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物语⑯丨咸丰皇帝抛弃了北京城,同时也抛弃了圆明园
编者按:
1860年
(咸丰十年)
10月18日,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圆明园被纵火焚烧三天三夜,三山五园变成废墟。
作为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曾经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武陵春色》
圆明园的兴建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六年
(1707)
,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150多年,终毁于咸丰十年
(1860)
英法联军大火。圆明园见证了清王朝政治经济最鼎盛的时期,也见证了清王朝的迅速衰落。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多年来一直从事北京历史地理和清代皇家园林研究,在《朕的圆明园》一书中,刘阳记录了发生在圆明园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从雍正至咸丰五位皇帝与圆明园关系这一特殊角度讲述了清朝的兴衰。
160年前,英军纵火焚园,“黑烟至和议交换时,犹未熄也”。就这样,圆明园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有参与焚毁圆明园的英军士兵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走出圆明园的大宫门,兴奋中带着一丝感伤,回首望去,只见火苗跳跃着、飞舞着,像一道道飘动的垂花饰和花彩环,点燃并吞噬了一个个门扇。”这些被记录在书中的情节,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扼腕。
以下内容节选自刘阳所著的《朕的圆明园》一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朕的圆明园》,刘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
撰文丨刘阳
摘编丨安也
咸丰七年
(1857)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咸丰十年
(1860)
,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懦弱的咸丰皇帝已无力抵抗。农历八月初八,正值秋分,咸丰皇帝凌晨时分便来到了圆明园的“鸿慈永祜”,向列祖列宗跪拜叩头,然后在勤政殿召见了包括恭亲王奕䜣在内的五位王公大臣,决定由恭亲王奕䜣留在圆明园暂时主政,和英、法、美、俄谈判,主持北京政局。
咸丰,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的第七位皇帝,年号“咸丰”。
当咸丰准备离开圆明园而沿福海匆匆行走的时候,他四岁的儿子,大阿哥载淳
(后来的同治皇帝)
发出了“安乐渡、安乐渡”的欢叫声。因为在平时,咸丰皇帝曾带着年幼的载淳在圆明园福海泛舟徐行,岸上的宫人这时必须递相呼唤“安乐渡!”,直到船只到达彼岸才能停止。
年幼无知的载淳一看到福海和船就想起了划船游玩的情景,因此便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据说,咸丰皇帝闻听之后,抚摩着载淳的头顶神情忧伤地说“今日无复有是矣”,然后潸然泪下,周围的人也都恓惶不已。随后,咸丰带领部分皇族成员及亲眷随从护卫,从圆明园大东门出发,逃往热河行宫。
咸丰皇帝抛弃了北京城,同时也抛弃了圆明园。十几天后,圆明三园被英法联军焚毁,一代名园化为灰烬!
10月6日傍晚,在法国军队率先到达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大宫门紧闭,法军并不知道出入贤良门内的情况,以为会有清军埋伏,所以没有敢贸然进入,而是派遣一支先头部队翻墙进去宫苑内侦查。就在此时,法军竟然意外地遇到了二十多名中国人的英勇抗击。他们既非守卫京师的官兵,也不是拱卫御园的护军,而是一群血气方刚的圆明园“技勇”太监,领头的是“八品首领”任亮。“技勇”是清宫的特殊太监,只有圆明园才有。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园内帝后寝宫附近的巡更侍卫。在太监中设置技勇,始自雍正朝,就是选一些精干年轻的太监,教习武术军械,再由技勇中挑选御前小太监。
乾隆嘉庆时期,圆明园的五六百名太监中有70名是技勇太监。此后技勇太监之设也一直相沿未变。到了道光时期,大量裁撤了圆明园的护军数量和编制,圆明园的技勇太监的责任更加艰巨,所以皇帝容许他们在园内佩带长枪、腰刀等军器。
这次技勇太监的贤良门保卫战,发生在咸丰皇帝已经离开圆明园多日,守卫京师的军队纷纷溃散,圆明园护军也先敌而逃的情况下。任亮带领的20余名技勇太监,在不知道法军实力的情况下勇敢触及,经过一番激战之后,任亮等人全部壮烈牺牲。法国侵略军司令孟托邦,在次日写给上司的报告中写道:法军有数人包括两名军官受伤,其先头部队的“军曹长比挪,胸部受剑创极深,左手中矢”
(此人不日即先期回法养伤)
;另一名军官则中弹。
任亮,字明亭,直隶河间
(今属河北)
人,出身穷苦,自幼净身入宫为监。他平生正直,当差谨慎,又遭此大节,实堪景慕。“技勇三学”的同僚,在次年四月为他“建立碑文,记其名氏,以期永垂不朽”。这块墓碑后被湮没,1983年夏天,在清华大学教工住宅楼建筑工地上挖出一块石碑,就是当年为了纪念任亮而立的那块墓碑,遂使任亮等技勇太监的英雄壮举,得以重现于世,昭示后人。
任亮石碑
碑文云: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明亭公在出入贤良门内遇敌人接仗殉难身故技勇三学公中之人念其平生正直当差谨慎又遇此大节实堪景慕因建立碑文记其名氏以期永垂不朽云
勇哉明亭遇难不恐念食厚禄必要作忠奋力直前寡弗敌众殉难身故忠勇可风
咸丰辛酉夏四月河间王云翔撰并书技勇三学
