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艺术教育如此重要?如何开启孩子音乐之门?
本文作者:靠谱家庭教育学院 陶勇
艺术教育,其实属于美育的范畴,所以要讨论的是美育的重要性。美育,其实是三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真善美的能力。
真善美能给人带来什么?那就是获得更多的社会性支持,从而完成儿童与社会的连接。
这个连接有什么用?能增强儿童内在的价值感,以及精神力量。有了这两个东西,儿童就能应对未知世界的挑战。
说简单点,就是获得生存自信,从而不会迷失成长的动机。
美育为什么能起到作用?因为它展示了一个人的创造性,与众不同,辨识度极高,意味着优秀的基因,从而获得更多的性选择机会和社会性支持,确保生存与发展不受现实的威胁。
一、发挥潜能是最大的幸福
每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无论各自如何讲述自己幸福之所在,在心理学家看来,每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发挥自己潜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每一个儿童都自带天赋而来,这是上天赐予每一个生命的礼物。作为父母,首先要发现儿童的天赋所在,然后在生活中悉心地创造环境,让这种天赋能够被唤醒,让孩子能够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尽力发挥他们所具备的潜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充满希望地走向失望
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父母,热衷于培养孩子各种兴趣特长,辛苦耕耘几年,最后发现孩子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不爱好,自然学过的东西,也无法变成自己的特长。
如果仅仅是浪费了一些金钱,那也罢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钱用完了还可以再挣。问题在于,儿童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时间花在一些并无实际意义的方面,这是一笔巨大的时间成本。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儿童求知欲极强、探索精神十足的时候,让他们真正去学习他们喜欢的事物,那么他们早已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
比这还要可怕的是,恐怕有些孩子就会产生学而无用之感,从而开始轻视学习的意义,甚至开始讨厌和逃避学习。我们应该理解这种感受,如果换做您,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去琢磨一些事情,到头来既不能给你带来愉悦的体验,也无法给你带来未来生活的意义,您是不是也会感到很悲哀?
如果学而无用,那也罢了。毕竟,人生总是还要走一些弯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且慢,我还想说的是,如果经历经历风雨,我觉得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您要知道,很多父母一旦付出了精力和金钱,他们需要回报。付出越多,则索取的回报就更多。但是儿童却并不会因为我们付出很多,就给予我们想要的回报。甚至像我这样自命为深谙育儿之道的资深父亲,也会是一样的结果。那就是:你的努力和付出,并不能让儿童完全按照你所期望的那样去发展。
对于期望很高,选择很糟糕,过程实施充满了简单粗暴的父母来说,这样的结果无法接受,于是就会变本加厉地向孩子索取结果。结果毋庸置疑,肯定会发生亲子关系冲突,彼此信任的遗失,家庭陷入混乱。
三、发现优势所在
之所以很多家庭陷入糟糕的境地,不是因为父母不爱,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发现儿童的天赋,而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强加给孩子,期望由此完成自己未竟之理想。殊不知,去教小白兔游泳,终其一生都不太可能成功。
与小白兔不同,儿童具有本能发展的学习能力,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否意味着儿童具有一切的可能呢?
当然会有非常多的可能,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把所有可能都培养起来,那不太现实,毕竟儿童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去关注所有方面的成长,那么结果可能就是,每一个方面可能都很一般,甚至顾此失彼,匆匆忙忙,患得患失,终其一生。
最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孩子独特的方面,这里需要大致了解多元智能的概念。由哈佛大学加德纳博士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多元智能概念,可以简单地帮父母界定孩子天赋我所在的八个方面:
语言智能
空间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
运动智能
音乐智能
自然智能
人际智能
内省智能
了解每一个人,在这八个方面的智能表现各有千秋之后,我们应该找出自己孩子最具潜能的方面,然后加以悉心地培养,孩子就能脱颖而出,最终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四、如何发现优势所在?
