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贝斯手,是中国新民俗
本次东京奥运会的田径比赛中,一位来自冈比亚的普通短跑运动员,受到了部分国内青年的关注。
引发讨论的原因却跟体育八竿子打不着——这位运动员身前贴着她大大的名字——“Bass”。
很多网友纷纷评论转发:“Bass(贝斯)上电视了”“Bass终于站起来了”“Bass手跑得真快啊”……
他们口中的Bass(贝斯)并不是人名,而是指一种现代低音弦乐器以及它的演奏者。

·刘能(不是)正在演奏贝斯
这种跨度极大的无厘头式联动,正是近年在年轻人中广受欢迎的娱乐形式——贝斯笑话。

你也许不会弹贝斯,不知道贝斯会发出何种声音,甚至不太清楚贝斯长什么样,但这都不影响你加入讲贝斯笑话的互联网热潮。
嘲笑贝斯手,甚至已经成为当下中文网络的新民俗。


Bass,英文的词根含义是男低音,后来泛指低声部和低音乐器。

·国内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赵鹏老师,被称为“人肉Bass”
到了中文网络语境下,Bass(贝斯)多数是现代电声乐队中Bass Guitar(低音吉他)和Bass Guitar Player(低音吉他演奏者)的简称。
电声贝斯的外形与吉他相似,不同的是现代电声贝斯多数以4弦示人,5-7弦贝斯也较为常用,而吉他往往是6弦。

·基努·里维斯正在演奏的是4弦贝斯

·X博士编辑部的一把5弦贝斯,比4弦多了一根“Low B”(物理)
当然,贝斯弦数的上限就像贝斯笑话的下限一样松弛,36弦贝斯这种极端情况也是存在的。

·该外国博主疑似有政治立场问题,我们在此只探讨这件乐器
由于贝斯需要更为宽阔的音域,所以相较于大众比较熟悉的吉他等,贝斯琴身更长、琴弦更粗,自然也就更重,网上贝斯手演出耍帅的视频里,他们的腰子和面子经常一起摔得稀碎。


·来自B站UP主@YouTube 精选集
贝斯这件事说起来好像并不复杂,但是贝斯笑话,在中文网络里已经进化得博大精深,充满了国人独有的语言艺术和喜剧智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哈姆雷特会弹贝斯,那一个读者就能编出一千条贝斯笑话。
我研究发现,中文网络上的贝斯笑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听到还是听不到?”笑点基于贝斯乐器属性上的反差。
人们认为被听到并且悦耳该是一个乐器最基本的使命,但是贝斯主营低音的属性,对普通听众的耳力和播放设备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知名音乐人李荣浩如是说
贝斯负担着一首音乐最基础的和声进行和律动变化,这就意味着贝斯的主要作用是稳固而非花哨,这也对普通听众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了屏障。

·再华丽的摩天大楼也不会把地基刷成马卡龙色
所以,有很多网友表示,贝斯就是听不到,偶尔听到了,他们将其音色描述为“一种连续均匀的屁”。

贝斯笑话的典中典就是周星驰电影里的无用功,贝斯手越努力认真,喜剧效果就越好。比如乐队演出贝斯全程没插线、演出中途贝斯手出去接电话等,但全场无一人察觉。

当贝斯手气抖冷发出噪音威胁的时候,会被网友一句“无声派对”和“静音模式”怼得瞬间破防。

第二种:贝斯笑话围绕着“重要不重要?”
这类贝斯笑话里,贝斯手的形象类似于郭德纲相声里的于谦父亲,听感羞辱上升到了演奏者自身。
比如,贝斯手在乐队中的弟位。

比如,贝斯手是全乐队的背锅侠,谁弹错了只要转头怒视贝斯手即可成功转嫁。

·贝斯手被设定100%空手接黑锅
贝斯手被认为处于乐队性吸引力链条的底端,玩音乐有助于谈恋爱,弹贝斯的除外。


更夸张的,乐队以为有陌生人蹭酒,核对演出照片后发现是自己乐队的贝斯手。

甚至偶尔会有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飞机故障需要推个人下去,大家才发现贝斯手根本没来。

第三种:贝斯笑话讨论的已经是“存在与虚无”的问题了,“听不到”和“不重要”直接上升到了对贝斯存在意义的质疑和贝斯手身份性的消解。
即到底什么才是贝斯?“或许从来就没有贝斯手,又或者人人都是贝斯手。”
乐队里的贝斯手,往往被调侃为抓阄来的,或者由吉他弹得最差的人担任。

甚至是只要有根手指能动即可。

要么直接诓一个人来乐队弹贝斯。

基于贝斯手在网络语境中的尴尬形象,大家还在贝斯笑话里赋予了贝斯手一些特殊艺能。
比如说轮到贝斯手solo的时候,他show了一段街舞。

刷流量的水军主动联系Bass演奏类UP主,建议将其作品投放至舞蹈区。

又有人说贝斯手都会rap,前阵子三星堆发布的摇滚盲盒手办里都把贝斯手设定成了“rapper担当”,给这条江湖传言来了一记国宝认证。

可以说,贝斯已经穿透国人音乐教育的桎梏和音乐审美的壁垒,成为一种公认的亚文化符号。
但我们好奇的是,贝斯作为一种舶来乐器,随它一起来的摇滚乐、爵士乐、放克音乐等等诸多文化这么多年费尽力气也没完成本土化普及,为什么偏偏贝斯笑话就能够破窗出圈?