此碑现被保存在西洋楼景区圆明园展览馆内。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圆明园毁灭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英国的欲望得到满足。1856年10月,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进攻广州,发动了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由,派军与英军组成联军,共同侵略我国。1857年12月,广州沦陷。英法联军沿海北上。1858年5月,攻陷天津。6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在《天津条约》签订后,本来可以结束战争。但侵略者仍欲壑难填,认为“条约中有关商务的条款不能令人满意”,于是蓄意制造新的事端,挑起战争,以获取更多的权利。1859年6月,英法联军发动了对大沽口的进攻,但由于此前清军加固了炮台,休整了海防,导致英法联军惨败。大沽惨败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资产阶级叫嚣要对中国进行报复。
1860年春,战火再起。7月,联军再次进攻大沽口。这次英法军队绕开了大沽口炮台,从北塘登陆,从大沽口炮台的背面进攻炮台,8月21日,大沽炮台失陷。25日,清政府派桂良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议和。但英法提出天津通商、索赔军费、进京换约、公使常驻以及派巴夏礼先期进京查看房屋等无理要求。对此,咸丰帝一一驳斥。
巴夏礼
在遭拒绝后,英法联军以桂良无全权大臣便宜行事敕书谕旨为由,执意赴通州,并要求清朝政府另换全权大臣赴通州谈判。联军随即大举北上,京师震动。咸丰帝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到通州议和。联军派巴夏礼议和。除公使面见皇帝外,清政府同意接受其他种种苛刻要求。
不料节外生枝,英方代表巴夏礼提出换约时,“要见大皇帝亲递国书,立而不跪”。载垣认为“此事关系国体,万难允许”。并且,巴夏礼蛮横地要求载垣告知僧格林沁将张家湾大兵全部撤退,态度桀骜,并再次重申亲递国书的要求,声称:“不递国书,是中国不愿和好。”然后掉头不顾,策马而去。载垣于是告知僧格林沁将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议和人员擒获,押送京城,谈判彻底破裂。
未达目的,英法联军与清军再起开战,清军再次失利,退守八里桥。9月21日,双方决战于八里桥,清军完败,中方损失兵力近千余人,法军仅3人阵亡,17人受伤;而英军2人死亡,29人负伤。因而,英法联军只有50来人丧失战斗力。至此清军骑兵主力已经损失殆尽。
9月22日,在得知八里桥战败后,咸丰皇帝自己则携带后宫嫔妃逃往热河。咸丰皇帝此次出行极为艰难,队伍庞大,勤务似无;因走得甚急,既没带御厨,也未备御帐。皇帝和所有随行者一样,七天七夜像逃难似的,一路经受着颠簸与困苦。在去承德路上,他平生第一次只能吃一般人那样的饭菜,如晚餐仅有稀米粥,睡一般人那样没有褥子的床铺……
而此时英法联军则并不知道咸丰皇帝已经出逃,他们正在准备进攻北京城活捉清朝皇帝。10月3日,英法联军的增援部队抵达,英法军队决定10月6日早晨向北京挺进。联军分四路纵队前进。最右边是英军步兵,紧挨着的一列是巴特尔准将指挥的骑兵;左边是法国将军兼总指挥冉曼率领的法军步兵,最左侧是柯利诺的纵队。
上午九点来钟,俘虏了一小队清兵,通过审问得知,清军的骑兵残余部队就在夏宫圆明园附近。于是,格兰特和孟托邦决定消灭这支清军。这样,法军和英军就向圆明园挺进,两军决定在那里会合。不过虽然英法联军兵分两路向圆明园进发,英军却迷了路,而法军则在晚上七点钟左右顺利地抵达了圆明园。第二天上午,英军也到达了圆明园。
英法联军绘制的从天津到北京再到圆明园的路线和过程。
“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个圆明园”
法军的军官们率先对圆明园进行了参观,参观过圆明园的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感觉到无比震惊。法军统帅孟托邦将军在10月8日给朗东元帅的信中曾说,“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这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
他在给陆军部大臣的信中也写道:“无以计数的壮丽豪华建筑一座连着一座,绵延十六公里之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皇帝夏宫。园内有很多寺塔,里面供奉着各种各样金的、银的和铜的巨大神像。比如,仅一尊青铜大佛高达七十来法尺,而其余的一切也都如此。花园湖泊,星罗棋布;一座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物以琉璃瓦盖顶,五颜六色,熠熠生辉,里面数世纪来堆藏着各种奇珍异宝。除了这些,还有绝妙的田园风光。阁下对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也许仅有个概念而已。”
杜潘上校也在后来回忆说:“巡视者穿过一个庭院,只见前面有一平行四边形的建筑物,他们沿着宽大的汉白玉阶梯拾级而上,进入一宽阔的大殿。大殿深处放着一个巨大无比的乌木宝座,雕以镂空花图案,做工精细绝伦。登上宝座还要经过几个台阶,台阶两旁摆着一排景泰蓝香炉以及上了釉的巨大瓷坛,上边绘有各类飞禽走兽。左边整整一面墙挂着一幅大丝绸画,上面画的是皇家宫殿景观。在殿内四周的搁架上,摆放着数不尽的雕瓶、景泰蓝、彩釉瓶,所有的东西都大得出奇,美轮美奂;还有一卷卷的轴画,那是以中国人特有的细心、耐性和精密性绘制的,那是他们的秘诀。此外,还有一些书籍,留有许多皇帝的御笔亲题笔迹,用中国红雕漆装饰装订成册,盛在精工制作的书匣中。”
海军上尉巴吕写道:“当看到这座宫殿的时候,不论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哪个年龄,还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大家所产生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压根儿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与之相比;绝对地震撼人心,为确切表达而说出的话是,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个圆明园。”
为了更好地抢夺圆明园的珍玩,英法联军成立一个混合委员会,由双方各出一位上校和两位军官来组成。法方三人是杜潘上校,福斯特和科尔斯上尉协助。英方由弗利上校负责。战利品委员会的任务是“挑选出最好的物品送给法国皇帝陛下和英国女王陛下”。至此对圆明园大规模的抢夺开始了!
