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乌克兰神秘无人机车间曝光,透露“敏捷开发”和国际合作能力

 

俄乌冲突下的“敏捷开发”能力

9月初,西班牙《国家报》发布了一篇报道,其记者探访了一处位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州的秘密无人机开发和制造车间。

车间的负责人称:

“虽然俄罗斯国防工业预算更多,但由于层级过多,改进和创新见效缓慢;乌克兰国防工业相对于俄罗斯的主要优势则是武器装备制造企业和前线作战单位有着更大自主权。这座车间正与多家乌民间企业灵活展开合作,持续改进六旋翼无人机、提升无人机挂载炸弹威力等。”

报道中这样描述:软件工程师对民用四旋翼无人机上的软件限制进行破解并重新编写程序,从而将其改装为可挂载羽毛炸弹的“无人轰炸机”,还通过3D打印、增材制造等技术来提供改装所需的部件比如炸弹的挂架、投放机构等。

虽然上述报道透露了来自乌克兰国防产业的主观看法,但通过逆向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向外界提供了这样的视角:

战时的国防工业,除了全力保障供应、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弹药外,也还要具备“敏捷开发”(这是近年来在美国国防工业中相对热门的概念,在此且借用之)的能力,根据一线反馈及时对装备进行改进优化,或者根据前线需求来快速开发出新装备,并大幅压缩后续的测试、定型等环节的周期,乃至是直接将战场一线作为新武器装备的试验场,边试验、边生产、边改进。

近期乌克兰自研的一款热门无人机UJ-22,最大航程达到800千米,并且已改装成为自杀式袭击无人机。

乌中小企业的“敏捷开发”能力

具备这种“敏捷开发”能力的前提,是平时就有所积累,储备有相关技术,乃至一些技术或产品已是接近成熟,抑或有着相对宽松的从外部获取援助、进行国际采购的条件。而俄乌冲突期间乌克兰在无人机领域的研发即是典型案例。

《连线》(Wired)杂志报道称,目前乌克兰已涌现出近百家军用无人机初创公司。这一现象的背后,固然是乌克兰自身具备一定“主观能动性”,并相当“努力”,尚存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不错的科研人才队伍,但也离不开冲突期间来自国际社会的源源不断的援助,包括技术、配套零部件等。最终使得乌克兰打造的无人机航程越来越远,有效载荷能力越来越大。

另外,俄乌战争期间,乌克兰除了在无人机上加大投入外,还将海上无人艇的开发作为重点,并且已陆续取得了战果。

9月底,乌克兰对外宣传的Marichka无人潜艇,声称最大航程超1000千米,即从乌克兰西部港口发射后,其航程可覆盖整个黑海,能够威胁到俄罗斯海军舰队、刻赤大桥。

虽然目前乌克兰这些新创小型无人机企业的产能有限,其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令其产品在这场消耗战中实属“杯水车薪”,难以左右战局后果;但这种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线的燃眉之急,满足了乌军的装备需求,还有振奋人心、提振士气的价值。

一些分析称,虽然乌无人机自杀式袭击所造成的损害并不足以击穿俄罗斯空天军的“盾牌”,但它的频频袭击已经让俄军感到芒刺在背。

不止于此,既然乌克兰目前已经成为西方武器装备“试验场”,那么当这些新技术在武器装备上完成转化、快速试制,新装备从实验室、小车间快速地投入到一线战场实战测试后,所积累下的数据很可能会成为这些乌克兰中小企业的宝贵资产。

而这些乌克兰企业的数据又会与西方防务巨头间产生怎样的“互利交易”?并最终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一点就不难想象了——在刚刚闭幕的乌克兰首届国际国防工业论坛上,乌克兰已经主动描绘了一番愿景:“新的工业生态系统”和“国防工业联盟”。

首届乌克兰国际国防工业论坛

9月29日,乌克兰首届国际国防工业论坛(DFNC1)在基辅举办。来自欧洲、美洲、亚洲、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2家防务公司的代表参加,涵盖了坦克、火炮、无人机、弹药的制造商,创新软件开发商以及独特的新装备技术的所有者等。

论坛开幕式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感谢来自西方国家的军援,同时强调这些战果的取得“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生产武器弹药,没有我们自己的国防技术,是根本不可能的”。讲话中,泽连斯基紧扣演讲主题“我们正在为自由世界的军火库奠定基础”时,也不忘表示“我们学到的一切,我们都准备好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传授和分享”。

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在俄乌“战争”中所积累下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做法、经验等,将同样适用于“合作伙伴”的防御。

