州市长康涛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将重点发挥泉州贸易基础、产业基础、华侨资源、文化资源、港口潜力、企业家队伍六大优势,以文化引领、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为主线,以推进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政策沟通、道(航)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重点,组织推动泉州港复兴等“十大行动计划”,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推进“行动计划”早期收获。
联合八城领衔海丝申遗
根据国家文物局海丝申遗工作会议精神,“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已经明确为2018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是文化遗产领域响应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泉州,被指定为联合申遗牵头城市,这从国家层面上确认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的不寻常地位。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福建被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泉州则被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和先行区”的城市定位。浸透海洋精神的千年古城泉州,面对海丝申遗的历史契机,担当起众望所归的主角。
国家文物局的有关会议上,明确将泉州、广州、宁波、南京、漳州、莆田、丽水、江门8个城市共31个遗产点列入首批海丝申遗点。泉州列入海丝申遗的首批遗产点有14个,其中新增泉港土坑村,另有1个点列入海丝申遗关联点。泉州申遗点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数近一半。
根据海丝申遗的部署,今年9月30日前,已完成申遗预审文本;2017年1月份完成正式文本及相关附件材料,2月1日前正式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2017年5月1日前完成所有的文物本体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展示阐释、遗产监测等各项工作,2017年7月、8月迎接国际专家整体现场考察。此次泉州列入海丝申遗的14个遗产点分别为: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和真武庙、洛阳桥、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梅岭德化窑遗址、开元寺、清净寺、草庵、清源山、伊斯兰教圣墓、土坑村、九日山摩崖石刻;列入海丝申遗的关联点1个,为德化县屈斗宫窑址。更新列入的泉港区“土坑村”,是这次申遗的一个亮点,这是一个海商聚居的村落,而不是一处文化或生活遗址。千百年来,土坑村人出海经商,聚族而居,至今古村落保持了完整的格局风貌,5000多村民和谐生活,2014年该村获批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列为海丝申遗点,全村人都非常激动,我们将配合上级,做好保护修缮工作,让土坑的文化传播得更远。”土坑村刘主任说。
作为牵头城市,泉州负责城市联盟工作、管理协调工作、标志系统建设、专项保护管理办法、申遗宣传片拍摄、公布实施管理规划、展示总中心及泉州节点片区(包括泉州、漳州、莆田)分中心建设、迎接国际专家检查工作、宣传等9大项总体工作。
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介绍说,泉州各级、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海丝申遗工作,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部署,两位分管副市长具体推进,按照申遗点逐点过的方式解决对接存在的问题,目前已完成14处遗产点管理机构建设,第一批8个遗产点修缮方案已获批,第二批4个遗产点修缮方案也于9月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目前,开元寺东西塔、伊斯兰教圣墓、泉港区土坑村等文物修缮项目已开始施工,伊斯兰教圣墓保护工程即将完工验收。
今年6月,泉州成功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个海丝沿线国家的13名国际权威遗产专家给予高度评价,为海丝申遗争取了广泛理解与支持。泉州还重点推进水下考古工作,组织20多位国家水下考古队员,对541公里海岸线水下文化遗产开展了专项调查,掌握了46处水下文化遗产可疑点。泉州还在抓紧“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展示总中心以及泉州节点片区建设,初步完成了中心文本设计大纲,进入概念设计和投资概算。
为加强对海丝文化遗存的保护,泉州将《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列为泉州首部实体法进行立法,已完成市人大三审工作,将在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颁布实施。
海丝新起点,泉州新机遇。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机遇相碰撞,必将给这座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活力。海丝品牌,正在重塑这座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灵魂。通过一系列努力,至2020年,泉州完全有望成为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城市和充分展示海上丝路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柳逸)
项目引擎 泉州转型迈大步
安溪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光电、EC信息、电商互联网经济为支柱的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图为位于省级小城镇湖头光电产业园的中科植物生产项目。刘伯怡 吴清远 摄
科立讯数字对讲机生产车间 杜天祥 摄
时令虽已入冬,但在泉州各地,从泉州湾畔,到晋江源头的安溪茶乡,戴云山下的瓷都德化,一个个项目建设的现场,却热气腾腾,催人奋进。
“我们这个生物制药项目,是收购了目前泉州唯一拥有大输液批文的安溪柏桐堂制药厂,并通过异地改造,在开发区建设‘大输液’工程,支撑起泉州‘大健康’产业。这个项目投产后,泉州市民家门口就有个‘大输液’,不但调货便捷快速,而且运输成本有所降低。”11月23日,位于泉州经济开发区的福建太平洋制药公司,董事长陈良海信心满满地说,这个项目投资7000万元,装备4条国内最先进的药品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春节前所有硬件设备将安装好,力争明年5月投产,每年可生产8000万至1亿袋的输液。
泉州是福建制造业重镇,传统产业集群发达,但转型任务迫切。丰泽区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聚集了40多家数字对讲机关联企业,形成了多个环节的数字对讲机产业链,建成专网通信产业的核心基地,在泉州数字对讲机产业占据了核心和领头位置。基地内的先创、科立讯等行业龙头公司,抱团组建福建移动通信产业联盟,并合资成立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高新联拓科技公司,研发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项目,特别是率先全国第一款数字对讲机商用芯片,为迎接数字对讲机时代奠定坚实的阶梯。丰泽高新园区管委会主任苏国伟说:“通过联盟攻关核心技术,使丰泽在全国通信设备行业占据高端位置,育成基地在全国持续保持行业风向标地位。”
传统制造业忙着改造升级,以实现产业转型,而新兴产业更是抢占风水宝地,抱团发展。在位于丰泽区清源山南麓的泉州软件园,一批富有激情的年轻人,畅游网海,逆势创业。这个泉州市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核心园区,目前共有49家企业(包含19家入孵企业)、2家市级行业协会、1家孵化器运营管理机构等正式进驻,吸引1247名软件行业优秀人才加盟。管委会主任辛楚阳介绍说,园区和福建省内多所高校和研究院等建立了合作机制,将依托各方优秀资源,引进优质企业和人才,从而把自身打造成为“服务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平台、科技创新的孵化器”。
产业高新项目,是推动经济升级的引擎,而一批建设中的文化、生态、民生及基础设施项目,则为社会和谐转型注入新的动力。在泉州古城鲤城沿晋江地带,聚宝城南·闽南文化生态园项目占地约401亩,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中心、闽南特色民宿街区和妈祖信俗文化空间保护展示区等。鲤城区的目标是,将这里打造成一座魂牵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宗祠、一条延续鲤城与台湾同胞同根同源脐带、一个传承闽南文化生态区等。在洛江,阳江流域河市段综合整治项目和植物园建设项目同步进行,两个项目建成后,泉州后花园生态环境将更宜人,对游客和投资者的吸引力将显著增强。
今年以来,干项目、比项目,成为泉州上下检验工作实绩的主要平台。虽然市、县(区)、乡三级都经历了换届,但各级干部抓项目的激情不减,各地项目建设的力度一以贯之。为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9月1日起,泉州市委、市政府开展加快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活动,掀起新一轮项目会战热潮。泉州市发改委的统计显示,1-10月份,泉州累计完成投资703.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8.7%;城市基础设施攻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7.6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83.4%;工业技改攻坚项目1-10月份累计完成投资775.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7%;投资工程包攻坚项目1-10月份累计完成投资86.0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7%。纳入百日会战计划开工项目50个,已开工项目30个,完成60%;计划竣工项目82个,已竣工46个,完成56.10%。
随着项目节节推进,铿锵落地,一个产业更优化、功能更完善、环境更美好的新泉州,将阔步走来。(泉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4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