一是在生活中细心观察。
比如:
孩子听见音乐就开始摇摆,或者简单的歌曲听几遍就会唱,而且唱得还比较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孩子在音乐方面可能会有天赋;
孩子喜欢活动,行动敏捷,爆发力强,在一些运动项目方面比别的孩子更容易学会,也表现更加出色,可以认为孩子具有一定的运动天赋;
孩子喜欢玩积木,而且喜欢使用大量的积木来完成比较复杂和宏大的作品,可以大致认为孩子具有一定的空间智能方面的天赋;
比如孩子学习说话很快,接受新的词汇很快,而且能够组织好语言,复述故事比较流畅,则可以认为孩子具有一定的语言天赋;
……
父母需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尽量少去进行价值引导,根据观察结果来判断孩子的喜好。
比如,我儿子有一位好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起玩。我观察,这位小朋友比我儿子跑得快,而且在其他运动项目方面表现也非常出色,即便彼此都没有参加过什么训练。比如,在排球、跳绳等方面,他都表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和表现力。
我就建议这位孩子的爸爸,能够多关注孩子在运动方面的天赋,给他创造一些机会,让他去体验或者参与一些活动,找到喜欢的方面,再进入系统训练。
二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发现自己天赋。
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地方参观,浏览,或者体验一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兴趣盎然。
也可以带孩子去一些兴趣辅导机构参加一些体验课程,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课程,在课程进行中去观察孩子的兴趣,以及他们学习这些项目的进展。
父母可以从如下一个方面判断孩子是否会有一些天赋:
1、孩子喜欢做这件事情;
2、孩子学习这件事情比常人快;
3、遇到一点困难,他们也不会轻易逃避;
4、孩子愿意付出经历去琢磨这件事情,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在我儿子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周日的下午,我俩无所事事,我就请他听一首贝多芬的音乐《命运》,他欣然同意。于是,我们听了轻音乐风格的钢琴版《命运》,古典风格的交响乐版的《命运》,甚至有摇滚风格的《命运》,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是:钢琴版的最好听,交响乐版的最丰富。
我把手机借给他,他就开始用手机搜索贝多芬的其它作品来听,之后开始用手机搜索各种古典音乐听,之后开始尝试在五线谱本上作曲,之后开始尝试在电脑上作曲……
在鉴赏音乐到作曲的过程中,他开始自学钢琴半年之后,开始系统学习钢琴。之后,他开始自己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乐器,有些乐器拿到手,一两个小时就能演奏……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想说,只要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创造一些环境,就能发现他们的天赋所在,然后再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自然显现。
五、沿着强项顺势培养
如果您认为,陶老师真厉害,就一个下午喝了几杯水果茶,就发现了孩子的天赋,让孩子开始热爱音乐,那您就完全错了。喝茶是真,但是不仅如此。
从我的儿子热爱音乐这件事情上,我需要补充的细节是:
(1)为什么启蒙是贝多芬?
因为之前,我们刚好读完一本《100位名人小故事》,读完之后我们曾经玩过一个根据描述猜测是哪位名人的小游戏,由此他记住了贝多芬,也知道他是干嘛的。
如果没有这个铺垫,他不会去搜索贝多芬更多的音乐,也不会去搜索莫扎特,乃至于更不会去主动了解各个时代的名家。
(2)为什么是周日的下午?
他之所以愿意听我推荐音乐,是因为周日下午没有什么事情,他的妈妈也不在(如果她在,可能会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焦虑),我们喝着自己泡的水果茶,吃着小点心,这是多么愉悦的享受啊,何乐不为呢?
(3)为什么要用手机来搜索名人名曲?
没有一个孩子总是喜欢父母的推荐,即便父母的推荐可能更加靠谱。如果是他们自己的选择,那么他们就会为自己的选择而认真,所以,他自己用手机搜索的乐曲,不但能够给他带来想要的行为的结果,更能让他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主动性而感到满足。这恰好是现在很多儿童成长环境中所缺失的部分。
(4)为什么要自学钢琴半年以后才开始系统学习?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根据《小汤普森》自学识五线谱,自学弹奏钢琴。因为这教材非常简单明白,所以他能学会。
在他自学的半年内,我们听了大量的钢琴曲,大量的古典音乐,但是只字不提学习二字。也就是说,我们从来不要求他去学钢琴,反而让他想要尽快把钢琴学好,以便能演奏更厉害的曲子……
如果一开始就送孩子去学习钢琴,那么在他入门之前就被迫进入他人的教育,这种形式是不适合儿童的学习的,是会违背儿童自我探索的意愿的。也就是说,可能会让一件美好的事情,变成一种任务,变成一种要求和压力,从而败坏了儿童自发的学习天性,后果不堪设想……
(5)为什么要用电脑作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他一直用五线谱本作曲。这段经历恰到好处在于,他做的所有曲目,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我们也无法评价,所以他能够一直写下去,而得不到任何负面评价。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我们不懂,所以他才得以被保护了求知欲和创作精神。
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他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乐理知识,也能熟练地书写乐谱了,在这个时候我才建议他使用软件来创作。由此,他进入了高科技创作的阶段,与之前相比不同在于,现在写的曲子,是可以用软件导出为音频或者视频,马上欣赏到。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他刚开始作曲就能够被大家所评价,恐怕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啊。所以,我认为一切都是恰到好处,水到渠成。
