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想当年,后视镜的设计是这样的

 

汽车左右两个后视镜,大家都有,有什么稀奇的?但小编告诉你,以前的车后视镜并不是现在这样子的,你肯定不相信!

后视镜也是一路发展过来的,这样的设计,其实大家已经遗忘了。不过,它们原来有它存在的道理。

早期后视镜只有驾驶员一侧

汽车最早发明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后视镜这样的东西,连安全驾驶的意识都还没有建立,更不用说交通规则了。所以那时候的人开车要转弯,必须得扭头观察车后状况。

早期的车没有后视镜

后来,一个叫做ElmerBerger的人发明了后视镜,当时并非为了安全,而是为了让赛车减少一个人,一便减轻车重,提升赛车的速度(早期赛车有位观察员,专门看路况)。后来,汽车跑得越来越快,道路也变得越来越宽,开车继续依靠扭头观察的话,变得非常不安全。

所以,后视镜就逐渐应用在汽车上,作为驾驶辅助工具。可是,当时人们还没意识到后视镜的安全作用,并没有规定所有车必须装两块后视镜,所以,那时候很多车,特别是欧洲车,喜欢只装驾驶员一侧的后视镜,副驾驶的后视镜并没有,右侧变道、转弯还是得扭头观察。

后视镜只有驾驶员一侧

后视镜设计在车头上

汽车发展的历史上,有一种比较奇特的设计,曾经有不少的车型,将后视镜设计在发动机两侧翼子板上,也就是车头的上面。这种设计看起来很有趣,但实用性其实比现在那种放在车门两侧的形式还要高。只不过,这种设计却慢慢消失了。

开车的人都会抱怨后视镜总是不能看清楚车的两侧,因为后视镜设计的位置,决定了盲区存在,完全无法避免,就算后视镜设计的再大也没用。

后视镜设计在车头翼子板位置,却能看清楚常见的盲区位置,因为它就放在一般后视镜盲区的前面。其次,在狭窄道路上行驶,碰到后视镜的机会也大大降低,因为它不像像常规后视镜那样外抛那么多。再有,观察后视镜不用扭头,减少视线离开道路的时间,某程度也提高了安全性。

既然现在消失了,那就说明它有明显的缺陷。后视镜装在车头,会大大影响空气动力学的设计,使气流变得紊乱,增加行驶阻力。而且,后视镜设计的位置那么远,在电动调节功能还没被发明出来的年代,调后视镜是一件麻烦事,还得有人在车外帮忙才行。

再用现在的安全角度来看,车头的突起物会增加被撞行人的二次伤害,一些交通意外里面,被撞行人不是被撞死,而是被车头上凸起的物体刺伤致死的。不过,当年这种设计消失的时候,应该还不存在行人安全保护的概念。

其实,这种设计还没有完全消失,日本的出租车使用的皇冠Comfort,依然保留这样的设计。

“大小耳”设计

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当年国内刚推出的宝来和高尔夫,两侧后视镜的尺寸明显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俗称的“大小耳”设计。很少车会有这样的设计,早期2002款的宝来,还有第四代高尔夫,它们在欧洲的原型就是这样的设计,到国内生产的时候,早期还依然保留这种设计。

仔细看后视镜,发现了吗?

对于这种设计,一种说法是为了减小风阻。后视镜是风阻的最大来源,很多车型为了降低风阻,将后视镜的面积做小,当然视线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可是德国人的开车习惯,通常左侧后视镜会比右侧要多一些,因为在德国的驾驶规则是严禁右侧超车,并线右侧除了观察后视镜,还必须扭头观察车右侧,对副驾驶侧后视镜依赖相对比较小,主驾驶后视镜的依赖却比较高。就这样,这种独特的“大小耳”设计就顺理成章出来了。

高尔夫也是如此

当然,为了照顾全世界的用户需求,“大小耳”设计并没有延续下来,毕竟不是每个地方的用车习惯和环境,都像德国那么有秩序的。

欢迎订阅汽车TV(微信号:qichetv),我们致力于汇聚全球优质汽车视频、特别是国内各大网站媒体试车视频、新车视频及各种汽车相关视频,以便您可以横着看、躺着看、蹲着坑看、上班路上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