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
首饰中耳饰的一种,耳垂上的装饰品。《南史.林邑国传》载:“穿耳贯小环"。明田艺蘅《留青日札》称:“女子穿耳,戴以耳环,自古有之,……《庄子》曰:′天子之侍卸不穿耳。’杜子美诗:‘玉环穿耳谁家才。’后遂为女子普通耳饰矣。"
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耳环,是在河北蔚县夏商文化遗址出土,距今约四千年。夏朝的耳环大多以青铜制成,它们造型简单,仅用一根粗铜丝弯制而成。商代的耳环较前有所发展,其特征是将一端加工成喇叭囗形。商代晚期还出现过一种形制较前复杂的耳坊,上部用金丝弯成钩状,钩端尖锐,下部以金片捶压卷曲的装饰,钩子与袭饰的连接处穿有一至两颗绿松石圆珠。
汉魏妇女用珥珰的较多,出土墓葬中很少见到耳环。唐代不尚穿耳,妇女也无耳环。到宋代以后,穿耳之风盛行,有大量耳环实物传世。
宋代耳环,繁简不一。江苏无锡宋墓出土的一对耳环,属比较复杂的一种。它的装饰部分由两金片合成,金片上压印印繁缛的花样:中间是两个对称瓜果,上下有蔓藤枝叶缠绕,用以穿耳的金丝,设计成枝蔓忧,与装饰部分形成一个整体,设计别致。
辽金至元朝,耳环的制作讲究,多有精品问世。辽宁建平曾出土辽代耳环。该耳环以极薄的金片模压成立体凤鸟,两片合页,中空,以减轻耳环重量。凤鸟为高冠,翘尾,口衔瑞草,作展翅飞舞状,腹部则衬以卷草。整件饰物制作精巧,形象逼真,是高雅的装饰品。
元代耳环,变化主要在装饰部分。通常以玛瑙、白玉、绿松石等雕琢成各种花样,颇具特色。
明代耳环崇尚轻巧,通常以一根粗约零点三厘米的金丝弯成钩状,在金丝一端,穿上两颗大小不等的玉珠,大珠在下,小珠在上,两珠之上再覆一片金制的圆盖,整个造型像一个葫芦,俗称“葫芦耳环"。明代耳环还有用金银模压出花形,然后在花瓣或花叶部分镶嵌红绿宝石,及在花蕊中央镶一颗珍珠。清代耳珍基本承袭明代遗制,变化不大。
现代耳环种类繁多,用料多种,就不繁举说明了。大致耳环就是这么发展传承下来的。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2529.html