如果说中文互联网上对贝斯的探讨是一种音乐布道,那在1991年Beyond乐队“生命接触演唱会”上,黄家强在《冷雨夜》里的贝斯solo就是摩西分开了红海。

·来自B站UP主@G_Callen
当年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这段solo,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成为一名贝斯手的不归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摇滚乐野蛮生长的黄金年代,也是国内贝斯手数量激增的时期。
那时候有贝斯笑话么?
已故的张炬老师,可能是彼时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贝斯手,虽然他成为贝斯手的经历现在看来也有点黑色幽默,可当时这顶多算是乐队小圈子里无伤大雅的私密玩笑。

·超载乐队主唱高旗在采访中回忆张炬
或者说,那个时候,普罗大众还不具备调侃贝斯手的认知基础,贝斯手的严肃性还没有被消解。
贝斯玩笑在国内真正成为贝斯笑话,其实是从2010年左右才开始的。
2009年,摩登天空第一届草莓音乐节在北京举办。

2010年,第十二届迷笛音乐节已成气候,先后在北京和镇江办了两场大规模演出。

2011年,著名民谣组织“麻油叶”在北京成立,《南山南》和《董小姐》等歌曲开始出现在电台、网络和电视选秀节目里。

·左立在《快乐男声》选秀比赛里翻唱了《董小姐》
以上述事件为标志,独立音乐的概念开始广泛流传。摇滚乐、民谣等相对小众的音乐作品和相关音乐人、乐队的曝光度增加,Live house等线下演出单位扎堆冒头。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见识到了由贝斯带来的认知反差。
因为贝斯更多的是一种律动乐器,所以贝斯存在感明显的音乐类型,多数都会跟动感、甩头、蹦跳、舞会、party等现实场景联系在一起,比如摇滚、金属、爵士乐、放克和迪斯科。

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中是没有低音乐器的,且缺乏复杂多变的律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聆听的也是伤心情歌和抒情芭乐,这类流行音乐里贝斯往往存在感低微。
·比如你大概率意识不到邓丽君的歌里有贝斯
所以,当他们开始在现场切实感受到了贝斯,并自发在更为丰富的音乐类型里寻找贝斯的踪迹时,前后的感官反差就产生了包袱儿。
贝斯笑话就此不再是国内乐手圈的秘密,转而有了向外流行的契机。
而贝斯笑话彻底破圈,从流行到泛滥,则大概率缘于近几年独立音乐与主流市场的密切融合。
以《乐队的夏天》等为代表的综艺节目,把独立音乐、摇滚和贝斯手打包放到了聚光灯下,贝斯笑话作为可以拉高综艺感的猎奇元素,被投入到互联网年轻群体中,引发病毒式扩散。
·图源:《乐队的夏天》
当贝斯笑话空前泛滥之后,就产生了一种奇观:眼下的贝斯笑话已经不只是笑话了,它被年轻人完全改造成了互联网抽象文化,贝斯手的网络形象被抽象成了音乐领域的孙笑川。
比如,在网上你能看到贝斯出现在土味先锋“摇摆羊”的手里。
·“这不是贝斯手么,几天不见怎么这么拉了?”
比如,贝斯成为一种荒诞现实主义搞笑里的巧合元素。
又比如抽象为一串emoji,这也是加入互联网抽象圣经的必经之路。
甚至成为一种流量密码,有些营销方经常故意混淆吉他和贝斯来收割讨论热度。
至此,贝斯与贝斯手已经坍缩为一种网络工具和抽象符号,严肃与客观意义被彻底消解。
贝斯笑话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但是抽象贝斯手绝对是中国特色。

·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 他们的贝斯笑话就是上去邦邦两拳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去参加过一个北京线下的“黑贝斯”乐手分享会,大家在线上摩拳擦掌,可到现实里真一碰头,发现好像也没啥可黑的。

因为,之所以叫抽象贝斯手,意思是网上贝斯笑话里的贝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是完全割裂的。
狗粉丝在网上问候孙笑川全家,但现实中见到孙笑川还是要客客气气叫一声“孙哥”。
在网上看多了贝斯笑话,你以为大家都是贝斯手的爸爸,但其实在国内真正组乐队时,稀缺的优质贝斯手才是真正的爸爸。
国内很多职业乐手长期被网络民意裹挟偶尔也会自嘲,但业内人士被再多的贝斯笑话曲解,也是微微一笑绝对不抽。
·广州JZ Club舞台上坐在C位追光里的职业贝斯手
相信你也可以发现:贝斯笑话有门槛,但是门槛很低。
贝斯笑话最终沦为抽象文化的根本原因,无非是很多年轻人把它当作了一个低成本彰显独特品味的方式。
人们兴高采烈地造梗玩梗,互联网内外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可是网上正经的贝斯教学和专业讲解视频播放量依旧尴尬。
嘲笑贝斯手,或许是中文网络的新兴民俗,但这场围绕贝斯展开的互联网狂欢,早已经跟贝斯手和贝斯文化本身没什么关系了。
在1996年的老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和珅曾怒斥西洋乐团中的贝斯手,这可能是最古早味的中文贝斯笑话。

·Double Bass(低音提琴)是现代电声贝斯的前身
听罢,乾隆皇帝对和珅如是说⬇️
【致谢】 感谢我们的朋友:
@滚圈迷惑本人
#无内鬼,搞点贝斯笑话# tag发起人 璇子
迷笛宣传组 米肉
广州JZ Club Poki Blues大乐队 键盘手&青年爵士音乐家 喻寒
石家庄“贝斯meme研究协会”的吉他手 虎子
会弹贝斯的职业摄影师 大磊

究协会”的吉他手 虎子
会弹贝斯的职业摄影师 大磊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