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老物件讲故事|上世纪的结婚“三大件”之一的缝纫机

 

编者按:一张老照片、一部电话、一辆自行车……每一个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时光的记忆。

齐鲁晚报讯(互动编辑 牛耘)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齐鲁晚报特别开设“老物件讲故事”专栏,邀请齐鲁晚报读者、齐鲁壹点用户及所有收藏爱好者晒晒家中的老物件,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展现40年来的新变化。

10月6日上午,网友“空山新雨”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一台老旧的鹰轮牌缝纫机的照片,承载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回味一段美好的岁月。原文如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缝制机在普通家庭中很少见,到了八十年代缝纫机还是年轻人结婚的“三大件”之一。

儿时记忆中每逢过年为了给邻里赶制新衣服,母亲经常忙的直不起腰,轰轰的机鸣声还会响到深夜,一些懂得感恩的乡邻至今还念念不忘母亲的无私帮助。

记忆中儿时的我经常爬在炕沿边看母亲做衣服,但新衣服从来都不是给我做的,大多数时间我穿的是哥姐倒下来缝着补丁的旧衣服,就连母亲自己也穿着补丁衣服。那时候大街上衣服的流行色除了蓝色就是灰色,身上穿着没有补丁的还是少数人。

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穿戴服饰种类也多了起来,毛衣、西服、牛仔裤、羽绒服、运动装花色品种应有尽有。家里的缝纫机只是偶尔用一用,缝补一下那些日常生活用品,多数时间被闲置着。但是母亲还会经常保养一下,确保零部件不被锈蚀,然后在上面搭上一块布料仔细保护起来。

2002年一场突入起来的大病夺走了母亲的生命。从此缝纫机一直放置在老屋一个角落里,没人提出当废铁卖掉,俨然它已是家中重要的一员,每当思念亲人的时候我会深情地看上一眼。

时至今日,人们穿戴更多的已是品牌服饰了,用私人缝纫机加工服装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全程自动化流水线和智慧+个性化订制的服装。年轻人结婚更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必备“三大件”了。

这台老旧的缝纫机不仅承载了我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也见证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更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您家有哪些老物件呢?来情报站分享,讲述它的故事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