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古人佩戴的戒指
中国金银器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材料技术和工艺品种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发生艺术风格的演变,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沃土中,金银器的发展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发展到今天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最终发展成为源远流长的“金银器文化”。我们要尽量从器物身上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研究古人的工艺,研究古人的观念,研究古人的审美,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师古而又不拘泥于古,既要传承历史,又要与时俱进,通过金银器的造型、纹样、工艺等特点,多方通力合作,包括考古、绘图、整理、保护等等。
在古代,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按照规定,嫔妃在侍奉皇帝之前都要向女官登记,女官会给嫔妃发两种指环,一种是金指环,另一种是银指环。嫔妃们平时会戴银指环,即将要侍奉皇帝的时候戴在左手上,侍奉完则戴在右手上。如果嫔妃因怀孕或者月事来临不能侍奉皇帝,此时就要戴上金指环,女官依此了解嫔妃的状态,便不会安排她侍寝。这个时候的戒指便有了"戒"的意思,亦是告诉嫔妃应该戒色,所以此时只有女子佩戴戒指。(如图所示)
在秦汉以前,戒指被称为"约指"或者"驱环",具有两种含义:一是约束之意,即古代宫廷对皇帝的约束;二是信约、婚约、定情等意思。在魏晋繁钦的《定情诗》中写道: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这里的约指便是指戒指,用银子做成,以表达爱意。戒指在唐朝称为"指环",在明朝才有今天"戒指"的称谓。明朝的王圻在《三才图会》中说道:"后汉孙程十九人立顺帝有功,各赐金钏指环。即今之戒指也。"文中的"汉"指汉代,说明在汉代戒指就发展成为一种奖赏,不只有女子佩戴。而"戒指"这一叫法就从明朝开始了。
戒指从作为饰品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每个朝代都有所演变。到了明清时期,戒指更多的是以银为主。此款藏品就是“瑞兽银戒指”;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如图所示)
在高科技文明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在迅速得到各种舒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飞快地失去很多东西。而得到什么很容易把握,它们是那么具体真实,但失去的一切,好像逝去的往事,总显得虚无缥缈,如过眼烟云。有的已经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不会回来。历史文物更是如此。“文物文物”,顾名思义,既要有“文”,更要有“物”。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金银之“器”,何以载“道”?无金银之“器”,何以载“美”?清宫金银器是清代能工巧匠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中国数千年传统工艺技术的总结。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2015年8月,国家又一次出台了新的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再一次从法律的高度依法管理、监督和指导我们,有效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我们再也决不能干那种人为地刻划、涂污或者有意将其损坏违法之事。也不能未经国家批准,随意运往国外展览或走私出境,更不能因玩忽职守使它们造成损毁或者流失。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除了金银器实物的保护外,更重要的是金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不要像电影《百鸟朝凤》中,传之久远的唢呐艺术面临失传一样。清宫金银器每一件都是珍贵的国宝,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孤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