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孩子成了复读机,只会模仿不会对话,语言发育迟缓真是够麻烦

 

“老师,我家孩子都3岁多了,怎么还是不能和我们正常说话呢?”

“这是怎么回事啊!孩子都快4岁了,整天就重复那几句话,跟他说话也是驴唇不对马嘴的。”

当我们问及“你们是否在孩子3岁之前陪他们的时间多吗?会和孩子聊天吗?”时,家长的回答让我们哭笑不得:“工作忙忙叨叨的,哪有时间全天陪他聊天,平时就爷爷奶奶在带孩子。”

孩子说话晚,因为没人陪

现在的年轻父母因为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经常忙到很晚才回家,忙到出差回不来家,忙到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哪怕在周末时,家长也有可能要在家赶工,别说陪孩子出门玩了,能跟孩子在闲暇时间一起玩会儿玩具都是奢望。其实,这种情况正与幼儿的语言发育规律相左。

老人总说“贵人语迟”,好像语言发育迟缓是件了不得的好事,说话晚的孩子就一定会在以后光耀门庭一样。且不说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属于迷信范畴,光是看着孩子罹患语言发育迟缓却不会采取正确行动这项罪名就够被批判的了。

孩子快两岁了还是没有张口说话,快三岁了除了爸爸妈妈就只会说几个常用词,快四岁了依然不能和父母进行正常对话……遇见这些情况,慌张不安的一定是家长:

我家孩子不会是自闭症吧?

我家孩子是不是耳朵听不见声音啊?

我家孩子是不是嘴里有问题啊?

我家孩子不是故意调皮气我们吧?

俗话说“熟能生巧”,任何后天学习的技能都是在不断练习中逐渐掌握的。语言也不例外,没有和孩子对话的对象,即使孩子会说再多的词汇也只是背诵和无意义重复而已。我们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是进行社交和信息传递,不能根据社交场景随心所欲地运用语言就不能算是会说话。

只会模仿不会说,语言理解成难题

孩子不会说话也得分两部分来看,一是单纯的构音器官发育不良,二是语言中枢对语言的理解不充分。语言发育迟缓案例中,很多孩子不止不会说话,就连父母的指令都不能很好地执行,很明显是因为他们对语言本身的意义学习不到位引起的。

语言理解能力为什么这么重要?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吃饭”的本意是人体摄入食物,用能量来维持一天运作的活动,但有些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有点像小狗,他们对吃饭的含义不甚了解,却记住了父母的某个动作,比如进厨房,比如传来的切菜声。

在他们眼中,吃饭的含义没有变,但表征符号却从语言变成了特定动作或声音,这就是语言理解能力缺失带来的问题。幼儿不了解语言的意义,就无法在社交场景中通过对方话语的意思来做出合适的回答,“驴唇不对马嘴”用来形容这种情况再合适不过了。

父母也不想孩子出现这种问题,奈何他们对待幼儿语言发育的态度和行为确实有不妥之处。儿童的语言习得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是需要监护人不断干预。不断引导和教育的。狼孩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长期远离人类生活,早就丧失了语言能力,也许究其一生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了。

三大错误,必须改正

说到底,家长的哪些做法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以我们十三年的矫正经验看来,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父母进行改善:

1.父母工作忙,没空陪孩子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是持续不断训练的过程,而父母又是孩子最重要的陪伴者和老师。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几乎都来自于父母的教育,即使工作再忙,家长也必须抽出时间陪孩子说说话、玩玩具或者出去玩。

2.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1-2岁的婴幼儿不看电子产品或把每天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的,比超过1小时的孩子拥有更好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甚至有的研究机构认为18月龄以下的孩子不应该接触手机、电脑。电子产品的出现减少了孩子和人类交流的时间和兴趣,收紧了他们的社交圈,对语言发育有害无益。

3.尴尬的“心有灵犀”

亲子间的默契是家长引以为豪的,也是许多外人很羡慕的。父母和子女间的默契十足说明家庭关系和谐,但有一种默契绝对是家长需要摒弃的。当孩子表达需求时,父母一定要鼓励他们张口说话,而不是依靠默契发挥作用。孩子想要啥,父母不用宝贝说话直接办到,根本起不到锻炼语言的作用,久而久之语言发育迟缓就找上门了。

孩子能开口说话能让全家高兴得手舞足蹈,但种种原因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却迎头泼了一盆凉水。学说话对于符合成长规律的孩子来说并非特别艰难的一件事情,只要环境和教育都到位了,对答如流、出口成章不是没有希望。家长自己能完成的语言教育,何必等到孩子出事之后亡羊补牢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