在法国,有不少纪实作者通过很多文章和著作,对圆明园大洗劫做了大量的记述和深入的评论。他们当中有:海军上尉巴吕、埃里松伯爵、杜潘上校、贝齐亚上尉、乔治·凯鲁莱、查理·米特雷西和阿尔芒·吕西等。英国的军官、士兵和随军牧师在自传、回忆录中也对抢夺圆明园有很详细的描述。
保罗·德拉格朗热中尉就写出了他在圆明园大掠夺之后的伤感情绪:“我们撤出那些被蹂躏、践踏、掠夺的宫殿,心里充满凄凉感,因为那场面真是令人哀伤,好好的珍品,好好的瑰宝,那么快、那么突然就成了一堆垃圾。”
10月8日,清廷已将巴夏礼等被僧格林沁俘虏的英法战俘送还,不过俘虏时候的英法战俘有30多人,但送还时的战俘只有20人生还。英国公使额尔金大怒,便以战俘被清军杀害为由提出“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誓必毁为平地”。英军统帅格兰特也提出“若对于中国政府所为不顾国际公法之残酷行为,不予以久远之印象,英国国民必为之不满。总之,焚毁清帝所最宠爱的行宫,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成”。
额尔金詹姆斯·布鲁斯与部下。
额尔金和格兰特提出焚毁圆明园的计划遭到了法国公使葛罗、法军统帅孟托邦的反对。法国愿意抢劫,不愿纵火焚毁。葛罗致信额尔金说:“至于焚毁圆明园,此说予殊厌闻。”葛罗也认为“圆明园为清帝行幸的离宫,并未设防,也不是敌占区,焚毁它属于无益的报复”。同时他还担心圆明园的这场大火会把恭亲王吓跑,无人参与和谈,因为恭亲王是“我们当前留下的最后一点希望了”。但英国方面还是一意孤行,决计通过焚毁在清帝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圆明园来加速和约互换的进程。
10月18日,英军纵火焚园,“黑烟至和议交换时,犹未熄也”。约翰·米启尔将军率领英军第一师第60来复枪团和第15旁遮普团,连同骑兵旅共约3500人,向圆明园进发。米启尔把指挥所设在正大光明殿,并一一指定了应予捣毁的建筑物,包括圆明园
(含长春园和绮春园)
中所有的皇家宫殿、花园,以及清漪园万寿山上的宫殿和花园,甚至更远处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均遭焚毁。成群结队的士兵们,分成小组,手持火把奔向圆明园各处纵火,圆明园内的建筑大多以雪松建成,极易点燃。
被英法联军烧毁后的谐奇趣,德国人奥尔墨1873年拍摄。
有参与焚毁圆明园的英军士兵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走出圆明园的大宫门,兴奋中带着一丝感伤,回首望去,只见火苗跳跃着、飞舞着,像一道道飘动的垂花饰和花彩环,点燃并吞噬了一个个门扇。与此同时,一根巨大的黑色烟柱从大宫门倒塌下来的屋顶那里升上天空,给这幅火焰构成的生动画卷加上了一道边框,火舌呼啸着,劈啪作响,仿佛为周遭的毁灭而欢呼。”
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面对士兵们焚毁圆明园竟然这样写道:“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现在,咱们回北京去,大功已告成。”可见其毫无任何愧疚之情。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五朝帝王苦心经营的“集天下美景为一园”的万园之园就这样被彻底焚毁。就连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也承认:焚掠圆明园,对中国至为残酷,而英法两国殖民军则极为可耻。
圆明园的大火终于彻底摧垮了清政府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使之相信英法联军并没有颠覆清政府的意图。于是,清政府答应了他们的一切要求。10月24日、25日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两国交换了《天津条约》的批准书,并签署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额尔金乘坐轿子前往谈判。
本文节选自《朕的圆明园》,较原文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书中。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作者 刘阳
摘编 安也
编辑 徐伟
编者按校对 陈荻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