论坛上,泽连斯基首次对外透露了此前他访美之行的一大关键成果,即与美国达成了(武器装备的)联合生产达成协议,并将此定义为“建立一个新的工业生态系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已经准备好将它的潜力与乌克兰的国家力量结合起来”。

他号召成立乌克兰“国防工业联盟”(the Defense Industries Alliance),并表示已有13家知名公司签署了这份宣言,表明它们准备与乌克兰一起建立新武器库。此外,乌克兰政府还将为在乌克兰境内、与乌克兰合作的,或想要进入乌克兰的防务公司们设立特殊的经济制度。此外,建立在乌克兰国有国防工业资产的股息利润和出售没收的俄罗斯资产基础上的特别国防基金,也将为这些防务企业提供额外的资源扶持。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基辅国际国防工业论坛上通过视频致辞。北约官网发布了这一演讲稿,演讲中表示“光有勇气并不能阻止无人机,仅靠英雄主义是无法拦截导弹的……没有工业就没有国防”。

对于此时乌克兰国防工业的很多优点,如“敏捷开发”,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该论坛上进行视频致辞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整个战争期间,乌克兰国防工业的足智多谋是引人注目的,将敏感的工厂迁移到该国更安全的地区、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启动新设备和备件的生产,并在激烈的战斗中转而使用新的北约制式装备。从无人机到排雷,乌克兰以闪电般的速度进行着武器装备技术的创新。可以说,乌克兰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斯托尔滕贝格的这句“没有工业就没有国防”也是说给北约自己:北约对乌克兰的军援让自身库存不足,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补充。

乌官方所言国际合作与发展目标

这场论坛上,除了有乌克兰总统、北约高层勾勒的这番美好愿景,根据乌克兰政府网站的报道,论坛期间乌方与外国伙伴签署了20份协议文件,涵盖无人机的制造、装甲车和弹药维修和生产的协议和备忘录,合作形式包括联合生产、技术交流、零部件供应等。

显然,对装备进行乌克兰本土化生产,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技术、想法、解决方案,并收获在实战条件下进行测试的武器装备。

乌克兰首届国际国防工业论坛吸引了很多西方防务公司的代表出席。

据美联社报道,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罗·库莱巴(Dmytro Kuleba)透露:

“与‘盟国’的首次联合生产谈判于去年(2022)秋天开始。

一开始,我们讨论的是乌克兰境内的装备维修业务,然后是联合生产。在与合作伙伴的讨论中,他们对乌克兰企业的经验和生产能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正如我们从西方武器中受益一样,西方武器制造商也会从(乌克兰)市场上获得了独特优势(即‘战场反馈’),以改进他们的武器型号,并制造出更强大的武器。”

乌克兰空军苏-24攻击机上挂载的法国援助的SCALP-EG空射巡航导弹。

乌克兰最近任命的国防部长鲁斯泰姆·乌梅罗夫(Rustem Umerov)也表示:

“(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在乌克兰生产所有必要的军事装备和产品,以满足其军队需求。另一个优先事项是发展现在能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装备技术……我们的愿景是开发世界一流的军事产品。”

而这位新任国防部长口中的“一流”,很可能包括连月来乌克兰军政高层不断暗示的开发新型巡航导弹。

乌克兰老牌的导弹设计单位南方国家设计局,多年来虽然在Korshun巡航导弹和Grom战术弹道导弹项目上未有太大进展,但相关技术和人才可能会在当下的战局中迎来一轮爆发。

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奥莱克西·达尼洛夫(Oleksii Danilov)在8月底发布了一段据称是导弹测试的视频,并配文:“乌克兰总统的导弹计划正在实施。试验成功,应用有效。”泽连斯基也曾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称,乌克兰军队使用“我们自己生产的”导弹成功击中了700千米外的目标。

目前乌军对俄罗斯高价值目标的远程打击,使用到的巡航导弹,除了2款英法援助的产品外,国产的则是由“海王星”反舰导弹改造而来。

出于担心如巡航导弹等远程武器会被乌克兰用来攻击俄罗斯领土,进而会“激怒”俄罗斯、导致战争局势继续升级的考虑,目前西方国家的对乌军援中,除了英国“风暴阴影”、法国SCALP-EG外,再未向乌克兰供应其他远程武器,态度暂时举棋不定(如近日的美国ATACMS导弹)。

所以,等不来远程武器的乌克兰,在今年开始大力推进并高调宣传着自研新型远程巡航导弹。而在乌克兰将成功登上这一武器装备技术高点之时,无疑将给战时的乌克兰国防工业打上一针强心剂。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