六、创设成长环境,才能真正脱颖而出
如果您认为,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仅需支付培训班的费用,请最好的老师,使用最好的器材就Ok,那么我只能会心一笑。
事实上,唤醒了儿童的天赋,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段行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创造环境,实施过程激励,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提供学以致用的场景,才是关键。
这两三年时间内,孩子跟我们聊得最多的是音乐。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音乐—虽然有时候比较烦躁,各种各样的噪音实在是太多,但是你又能如何?只能欣慰地接受它,甚至要和它融为一体,这才能形成更加强大的驱动力,我们可以称之为激励。
比如,在此之间,我们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之内,完成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基础初级、中级的考试。这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在考试训练期间,他能够明显地发现自己与其他考生的区别。他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全部都是自发的研究,广泛的研究,深入的研究,实践性的研究。而其他学生往往都是被迫参与学习和训练,所以他学得非常轻松,考试成绩非常理想,这是他自信心的源泉,价值感的源泉。
最近,我儿子迷上了歌剧。起因可能是我们听过一些经典的歌剧片段的曲目,比如《卡门序曲》,比如《魔笛》的《哼哼五重唱》等。于是,我们见机行事,开始在电视上看歌剧,在音乐厅看歌剧,甚至我们还买了一些歌剧的总谱供他研究。
于是,他开始创作歌剧,虽然我认为这个极为不靠谱,但是由他去吧。毕竟,创作歌剧,既需要剧本,还需要作曲,甚至需要规划架构,这难道不是了不起的学习经历吗?
这一切还未结束,一切还在成长的过程中。现在他有一个新的想法,要成立一个儿童的轻音乐乐队,名字暂定为“菜鸟儿童乐团”,打算专门编排脍炙人口的儿歌,未来演奏给儿童听,让儿童开始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多么了不起的想法啊,无论成败,都是一次学以致用的实践,都是一次生命的尝试。
七、要想地理不长草,就得种满庄稼
如果您认为,发现儿童天赋,顺势培养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仅仅是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那么我只能说您并不真正理解儿童的成长方式,或者期望太低并不容易真正做到你想要的目标。
在我看来,发现和唤醒儿童的潜能,让他们未来能够由此来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我们做这件事情的首要目的。也就是说,这是为了儿童未来的幸福而为—本文开篇就讲,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人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创造自己最大的价值,这是幸福的源泉。
还有一个顺势收获的好处在于,做这样的事情,或者按这种思维做事情,可以让孩子明确成长的目的,获得成长过程的意义,避免成长的陷阱。
什么是成长的陷阱?如果您的洞察力足够敏锐,您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实在是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知道学习和工作是为了什么。于是,他们很容易被一些现实的诱惑所吸引—令我们胆战心惊的移动互联网,手机游戏,网络小说,等等。
我相信没有几个孩子会真心喜欢学科学习,如果有,那么只能说这个孩子的价值感是依赖于学习成绩而获得的,而非丰富而好的生活所提供。所以,大多数孩子并不会真心喜欢学科学习,如果一个孩子学科学习方面不能提供价值感(虽然我认为这种价值感非常不可靠),也无从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他们去做的呢?
要脚趾头也能想出来,那就是大吃大喝、玩手机看电视,得过且过,了此余生。因为这是最容易的选择,也是最无奈的选择。之所以说容易,是因为这些活动能够提供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从而让你暂时感到宽心。但是,这些事情,并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或者持久的追求。主要原因是,太容易得到,就不会给你带来震撼心灵的感受。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到一个“高峰体验”的概念,大致意思就是说,人只有通过一定的付出,潘越,从而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就能产生一种“高峰体验”的美好感觉,这种感觉会给一个人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提升他们的心理能力,从而开始做卓越的事情。
而前面提到的,吃喝拉撒玩,都无法产生这种高峰体验,所以用先古哲人的话来说,就是这样的日子不值得过。
当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唤醒了自己的潜能,他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满足,从而避免陷入成长的困惑,丧失生命意义的陷阱。这样的“顺便收获”,难道不正是我们做父母的,所梦寐以求,也极其难以做到的目标吗?
发现孩子的天赋,确认孩子的使命,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请悉心培养孩子吧,别在瞎折腾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