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影《误杀》:为何“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电影《误杀》改编自印度成功电影《误杀瞒天记》,算是一部成功得翻拍片,比起印度版的立意更为深刻。电影故事并不复杂,男主李维杰(肖阳饰)的女儿平平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被当地督察长拉韫(陈冲饰)的儿子素察,一个典型官二代、纨绔子弟下药迷奸,并拍下视频,素察以视频为要挟想要再一次上门作恶时,母亲阿玉为了保护女儿与素察展开搏斗,慌乱中,平平失手将其击打晕,母亲阿玉误以为女儿杀死了素察,为了保护女儿不被坐牢,挖坟埋尸,导致活埋致死(仅推测。。)。作为父亲的李维杰为了能够让全家人脱险,掩盖“误杀”的真相,带领全家人与素察母亲督察长拉韫展开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
近期,校园霸凌、网络暴力、性侵害、约会暴力等现象引发媒体、社会的关注和审视。例如在之前的上映电影《少年的你》中有关校园霸凌的问题。纵观两部电影,虽然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是因,但也就是个因、一个铺垫、一个叙事背景,导演在处理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成长环境、家庭问题却是一笔带过,表达的很浅显。为何“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这是电影《误杀》里的母亲阿玉面对拉韫,一位受害者面对施暴者愤怒的质问。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亦是本篇的要点。
溺爱是一种无原则放纵的抚养方式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追溯一般归纳为三方面:社会风险因素、父母和家庭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一个人接触的风险因素越多,犯罪的概率越大。
(风险因素包括“贫穷、同伴拒绝、接触不良同伴、学校看护教育不到位等”;父母和家庭风险因素包括“单亲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家庭暴力、不良兄弟姐妹影响等”;心理风险因素包括“缺乏共情、依恋障碍、虐待动物、认知语言障碍、品行障碍、低智、多动障碍等)
这些风险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对儿童或者青少年出现犯罪行为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父母教养方式通常分为四种:专制型、放任型、威信型、忽视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又与青春期少年违法犯罪行为高度相关,溺爱型的人格缺陷是典型的青春期型违法行为(这里区别于终身型犯罪人),这类人格缺陷者早年生活家庭完整亲情充分、生活物质条件较好,14岁以前情感、社交、心理上大多表现正常,在14岁以后即青春期、成年初期出现犯罪行为。在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大都表现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缺乏是非观、无同情心和羞耻感、进入社会后自力更生能力低且懒散。
片中,拉韫一位溺爱纵容的母亲,身为督察长洞察力极强、办事滥用职权、心狠手辣。儿子素察打架时戳伤别人的眼睛,身为母亲没有责罚、没有教育,而是心疼为其搽药,对于受害者则是用钱权摆平。在看到素察强奸平平的视频,拉韫的愤怒、羞愧转瞬即逝,第一反应让人删除视频、掩盖事情真相,接着为了找到儿子,利用手上的职权,抓捕李维杰一家人进行刑讯逼供。一位母亲自身都没有是非观、滥用公权蔑视法律、更是漠视他人生命的话,这样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也就不会形成是非道德观念,不会对自己犯下的罪感到不安。加之从自私、暴戾、攻击性的父亲习得来的暴力,家庭教育的失败显而易见。
一个孩子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皆是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自身是否有良好的品德、是否有原则言行一致、是否有同情心尊重他人、是否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等等都会决定你的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希望看过这部电影的,未来或者现在已是有小孩的年轻父母的能够共勉之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4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