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犹太人、阿拉伯人
第二节接上级统一的欧洲宗教界分裂了,各个国家也要选边站。
第二节接上级统一的欧洲宗教界分裂了,各个国家也要选边站。在过去都由罗马教皇来任命,而这回由英国国王来认命了,这就标志着英国国王否定了教廷对英国宗教事务的管辖权,把英国的宗教权收归到自己手里。
亨利八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般的书上都会提到一个大八卦,虽然本书中一笔带过,但我们还是有必要简单补充下。话说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后凯瑟琳是西班牙公主,她的侄子查理五世是西班牙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查理五世在当时的旧教阵营里算是最有实力的君主了,罗马教廷非常仰仗他的支持,因此也连带着看重凯瑟琳。而亨利八世后来出轨了,爱上了女贵族安妮·博林,想跟凯瑟琳离婚,这就需要教廷的批准。
亨利八世屡次提出申请,可教皇怕得罪查理五世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批。亨利八世一怒之下就跟教廷决裂了。但是塔奇曼说在英国的宗教问题上,亨利八世起到的只是推动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她认为英国教会摆脱罗马教廷控制走上独立发展之路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为就像前面说的到宗教改革的时代,其实英国人已经信奉基督教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了,这甚至比罗马教廷的历史还长。所以在英国人心目中他们信仰的源头是《圣经》的诞生地巴勒斯坦,而不是罗马。他们打心眼儿里认同的也是《圣经》本身,而不是罗马教廷的一道道诏书敕令。
正是因为英国有这样的思想基础,亨利八世的这个大动作才能推行得这么顺当。
1538年亨利八世又发布了一项公告要求英格兰的每座教堂都备有一本英文版的《圣经》。之前罗马教廷规定的《圣经》标准文本,必须是拉丁文版的不准翻译成其他语言,这样教廷就通过语言之便掌握着圣经的解释玄,或者掌握着基督教世界的最高宗教法统。
所以宗教改革的一项重要诉求就是号召各民族都把《圣经》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这样就能打破教廷的垄断。
·早在1380年英国的教士就尝试把《圣经》翻译成英文,这在当时还是一个很冒险的行为被抓住就会被打成异端分子。而现在亨利八世顺势而为推动了合法的英译版《圣经》问世。
·到1611年另一位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发布了钦定版的英文《圣经》,到这时候对英国人来说《圣经》就彻底从一部往来的宗教典籍变成了英国人信仰的用英文书写的英国本士书籍了。当时的英国人把这个版本称为"我们的《圣经》。
塔奇曼援引了大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的话说:这本书已经融入英国历史中最美好和最高尚的东西成了不列颠的民族史诗,脱离罗马教廷,这使英国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宗教事务自主的国家,而这也是英国成长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关键一步。
英译本《圣经》的问世则更进一步强化了英国人基于宗教的自我认同。这两件事可以说是互为表里。
通过上面三个原因我想现在你就能明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英国人和犹太人的精神世界是怎么一点一点重合起来的。了解了这个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英国人在文化、精神伦理这些层面能对犹太人有那么高的认同。正是出于这种认同感,他们对犹太人的处境越来越萌生同情,特别是想到英国自己在历史上也曾经迫害犹太人,就更有一种愧疚感。
所以近代以来英国在政治上乐意倾向于犹太人,用塔奇曼的话说就是"向创造《圣经》的民族偿还良心债"。
以上讲的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本书的第一个主题词:"圣经"这也就是英国人支持犹太人的文化层面的动机第二部分。但英国支持犹太人更有现实的政治动机,英国人在巴勒斯坦的一切作为也是服务于他们的帝国战略的。这些就可以归结为本书的第二个主题词:利剑。
在中世纪曾经先后有三位英国的国王或王子参加过十字军东征,这是英国人最初的试图染指巴勒斯坦的行动。
不过十字军东征主要还是出于宗教目的没有太多的政治考量,英国真正把巴勒斯坦视为帝国事业的重要一环那还是18世纪后期的事。18世纪的英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头号列强了,而巴勒斯坦还是一个落后地区。
为什么英国还这么看重这里?这是因为英国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地处海岛资源有,一旦某个大陆国家掌握了大量资源就可能威胁到英国。所以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战略思想就是:均势均衡的均势力的意思就是大家要保持一种势力均衡的状态,谁也不能太强大谁也不能掌握太多资源。
巴勒斯坦地区是欧洲通向中东的门户,如果某个欧洲强国控制了这里就有可能通过这里向中东和北非扩张。所以英国尤其强调在欧洲大陆上实力占优的国家,切不可让他们控制中东。
18世纪末法国的拿破仑崛起,他进攻埃及并以埃及为跳板继续北上,想从当时已经非常衰弱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手里拿下中东,这个时候英国就出手干预了1799年英国军队在位于今天以色列北部的阿卡要塞跟奥斯曼军队联手冲击法国。这个情景很有讽刺意味,因为当年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正是英国的狮心王理查率领英法联军夺下了这座要塞,而现在英国人却跟当年敌人的后代联手对付当年的盟友法国。后来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在法国的支持下起兵造反,这时出于同样的考虑英国再一次帮了奥斯曼帝国对付阿里。
甚至19世纪50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联手帮助土耳其人抵抗俄国时,英国也有类似的战略考量就是不能让奥斯曼帝国被俄国打垮,以免俄国做大无法制衡。
以上我们说的英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干涉都是处于均势战略的考虑,英国在中东地区操纵平衡目的就是不能让任何势力在这里做大,这也是英国一贯的战略思想。
而接下来在1876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巴勒斯坦对英国的重要性一下子又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一年英国首相迪斯累里用400万英镑从埃及总督手里买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份,成为大股东。这条运河对英国可是太重要了,因为它联通的是红海,也可以说联通着印度洋和大西洋。当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为英国提供大量的财富和广阔的市场。
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航线本来是要经过南非的好望角,绕过整个非洲但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航程就缩短了1/3你想这能节省出多少成本?所以苏伊士运河这条航线对英国来说就是连接本土和东方殖民地的生命线。为了保障苏伊士运河的绝对安全英国就需要控制泸州两翼的地带。西南侧英国把埃及收为保护国,但运河东北这一侧也就是巴勒斯坦地区。就有点麻烦:当时这里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前面说过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在几次紧要关头都力挺了奥斯曼帝国,但这个帝国实在是已经积重难返:对外屡败屡战;对内也看不到一点儿英国人期待的改革迹象,仍旧是腐败低效看起来随时可能散架子。英国要指望奥斯曼帝国帮自己维持巴勒斯坦地区的安全稳定好像不怎么可靠。而要是英国自己占领这里也不行一是师出无名,二是可能逼得奥斯曼帝国彻底倒向俄国又会带来新的麻烦。
所以英国想来想去觉得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区域引入一个跟自己关系好的第三方力量,帮自己稳住局面。这个第三方力量是谁呢?英国选中的就是犹太人。
说到这儿我们再来小结一下,这一部分我们讲到的是本书的第二个主题词:18-19世纪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频繁亮剑,跟法国人、埃及人、俄国人都打过仗。他们这么做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目的。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是为了均势战略的。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4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